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应用分子标记探讨多胚亚麻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一种多胚亚麻种质的分类地位,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与ISSR(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包括多胚亚麻在内的24个亚麻栽培种质进行了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70条RAPD引物和2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对亚麻有效引物10条.利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24个亚麻品种问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遗传距离(GD),在Gs=0.73处,将24份材料明显分为4个类群:多胚品系1-6Ha-3单独聚到第二类群,1-6Ha-3与其他23个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522~0.7739之间,其中与原2005-21、98-338遗传距离最近,为0.2261;而与黑亚10号、原2006-13、黑亚11号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3478.  相似文献   
32.
为防治黑龙江省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小菜蛾药剂试验设4个处理,菜粉蝶药剂试验设5个处理,开展了小菜蛾及菜粉蝶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药后7 d小菜蛾防效87.0%,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和Bt(P0.05),筛选出小菜蛾高效低毒药剂为甲维盐;多效氯氟氰菊酯、康宽、甲维盐、Bt药后7 d菜粉蝶防效都在95%以上,这4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菜粉蝶的药剂。  相似文献   
33.
以亚麻茎部组织总RNA为模版,通过反转录PCR获得糖基转移酶Lu UGT72E1基因的全长开放读码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开放读码框全长1 476bp,共编码491个氨基酸。通过多氨基酸比对发现,该蛋白与亚麻UGT72N2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与毛果杨、巨桉、木薯、雷蒙德氏棉及拟南芥UGT72E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58%~51%。分子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拟南芥UGT72E1~3聚为一类,推测该蛋白参与木质素单体的糖基化修饰过程。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被BR、Brz诱导下调表达。本研究为亚麻的纤维品质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4.
为了评价不同亚麻品种(系)的钾利用效率差异,筛选出钾高效利用种质资源,在大田条件下,以22份亚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钾肥(K0)和施钾肥(K25)2个处理,分析亚麻株高、工艺长度、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全麻率及其与钾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亚麻工艺长度、全麻率和纤维产量;经聚类分析,K0条件下,筛选出钾高效利用种质资源4份:双亚10、原2012-306、原2012-295和sxy130;K25条件下,筛选出钾高效利用种质资源2份:sxy130和原2012-306;K0条件下,钾利用效率与株高和全麻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工艺长度显著正相关,K25条件下,钾利用效率与株高、工艺长度和全麻率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可为亚麻钾高效利用机理研究及钾高效利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35.
亚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10年通过审定的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0,经多年试验与生产示范,表现群体整齐、农艺性状优良,满足生产对优质、高产、早熟、抗逆性强亚麻新品种的需要,适应“两高一优”效益型农业发展战略的需求,深受麻农欢迎。黑亚20的选育和推广对推动我国亚麻种植业、原料加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用木板、涂蜡板、小蚕塑料软网、塑料板、玻璃板作为底板制作平板丝试验,结果表明:用小蚕塑料软网和涂蜡板制作平面丝不出现粘丝现象,平面丝两面都光滑美观,而且吐丝量、吐出率、均匀度、落地蚕头数与其它平面用具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只要技术措施处理得当,小蚕塑料软网和涂蜡板制作平面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7.
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将有助于实现省力化、轻简化良繁和缫制高品位雄蚕丝。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和育成温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的特点,提出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思路,结合广西蚕种业生产模式和蚕业发展趋势,探讨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种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8.
亚麻品种黑亚14号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黑亚14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确定黑亚14最适的种子消毒处理组合为70%乙醉消毒1.0min、10%次氯酸钠消毒20min,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和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中的激素使用浓度,优化了亚麻的再生体系,为亚麻的转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亚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耐盐亚麻品种,采用不同浓度中性盐(NaCl)、碱性盐(NaHCO3)和混合盐(NaCl/Na2CO3/NaHCO3)溶液对16份亚麻品种进行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性盐胁迫下,黑亚19和双亚9发芽率最高,双亚12、黑亚14和黑亚17长势较好;碱性盐胁迫下,黑亚19和美若琳发芽率最高,黑亚17、Agatha和Diane长势较好;混合盐胁迫下,黑亚19和双亚14发芽率最高,Agatha、美若琳和Diane长势较好。综合上述结果,亚麻黑亚19在萌发期的耐盐能力最强,其次是Agatha和黑亚17;高浓度盐胁迫下不同品种间发芽率的变异程度较大,可作为亚麻耐盐品种筛选评价的标准;不同亚麻品种对中性盐和碱性盐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0.
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0条,利用这些引物对来自7个国家的48个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到82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1.1%。用UPGMA法将48个亚麻品种聚为六大类,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基本聚为一类,本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亚麻育种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