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8 毫秒
41.
几个甘蔗新品种的抗旱性和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G11为对照,通过电导率极值、束缚水/自由水之比、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对来自台湾、美国、日本以及广西自育的7个甘蔗新品种进行抗旱性和抗寒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20和T22抗旱性最强,T23、T16、G17、G11抗旱性中等,CP80/1827、NL8抗旱性最弱;G17、T16、T20及对照种G11抗寒性较强,T22抗寒性中等,其它品种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42.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 p H值为 4 .86蔗作土每公顷施 15 0 0 kg石灰 (A处理 )、15 0 0 kg钙镁磷肥 (B处理 )和 180 0 kg石灰 + 90 0 kg钙镁磷肥 (C处理 )的效应。结果表明 ,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 p H值 ;有效地促进甘蔗对 N、P、K,特别是 P的吸收 ;提高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及蔗糖分 ,改善甘蔗品质 ;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提高 8.2 % -13.0 %和 10 .2 % - 2 2 .8%。 B、C处理的促进效应较 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4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蔗作土在pH=4.9下,每公顷施用石灰1500kg(A)、钙镁磷肥1500kg(B)和石灰1800kg+钙镁磷肥900kg(C)三个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地促进甘蔗对N、P、K,特别是P的吸收;使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提高,而且提高了甘蔗蔗糖分,改善甘蔗品质;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2-13.0%和10.2%-22.8%。B、C两个处理的促进效应较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44.
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在麦类作物耐盐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介绍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在麦类作物耐盐性鉴定上应用的有关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发芽率、产量等农艺指标及脯氨酸、细胞膜稳定性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指出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麦类作物耐盐品种筛选的指标,并就该技术的优点及其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现状、主要用水指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高,但人均数较低,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分布不相匹配;目前水资源利用和开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输水设施不足和失修较为严重,水分利用系数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水分利用率低;城市供水漏损率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管理体制不适应,水费价格偏低;水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从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灌溉水分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及达标排放率等指标上分析了浙江省的用水现状.利用收集的历年数据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预测"十一五"末浙江省农业、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分别为120.9、72.18和45.56亿m3.为了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科学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等综合措施,以实现水资源利用指标的优化,使2010年全省实际用水量比预测需水量247.14 m3减少12.98%,降至215.09m3,同时要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为探明广西柳州和来宾市蔗区甘蔗螟虫的为害情况及品种抗性,为甘蔗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螟虫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定点和随机的方法,在甘蔗生长前期对广西柳州市和来宾市6个县级蔗区的主栽品种螟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田间抗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蔗区、种植品种和植期对螟虫的抗性差异明显。2016年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新植蔗螟虫发生率为0~5.97%,宿根蔗螟虫发生率为0~16.49%。宿根蔗发生程度比新植蔗严重。ROC22在来宾市兴宾区发生最严重,其次为粤糖93-159。综合各个品种新植和宿根在不同蔗区的抗性表现,台优和ROC16表现为高抗,其中台优未见被螟虫为害,桂糖40号抗虫,桂柳二号和桂糖21号中抗,柳城05-136和粤糖00-236为中感,ROC22为感虫,而粤糖93-159为高感。聚类分析结果与综合评价的抗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7.
2016年通过对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甘蔗花叶病发生情况调查和当地主栽品种的田间抗性的分析评价,明确了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品种及不同种植期感抗花叶病有一定差异。柳州和来宾蔗区新植蔗发病率为0.00~56.72%,宿根蔗发病率为0.00~93.51%。宿根蔗感病程度比新植蔗重。柳州蔗区发病率较高,平均为19.36%,来宾蔗区发病率较低,平均为8.12%。品种间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ROC16表现为免疫,桂柳2号、桂糖40和粤糖00-236表现为高抗,桂糖21和粤糖93-159表现为中抗,ROC22和台优表现为感病,柳城05-136表现为高感。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