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5篇
  42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四川华蓥市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引起了广安市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进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北方地区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地区间商品鱼外调减缓,传统的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消费市场需要,草鱼在淡水常规饲养鱼类中,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养殖前景看好.但一些养鱼户想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加大草鱼放养比例或向精养方向发展,而又不敢.  相似文献   
13.
肉用山羊的圈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羊舍建造、品种选择及杂交组合、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草料加工等现代圈养肉用山羊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巫山脆李又名巫山大李、脆李,主产于重庆市巫山县一带,其栽培历史悠久,为消费者所欢迎的鲜食李品种,属中国李。该品种早熟、丰产、优质,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李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 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促生芽为试验材料,对芽体内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不同茎段长度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直径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年龄的产芽试验,相同茎段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芽试验和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产芽试验。结果表明:(1)离体茎段长度为20 cm时,促生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与其他长度处理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培养条件下,芽体内的3种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直径处理组中,芽体内3种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直径为5.8 mm时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纱C含量最高,直径为8.8 mm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2年生茎段促生芽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1年生茎段。(5)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促生芽,以下位芽3种营养成分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非布司他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单次及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3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一组进行非布司他片中剂量(80 mg)的单/多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10名受试者每天服药1次,每次80mg,一共服药6次;一组进行非布司他片低剂量(40 mg)的单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一组进行非布司他片高剂量(120 mg)的单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血药浓度用LC-MS/MS快速测定。结果 单次空腹口服非布司他片40,80,120 mg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分别为(2 578±743),(4 522±1 376)和(6 407±2 463)ng·m L-1;tmax分别为(1.80±1.15),(1.78±1.18)和(2.28±1.57)h;t1/2分别为(6.21±2.11),(6.14±0.99)和(5.93±1.82)h;AUC0-36 h分别为(6 949±1 947),(14 875±4 200)和(23 881±6 225)ng·h·m L-1;AUC0-∞分别为(7 039±1 931),(14 995±4 287)和(24 056±6 236)ng·h·m L-1。多次口服80 mg非布司他片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1.60±0.74)h,t1/2为(5.27±1.08)h,cSSmax为(4 326±1 477)ng·m L-1,cSSmin为(33.97±7.84)ng·m L-1,cSSav为(622.7±165.8)ng·m L-1,AUCSS为(14 945±3 979)ng·h·m L-1,AUC0-36 h为(15 196±4 119)ng·h·m L-1,AUC0-∞为(15 291±4 110)ng·h·m L-1。结论 非布司他片在剂量为40~120 mg内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多次口服非布司他片每日1次,每次80 mg,不存在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内蒙古四大生态区(黄土高原、阴山北麓、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不同降水年型下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和食葵)的适应性,为优化内蒙古主要作物布局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生态区的典型站点,应用验证后的APSIM模型定量6种作物的潜在产量、雨养产量和产量差,以此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减产率,评估其适应性并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解析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结果】(1)6种作物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10.1 d、8.9 d和1 322.4 kg·hm-2,NRMSE分别为14.6%、19.2%和22.6%,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区域各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潜在干重产量分别为12 024±4 874、7 315±806、6 611±906、2 424±326、2 721±205、4 905±428 kg·hm-2,莜麦与食葵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阴山北麓,其他4种作物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黄土高原。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雨养干重产量分别为3 056±2 902、3 337±1 608、2 974±1 677、912±511、869±618、1 508±984 kg·hm-2,6种作物的雨养产量自西向东递增,在大兴安岭达到最大值。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产量差分别为8 968±5 844、3 978±2 358、3 637±2 122、1 512±832、1 852±749、3 397±1 328 kg·hm-2,除玉米与莜麦外的4种作物产量差自西向东递减,在大兴安岭达到最低值。(3)以雨养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减产率为干旱指标,并参考雨养产量的变异系数,则在雨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区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阴山北麓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丰水年则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燕山丘陵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与莜麦,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大兴安岭区枯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油菜与食葵,平水年与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4)6种作物的相对蒸散与相对产量的线性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R2在0.84—0.99。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度为:油葵>食葵>玉米>莜麦>油菜>马铃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四大生态区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的适应性,6种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雨养条件下,马铃薯在阴山北麓与燕山丘陵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莜麦在阴山北麓的丰水年型、燕山丘陵的平水和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油菜与食葵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而玉米与油葵仅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下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组织培养是粗肋草种苗快速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红叶粗肋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影 响叶色的因素,保持其叶片色彩的红艳度,并为进一步稳定红叶类粗肋草高效组培技术及调控叶色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以红叶的广花红粗肋草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的增殖培养基、增殖方式、光照强度、光质等因 素对粗肋草叶色的影响。【结果】采用增加 0.5 g/L K2 SO4 的改良 MS 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广花红粗肋草增殖分 化苗植株更健壮、叶色更艳丽,移栽成苗率为 90.00%;相比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利用丛生芽增殖的组培苗叶色 更稳定、移栽成苗率更高;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光照强度为 4 000 lx 时,红色斑块面积增大,移栽成苗率更高, 为 88.89%;在红光︰蓝光 = 3 ︰ 7 的光质条件下培养,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最低为 0.037 mg/g,花色素苷相对含量 最高为 0.399 Units/g,叶片颜色红艳。【结论】利用改良增殖培养基、采用丛生芽增殖方式,通过调节光照强度、 改变红蓝光质比,能有效保持红叶粗肋草的叶色红艳度和提高组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微咸水灌溉效率并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计避雨条件下不同微咸水-生物炭处理(CK,淡水;B0,5 g/L微咸水;B15,5 g/L微咸水及15 t/hm2生物炭;B30,5 g/L微咸水及30 t/hm2生物炭;B45,5 g/L微咸水及45 t/hm2生物炭)的田间试验,探讨了微咸水灌溉下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特性和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机制。【结果】生物炭添加后土壤表层(0~20 cm)体积质量降低了2.27%~8.33%,总孔隙度增加了4.52%~13.47%,有机质量增加了30.02%~111.12%,土壤表层(0~20 cm)及主根区(0~40 cm)钠吸附比降低了23.88%~33.27%和22.34%~30.80%;15 t/hm2能够促进盐分淋洗,降低了微咸水灌溉下土壤含盐量,然而高剂量时将加剧盐分累积。单独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生长受抑,最终产量下降了12.04%。生物炭能够缓解盐胁迫下叶片早衰,促进光合作用能力,并增加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获取了更高的籽粒质量和收获指数。B15、B30、B45处理的最终产量较B0处理分别增加9.18%、7.73%、2.74%。【结论】15 t/hm2添加量的生物炭效果最佳,可促进微咸水资源的农业利用。  相似文献   
20.
黄明 《水禽世界》2014,(3):34-35
养鹅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保证饲养场的养殖安全,必须高度重视鹅病的防治工作。在鹅病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