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61.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毕赤树干酵母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木糖还原酶基因xyl 1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 2,它们分别或同时与高拷贝型酵母表达载体YEp 24重组,再经醋酸锂转化酿酒酵母,得到了3种不同类型的重组酵母菌株,其中重组酿酒酵母菌株NLR04可利用单一的木糖为碳源进行生长,并能够在微氧或厌氧环境中缓慢发酵木糖生成乙醇,乙醇得率可达到理论得率的37.0%.该研究可为微生物的木糖代谢工程提供种质资源.检测结果表明,与毕赤树干酵母不同,在重组酿酒酵母中木糖还原酶基因以组成型表达,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在某种程序上受木糖的诱导.与毕赤树干酵母相比,重组酿酒酵母菌株中的木糖醇脱氢酶的比活力明显较低,这说明在Sc NLR04中该基因的表达存在某些抑制作用,这一缺陷可能是重组酵母菌株发酵木糖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6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上,数量遗传学被认为是指导林木育种的唯一有效工具,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林木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性状,如树干材积生长、木材纤维长度及适应性等,均是以数量方式遗传的性状,并且控制这些性状的每一个过程是假设受微效多基因所控制的;第二,林木具有很长的世代间隔,很高的遗传杂合性和很高的遗传负荷,这些特性限制了一些经典的遗传材料,如近交系,突变体及特异类型的产生。然而,传统的数量遗传学方法用于指导林木育种的实践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林木个体高大,占地面积大,且大多栽植在非农用耕地上,这样的环境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性状遗传力的提高,有些林木树种人工杂交比较困难,很难获得足够大的家系,从而产生不平衡的交配设计。Namkoong 和Roberds(1976) 认为,不平衡的交配设计很难获得准确的遗传参数估计。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成功的林木育种方案往往都是基于对表型的简单选择。这种表型选择不能利用林木固有的非加性效应,以及对异质环境的反应潜能,因而育种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分子标记技术为现代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利用中性标记与影响数量性状的位点(QTL) 之间的连锁关系,人们已经提出了一套统计方法用来鉴定重要的Q  相似文献   
63.
杨树新无性系冠层特性与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 5年生黑杨无性系的冠层特性与材积生长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材积生长与全树总叶面积TLA、树冠表面积TCA和冠型率CS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密度CLD呈负相关。冠层内上、中层的叶面积对材积生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下层叶面积与材积生长关系不大。水平方向 ,冠层内、外部叶面积特性对材积生长贡献较大 ,而中部叶面积特性贡献小。阐明了杨树生长的理想冠层特性。  相似文献   
64.
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转抗虫基因(Bt和CpTI)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ha cv.'Nanlin895')为转基因受体材料,以嫩芽或腋芽为外植体材料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基因和CpTI基因.结果显示较合适的组培再生与遗传转化系统为叶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mg/L+TDZ 0.002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 0.2mg/L+TDZ 0.00lmg/L+Km 10mg/L+Carb 50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 1.0~1.3左右,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4d,叶盘转化频率可达28.7%.对Kmr植株经PCR分析,筛选获得了18株整合有Bt基因和1株整合有CpTI基因的转基因植株.部分转基因植株的初步饲虫实验表明,饲喂转基因杨树叶片可明显抑制杨小舟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5.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林木近缘种进行遗传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树种近绝种的种子和苗木的真实性鉴别是林木种苗检验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难题。本文对国外林木种苗的真实性鉴别研究及相关信息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用种特异分子标记鉴别林木种苗真实性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在进化上有同源性的突变基因位点或DNA区段可发展种特异的SNP标记;而利用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固定的特异基因位点或DNA区段可发展种特异的STS或SCAR标记。这2种类型的种特异分子标记均可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检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66.
对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木材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与早材宽度、晚材宽度遗传相关比较密切;与晚材率之间相关很弱;而年轮密度与早材密度、晚材密度、最小密度及最大密度之间遗传相关密切(ry=0.84-0.95),与早晚材密度比及木材密度相关很弱;年轮密度与年轮宽度之间呈负弱相关。  相似文献   
67.
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以杂交鹅掌楸幼胚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比较了亲本基因型、发育阶段、培养条件、生长调节物质和渗透压等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成分,添加2.0~3.0mg@L-12,4-D的培养基上能够成功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蔗糖为渗透剂,提高渗透压有利于体细胞胚胎发生;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ZT 1.0~4.0mg@L-1对体细胞胚胎诱导最有效;ABA的使用能有效控制畸形胚的产生;基因型、幼胚发育阶段及光照条件对体胚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杨树插穗根系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林木遗传改良来说,生根能力(造林成活率)无疑是改良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研究林木生根性状的指标很多,如主根数、侧根数、主根总长度、侧根总长度、根干重等,但量测都比较繁琐.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枝--分形几何,适于描述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规则形体,为研究植物根系提供了新手段(王义琴等,1998,1999;Nielsen et al.,1997).  相似文献   
69.
组培新技术及其在桉树快繁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超亮发光二极管、薄膜培养容器、CO2培养箱等组成的组培新技术与由普通日光灯、玻璃培养瓶组成的常规组培技术相比,组培新技术具耗能低,显著促进植物生长,移栽成活率高及减少污染等优点。本试验比较组培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组合对赤桉组培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光二极管和薄膜培养容器均显著促进赤桉组培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70.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抗虫转基因新疆杨的获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广谱抗虫基因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新疆杨(Populus a1-ba var.pyramidalis),经筛选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经PCR鉴定、PCR-Southern和点杂交分子检测结果证实CpTI基因已整合进杨树基因组中。部分转基因植株的饲虫实验表明,饲喂转基因杨树叶片可明显抑制杨尺蠖幼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