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为研究小肽、牛至油及相互作用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120头体质量相近且健康的(长×大)二元杂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小肽、牛至油和小肽+牛至油,对猪群进行20~40 kg、40~60 kg和60~90 kg 3个阶段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消化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得出:在20~40 kg小猪阶段,添加小肽+牛至油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在40~60 kg中猪阶段,添加小肽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在60~90 kg大猪阶段,添加抗生素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牦牛毛绒品质和毛微量元素的测定,得出其是否与牦牛抗寒性能有关。[方法]选择西藏阿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牦牛对毛绒品质和毛中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半野血牦牛的被毛分析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绒细度逐渐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6~8岁半野血牦牛被毛和血液中的铁、钙含量较高,可能与牦牛为了适应缺氧气候条件有关。[结论]牦牛毛绒品质和微量元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长趋势,以6~8年龄阶段较好,这将对牦牛抗寒能力的改善及其他高原品种营养代谢调控,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唾液具有溶菌、消化和滋润口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唾液中含有各种酶类,唾液是一种非损伤性的体液,作为研究材料被应用。唾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也成为现代组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本文对唾液的收集方法、组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疾病方面、生物标记,特别是对水牛唾液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其他物种唾液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生物垫床养牛成功的关键在于垫料厚度和菌种的选择使用。垫料一般以稻壳、木糠为主,市场上菌种质量参差不齐,且价格昂贵,导致效果千差万别。本研究主要对垫料厚度和菌种进行筛选试验,以获得能够适用于广西地区牛用生物垫床的最适厚度和最优菌种,为生物垫床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研究以木糠作为垫料,A、B2个菌种开展研究,分设3个不同厚度(5 cm,10 cm,15 cm)6个组和无垫料2个组。[结果]结果表明,第1组和第4组(5cm垫料厚度)腐坏面积大,差异显著(P<0.0.5)。第3组和第6组(15 cm垫料厚度)板结的垫料多,造成垫料的浪费,差异显著(P<0.0.5)。第2组和第5组之间垫床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垫料组(第2组和第5组)的氨气浓度与无(粪)垫料组(第7组和第8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第2组的生物垫料和A菌种成本低、腐坏面积小,10 cm的垫料厚度是比较理想的垫料厚度,适合广西牛用生物垫床的饲养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广西高温高湿环境下生物垫床牛舍适合的养殖密度,给广大养殖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生物菌种对不同的生物垫床的厚度进行筛选,得出最佳的生物垫床厚度。按照15 kg/m2,20 kg/m2,25 kg/m2,30 kg/m2,35 kg/m2饲养牛体重所占面积对相同面积的垫床饲养密度进行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10 cm生物垫床的厚度,养殖能吸纳牛粪尿,有效地减少粪尿的排放,20 kg/m2密度时后备牛对生物发酵垫床适应性好,与传统饲养方式相比,牛蹄病发生率降低了5.55%。[结论]适宜的生物垫床厚度和适宜的养殖密度不但节省了兽药的使用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猪精液6-磷酸果糖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PFKL)基因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以期阐明糖酵解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通过RT-PCR技术扩增PFKL基因,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UC57载体上进行克隆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跨膜结构、修饰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位点、功能注释等。结果表明,PFKL基因全长2 349 bp,编码78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3.819 ku,等电点为6.96,为酸性蛋白质,分子式为C3674H5897N1051O1109S40。猪源PFKL基因与鼠、鸭、羊、牛、猩猩、人的参考序列同源性均高达80.0%以上。该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区域,含有2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14个O-糖基化位点、35个磷酸化位点。PFKL蛋白三维建模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构成,与肌肉型磷酸果糖激酶和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的同源性分别为68.24%和70.84%。PFKL基因含有的27个抗原位点强弱不同,柔韧性分布较均匀,有较高的表面可塑性,且存在PKC、PKA特异性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为具有较多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的亲水性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PFKL基因具有碳水化合物激酶活性、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能够参与己糖代谢和单糖代谢。本研究结果为改善精子品质和提高精卵结合发生率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国际公约的视角,认为无迁徙自由权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受教育的不公平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难;性别不平等造成了农民工女童的升学难;不良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难。  相似文献   
18.
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是公猪精液中精浆蛋白的最主要成分,对精子的活力、获能和与卵子的结合都会起到调控作用。为了研究不同猪种之间繁殖力的差异,试验以陆川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方法检测新鲜精液的精子活力、活率及畸形率,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mRNA的表达,最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数据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表明,陆川猪的精子活力及活率与长白猪、杜洛克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精子畸形率极显著低于2种外来猪种(P<0.01);陆川猪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中仅 AQN1基因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其余与长白猪、杜洛克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长白猪精液中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的 AQN3、AWN和PSP-II基因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杜洛克猪。总之,不同猪种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与精子活力、活率及畸形率等精液质量指标的高低没有规律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动物对铜元素的吸收效率,减少粪便铜含量,降低污染及增加生物发酵料的铜营养价值,寻找能够应用于常温偏酸条件下进行生物发酵的富铜酵母菌。本试验从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产朊假丝酵母(Candid autil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类酵母菌中选取6株菌株进行耐铜酵母的筛选,并将筛选出的耐铜酵母,模拟南方生物发酵的温度及pH值,以逐步提高培养基初始铜浓度的方式进行驯化。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耐铜性能最佳,其最佳的铜起始驯化浓度为100 mg·L~(-1),经过反复驯化,其最终获得的耐铜浓度为600 mg·L~(-1),经筛选耐铜啤酒酵母最适生长的铜浓度为200 mg·L~(-1),在温度为28~30℃,pH值(6.2±0.2)条件下获得的耐铜酵母风干菌体铜含量为14.97 g·kg~(-1)。啤酒酵母经过驯化,在常温及偏酸的条件下,能够获得高的耐铜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牦牛毛绒品质和毛微量元素的测定,得出其是否与牦牛抗寒性能有关.[方法]选择西藏阿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牦牛对毛绒品质和毛中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半野血牦牛的被毛分析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绒细度逐渐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6~8岁半野血牦牛被毛和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