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以首次引进江西南昌地区的美青、布里吉塔、莱茜、维尔、美蓝、园蓝、粉蓝、杰兔、芭尔徳温和灿烂共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营养品质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最高的是美蓝(0.344 mg/g)和芭尔徳温(0.343 mg/g)蓝莓;美青蓝莓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10.22%;莱茜和灿烂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分别是0.98%和0.99%;糖酸比最高的是灿烂(10.285),其次是园蓝(9.32)。在果实色素含量方面,园蓝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921 mg/g、0.039 mg/g,而粉蓝的类黄酮含量最高(1.163 mg/g)。总体而言,园蓝蓝莓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丰富的花青苷。  相似文献   
22.
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中华猕猴桃‘宜黄2号’、毛花猕猴桃‘赣绿1号’和‘赣绿2号’4个猕猴桃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梯度的赤霉素浓度和5个浸种时间进行处理,通过统计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探讨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均受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的影响,其中‘徐香’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赣猕1号’、‘赣猕2号’和‘宜黄2号’。‘徐香’、‘赣绿1号’和‘赣绿2号’、‘宜黄2号’种子发芽率最高所对应的赤霉素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组合分别为: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4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和0.6 g/L赤霉素+60 min温水浸种。不同品种猕猴桃发芽时滞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徐香’发芽最早,其次是‘宜黄2号’,‘赣绿1号’和‘赣绿2号’开始发芽最晚。  相似文献   
23.
谈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述了采运作业给森林环境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 ,按照生态采伐的观点结合伐区生产实际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4.
应用SSRHunter软件对NCBI公共数据库中的猕猴桃EST序列进行筛查,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筛选,同时对其在部分柑橘类植物的通用性进行分析。以漓江猕猴桃DNA为模板,对所设计的97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其中77对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有效扩增率为79-38%。随机选取20对引物对...  相似文献   
25.
套袋对翠冠梨果皮特征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翠冠为南方主栽梨品种之一,自然生长状况下果面极易形成锈斑,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通过对翠冠梨进行不同类型果袋的套袋处理,系统定量研究了套袋条件下果皮的形态特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无绣果和少绣果的比率,增加了果面亮度,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减小了果点直径,减淡了果点色泽。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套袋使果面光洁平滑,龟裂程度远小于未套袋果面。套袋处理普遍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透光袋显著提高了果肉石细胞含量。在外观品质改善上以双层透光蜡纸袋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今后对翠冠梨果实袋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26.
东方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在5℃低温处理下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内的新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60d后芽生长点距鳞茎端部的距离小于1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鳞茎的淀粉含量下降明显,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在进入冷藏后的前10d内、外层鳞片的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品种索蚌至冷藏50d时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出现下降趋势,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鳞茎萌发有关。  相似文献   
27.
浙江省山地繁育东方百合种球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浙江优越的山地气候资源,摸索和探讨东方百合种球的自繁技术。经过6年,在浙江省各山地建立了规模化的繁球基地,优化了各项种植参数,规范了栽培管理技术。自繁种球规格和品质均达到了同类进口产品水平,而生产成本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8.
以中华猕猴桃‘奉黄1号’为研究材料,‘金丰’(亲本)和‘金果’(相似品种)为试验对照,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与分析,以探明中华猕猴桃黄肉新品种‘奉黄1号’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其推广栽培及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地区,‘奉黄1号’初花期在4月中旬,盛花期在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在9月下旬,中熟、四倍体;果实宽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5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73%,干物质含量为18.96%;可溶性糖含量为7.68%,可滴定酸含量为1.15%,抗坏血酸含量为53.72 mg/100g;果肉呈金黄色,肉质细嫩,风味甜香。该品种在奉新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抗性强、丰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本品种在无霜期140 d以上,≥10℃积温达1600℃以上的地方均可栽培。宜选择海拔800 m以下,pH6.0~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灌溉方便的砂质土壤建园。成龄猕猴桃园一般每年施肥2~3次,萌芽肥以速效N肥为主,壮果肥以速效P、K肥为主,秋季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架式宜采用水平大棚架。株行距3~3.5 m×4~5 m,雌雄株比例为8:1,授粉雄株宜用‘奉雄2号’。蕾期及时折梢修剪、幼果期及时疏果与套袋。采用单干双主蔓多侧蔓整形方式,冬季修剪时可采用长蔓修剪法,短截、疏删与回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以江西赣南地区猕猴桃主栽品种‘东红’为试材,调查其结果母枝粗度分布范围并划分为5个等级粗度,探究不同等级粗度结果母枝‘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为‘东红’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适宜结果母枝的选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结果母枝的‘东红’猕猴桃在果实风味品质、色泽指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果母枝粗度在10-12 mm时,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均最大;结果母枝粗度在8-10 mm时,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随着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果肉色调角、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糖酸比上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东红’猕猴桃结果母枝粗度为8-10 mm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随着结果母枝粗度增加,果实综合品质下降,结果母枝粗度为16 mm以上的果实综合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30.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分别于盛花前后不同时期进行“零芽”修剪,对处理枝条的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糖、酸、Vc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多维价值理论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零芽”修剪时期,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零芽”修剪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过早或过晚修剪,果实可滴定酸偏高,固酸比偏低;但对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显示,各“零芽”修剪时期的综合果实品质均高于对照;随着“零芽”修剪时间的推移,‘金魁’猕猴桃综合果实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盛花后20±2d为‘金魁’猕猴桃的最佳“零芽”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