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湿热地区优良牧草距瓣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引进的优良热带豆科牧草晶种——伯尔奥托距瓣豆生物学、农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等,旨在为温热地区的草地改良、提高草场质量、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全面探讨优良距瓣豆(Centrosema pubescens)在亚热带湿热地区生长的营养需要,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钴钼微肥不同施量对距瓣豆的干物质产量和质量以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不同量的钴肥,距瓣豆的干物质产量和种子产量比不施钴肥的对照分别提高8.9%~68.2%和3.8%~98.4%,单位面积距瓣豆的平均净营养需求量依次比对照增加200.0%硫、47.8%镁、42.5%磷、34.6%氮、32.9%钙、31.2%锰、26.5%钾、21.6%锌和11.0%铜。而不同施钼量,距瓣豆种子产量比对照提高59.6%~103.3%,并在不同程度上增加距瓣豆的磷、钾、钙、镁、硫、铜、锌和锰的含量,单位面积距瓣豆的平均净营养产出量依次比对照增加174.4%硫、157.8%铜、70.4%磷、71.4%锰、60.7%钾、53.7%钙、52.4%镁和23.6%氮。综合分析表明,在亚热带湿热地区种植距瓣豆以施基肥+钴肥126 g·hm-2+钼肥162 g·hm-2为获得优质高产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对独龙牛(Bos frontalis)和云岭牛初乳成分测定,揭示两牛种初乳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集独龙牛和云岭牛(年龄、胎次和饲养管理基本一致)分娩第1天初乳样品共45份,测定其乳蛋白、乳脂肪、乳糖、总固形物(TS)、非脂固形物(SNF)和乳尿素氮(MUN)含量及体细胞数(SCC)和冰点(F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独龙牛和云岭牛初乳成分差异。【结果】 独龙牛初乳中乳蛋白、乳脂肪、TS、SNF含量分别为16.77%、4.70%、27.82%和22.39%,比云岭牛的分别高28.11%(P<0.01)、5.38%(P>0.05)、22.45%(P<0.01)和26.93%(P<0.01);乳糖、MUN含量和SCC分别为2.98%、354.2 mg/L和35.73×104/mL,比云岭牛的分别低10.38%(P<0.05)、39.63%(P<0.01)和78.60%(P<0.01);FP为-0.5337 ℃,比云岭牛的高0.1383 ℃(P<0.01);乳脂蛋白比(FPR)为0.266,比云岭牛的低0.131(P>0.05)。【结论】 独龙牛和云岭牛分娩第1天的初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独龙牛初乳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测定比较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和繁殖障碍肉用母牛的阴道黏液电阻值(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vaginal mucus,ERVM),获得相关基础数据,为辅助判定母牛发情、妊娠和诊断繁殖障碍疾病提供参考,同时客观评价发情排卵测定仪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母牛繁殖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21个肉牛养殖场(户)选择297头肉用繁殖母牛,根据繁殖记录和直肠检查结果,确定母牛所处的繁殖生理阶段(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或是否存在繁殖障碍。按记录结果将297头母牛分为4组:休情期组76头、发情期组48头、妊娠期组106头和繁殖障碍组67头。妊娠期组106头根据妊娠天数分为4组:妊娠≤60 d 44头、妊娠61~120 d 24头、妊娠121~180 d 31头、妊娠>180 d 7头;根据繁殖生理进程,在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组母牛中分别选取黄体期42头、卵泡期13头和妊娠期24头;繁殖障碍组67头根据繁殖障碍类型分为3组:卵巢囊肿8头、持久黄体57头、异性孪生不孕2头。采用全自动动物发情排卵测定仪测定ERVM值,对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及繁殖障碍母牛的ERVM...  相似文献   
35.
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地区大型土著哺乳动物之一,其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空气稀薄、少氧、气候严寒、饲草匮乏等严酷生境下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生境的、具有特色的行为模式。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作者科研和生产经验,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中国牦牛的采食行为、性行为、母牛分娩行为、母性行为、行走行为、反刍行为、卧息行为、侵扰行为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牦牛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36.
落粒性是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关键制约因素,通常造成无芒雀麦(Bromue inerm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路氏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等优良牧草种子严重减产。本文重点阐述了种子生产中影响落粒性的因素,种子落粒性对种子生产的影响,相关减少种子落粒性的研究进展及措施,为今后在生产中降低牧草种子落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云南省北部热带干旱地区由于受气候干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影响,土壤矿质风化淋溶作用显著减弱,土壤趋于中性,氮、磷等养分含量降低,制约当地草地牧业的发展。曾在这类土壤上进行元素筛分试验,磷、硫成为限制该地区豆科牧草生长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1]。因而在温室条件下,以不同土层的燥红土为栽培基质,选择适宜干热气候的热带优良豆科牧草斯伦春大翼豆作为供试植物,开展不同水平磷、硫肥施用的盆栽试验,旨在研究磷、硫肥的施用效果及其互作效应,为在干热地区燥红土壤进行优良牧草的建植、施肥提供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  相似文献   
38.
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草畜季节矛盾尖锐,干季缺草严重,严重制约云南省草食家畜业的持续发展[1]。利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无疑是缓解草畜季节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相关文献表明,种植密度和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的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2]。云南省目前还没有此方面的研究资料,考虑到云南自然气候条件的独特性,开展了此项研究。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盈江县平原镇,土壤为水稻土壤,土壤肥力条件中等。盈江县平原镇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夏无酷热,雨量充沛,冬无严寒、雨少天干;春秋温暖,四季不分明,干、湿季节分明。…  相似文献   
39.
云南亚热带湿热地区豆科牧草定植需肥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亚热带湿热地区草场改良过程中的定植需肥量,从1987年开始进行豆科牧草的定植需肥量试验,通过对思茅曼中田几个点的土壤分析,1987年的温室盆栽试验和1988~1990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曼中田土壤中影响豆科牧草生长的主要因素为大量元素磷(P)和微量元素铜(Cu)与钼(Mo)。土壤分析结果表明:缺乏铜、锰(Mn)。大量元素硫(S)和钾(K)对豆科牧草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当钙镁磷(Ca—Mg—P)施用量达200~300公斤/公顷时,牧草产量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反产生逆效应。仅当钙镁磷用量低于100公斤/公顷时,加施一定量的石灰才能发挥正效应,以使产草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0.
云南温带地区放牧草地长期维持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占星  黄梅芬 《草业科学》1992,9(1):26-3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