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桉树林地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特性及养分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准样地,研究了立地条件相似、造林密度相同的连续年龄序列(1 -6 a)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地枯枝落叶层储量及其吸水速率和主要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林地枯枝落叶层贮量与年龄序列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其回归模型为Y=-0.140 4X2 +3.085 6X-2.426(R2 =0.981 5);...  相似文献   
52.
2006~2010年对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研究,分析其开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单性木兰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年度差异显著;(2)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气温及前期积温呈显著负相关,当前1月、3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其始花期就提前1.3~2.4天;(3)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对花期物候具有延缓作用;(4)始花期分别与开花数和座果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的就地与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根据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状况,设置9个标准地,分别对林地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进行了调查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枯枝落叶层平均累积量为18.69 t/hm2,对一次降雨过程的平均最大净吸水量为39.79 t/hm2;1 m土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变动在759.2~1578.6 t/hm2之间,平均值为1235.5t/hm2;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为1275.29 t/hm2。研究充分说明,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极为显著,对维护和保障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与水土保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桂西北退耕还林模式下小流域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西北石山区退耕还林样地进行地表径流量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地表径流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依据,从而选择更有效的退耕还林类型,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表径流跟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气温有关,月地表径流量与当月的日平均降雨量有关。②3个样地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喜树人工林(2.52 mm)〉玉米地(2.17 mm)〉喜树+吊丝竹人工林(0.84 mm),说明喜树+吊丝竹样地的地表径流量较小,其保持水分效果比喜树和玉米样地好,是较好的退耕还林模式。③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为: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总体的趋势是地表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但是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不是正比关系,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5.
56.
里骆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森林地表径流的形成和变化,受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这三者的综合影响,其数值大小与森林蓄水、保水、调节水源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广西龙胜里骆森林生态站,就森林植被对水源涵养、地表径流的影响和调水蓄水功能进行了定位对比研究.一、研究方法我们采用对比法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和草坡涵养水源的效应。  相似文献   
57.
<正> 近几年来,森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研究森林的水文效益,进一步认识森林水的再分配状况,从而对森林水分在运动过程中的总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们从1983年起,在秦王老山弄达山林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进行了水文观测,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8.
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代表性的土壤剖面(0-80 cm土层),按国颁标准采集样品与测定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为0.86-1.38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27.66%-44.14%,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4.98%-13.22%;土壤通气度为4.67%-13.08%。(2)土壤pH值为6.03-7.45;有机质含量为13.9-120.3g.kg-1;全N为0.81-3.74 g.kg-1;全P为0.21-0.78 g.kg-1;全K为11.62-22.54 g.kg-1。以上表明,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疏松、通气性能良好;土壤中N、P、K主要养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9.
窿缘桉防护林小气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广西北热带山口林场2 种林龄窿缘桉防护林内及空旷地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15 年生和45 年生窿缘桉林内的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别为246 ×103 k J·m - 2 和202 ×103 k J·m - 2 , 分别比空旷地(543 ×103 k J·m - 2)减少547 % 和628 % ; 平均气温分别低02 ℃和07 ℃; 0 ~20 cm 土层的平均温度分别低13 ℃和18 ℃; 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1 % 和3 % ; 45 年生林内的平均风速降低824 % 。表1 参9  相似文献   
60.
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6年,通过建立径流小区的方法,对广西桂平市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肥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年平均液体径流量为全垦(134850t/hm2)>带垦(113839t/hm2)>穴垦(109491t/hm2);年土壤流失量为全垦(9313t/hm2)>带垦(4090t/hm2)>穴垦(1917t/hm2);年平均水土养分流失量为全垦(16617kg/hm2)>带垦(7627kg/hm2)>穴垦(3982kg/hm2),分别是灌草坡(2014kg/hm2)的8251%、3787%和1977%。不同整地造林后第6年时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K)比造林前存在下降趋势,下降的总频率为全垦(204%)>带垦(106%)>穴垦(53%)。结果表明,穴垦整地(40cm×40cm×30cm)马尾松工程幼林地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建议在我国南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