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积极挖掘利用乡土牧草种质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牧草资源匮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降低外来物种潜在生态风险的根本途径。为丰富我国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优良乡土牧草种质,于2000-2014年对云南优良乡土种质材料——滇中鸭茅开展了驯化筛选和评价研究。重点对滇中鸭茅的植物形态特征、生殖器官特征和饲用潜力进行了观测评价,并将安巴、宝兴和波特鸭茅作为对照材料。结果表明,滇中鸭茅开花期平均株高78cm,具有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的优点。其花序长、小花数、颖片长和生殖枝数等形态指标显著优于波特和宝兴鸭茅,且其饲用品质和干草产量优于宝兴和安巴鸭茅。滇中鸭茅在云南乃至南方草地建植和草地改良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2.
旨在探讨中甸犏牛乳中体细胞数(SCC)变化范围及其与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犏牛乳相关理化指标正常值范围提供参考。采集中甸犏牛乳样92 份,测定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乳中SCC、乳尿素氮(MUN)和乳冰点(MFP)等8 项指标,分析SCC与乳各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犏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平均含量分别为6.42%、4.23%、4.91%、18.01%和10.59%。乳中SCC 平均值为80.12 万/mL,其中SCC≤50 万/mL 的个体占52.17%,50 万/mL75 万/mL 的占36.96%,提示部分犏牛的乳房健康状况及其所产的乳质量问题值得关注;SCC与乳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肪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脂乳蛋白比、MUN和MFP呈弱正相关(P>0.05),提示乳中SCC对主要乳营养成分的影响大,相关程度高。犏牛的MFP值为-0.587℃,为冰点低的乳品,这可能与犏牛适应高海拔寒冷气候形成的机制等有关;犏牛乳中MUN为7.52 mg/dL,表明饲喂犏牛的蛋白质饲料不足或质量不佳。本研究获得中甸犏牛乳中SCC变化范围及其与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犏 牛乳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云南湿热地区距瓣豆的铜、锌和锰营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云南省亚热带湿热地区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铜、锌和锰施用对引进优良豆科牧草距瓣豆生长的影响,开展铜、锌和锰的不同施量对距瓣豆干物质产量、种子产量影响的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铜1.2~2.4 kg/hm2和锰3. kg,/hm2的处理比对照距瓣豆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58.4%~88.4%和48.1%(P<0.05),种子产量分别提高295.5%~272.7%和80.4%(P<0.01);施铜还可提高距瓣豆氮、钙、硫、铜、锌和锰含量,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距瓣豆对氮的需求量(P<0.01),其次是磷、钾、钙、硫、铜、镁、锌和锰的营养需求量(P<0.05);施适量锰可增加距瓣豆的钙、锌和锰含量,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距瓣豆的钙和锌产量(P<0.01),其次是氮、磷、钾、镁、铜和锰的产量(P<0.05).施用锌虽然对距瓣豆干物质产量和种子产量提高没有显著效果,但是可以提高距瓣豆的钙、锌和锰含量,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距瓣豆的锌产量(P<0.01),其次是氮、钾和锰的产量(P>0.05),显著的降低距瓣豆对钙(P<0.01)和磷(P<0.05)的吸收量.综合分析,在施磷肥和其他元素肥的基础上,加施铜1.2 kg/hm2或锰3.9 kg/hm2,可获得高产、收益好的距瓣豆优质饲草,同时满足饲养牲畜生产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44.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2种冬性牧草生产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对云南省秋冬季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生长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光叶紫花苕为45 kg/hm2,低于此播种量时,饲草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播种量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量与播种时间无互作效应(P>0.05),故2种牧草在云南秋冬季播种时,播种时间改变不需调整用种量。牧草品种与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性(P<0.05),推迟播种时间对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且对多花黑麦草的影响程度更严重。干季少雨及4月的高温天气是影响云南省冬播多花黑麦草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播种时间晚于11月中旬,光叶紫花苕的播种价值大于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45.
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瘤牛(Bos indicus)的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瘤牛(Bos indicus)杂交利用潜能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选用婆罗门(Brahman)母牛,以CUE-MATETM(孕酮阴道栓)+ PG(氯前列烯醇)法同期发情处理后用大额牛冷冻精液对其进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调查记录母牛产犊时间、妊娠期及犊牛性别等;测定大额牛与婆罗门牛杂交F1(大婆F1)、大额牛和婆罗门牛的初生体重及6、12和18月龄的体重;进行大婆F1的核型分析;对大婆F1的繁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① 婆罗门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妊娠率和产犊率分别为83.87%、60.56%和45.07%,母牛(n=24)的平均妊娠期为(290.83±5.26)d;② 大婆F1中母犊占71.88%,分别显著高于大额牛和婆罗门牛(P<0.05)、极显著高于大额牛与黄牛杂交F1(大黄F1)和BMY牛(P<0.01);③ 大婆F1(n=29)初生体重及6、12和18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26.69±4.84)、(153.08±37.58)、(219.34±31.31)和(302.06±28.92)kg,分别比大额牛(n=18)高68.18%、37.12%、45.07%和40.13%(P<0.01);分别比婆罗门(n=45)低14.40%(P<0.01)、5.23%(P>0.05)、13.12%(P<0.01)和12.76%(P<0.01);0—18月龄大婆F1中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03.09±44.91)g和(502.89±53.54)g,分别比大额牛高35.98%和39.85%(P<0.01),但分别比婆罗门牛低16.49%(P<0.01)和6.63%(P>0.05);④ 大额牛、婆罗门牛和大婆F1的染色体数目(2n)分别为58、60和59;大婆F1母牛(n=2)的初妊娠年龄、初妊娠体重和初产年龄分别为(16.00±2.83)月龄、(342.50±30.41)kg和(26.00±2.83)月龄,且年产1犊;⑤ 对5头、15—24月龄大婆F1公牛进行电刺激采精,均未采集到精液。【结论】大额牛和瘤牛杂交,其杂种牛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F1代母牛可繁育,且成熟早,繁殖力强;但F1代公牛是否可繁育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滇中地区以推广较多的曲晨9号为供试材料,开展6株/m2(低密度)、9株/m2(中等密度)和12株/m2(高密度)三个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比低密度的提高12.3%,并且高密度种植模式中的单株节数、叶片数和枯叶数也比低密度处理的单株分别增加9.98%(P<0.05)、2.78%(P>0.05)和126.92%(P<0.01),但是高密度种植模式中单株的株高、基部茎宽、穗叶面积和不同位叶的干重比低密度的处理分别降低15.12%(P>0.05)、38.80%(P<0.01)、16.38%(P<0.05)和26.88%~38.79%(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分别比低密度种植的青贮玉米低了1.7%、21.51%、22.14%和56.79%。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青贮玉米群体的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株的叶片...  相似文献   
47.
盈江危地马拉草是云南省盈江县有较长栽培历史的粗糙型热带牧草地方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早期生长缓慢,刈后再生性较弱,营养生长期长且营养价值保持相对稳定;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2.57~19.22 t/hm2,比对照德宏象草低29.02%~42.55%,但干季可利用干草产量比对照德宏象草高166.36%~242.03%。在饲草的可利用季节上盈江危地马拉草与德宏象草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云南南亚热带地区饲草的全年均衡供应,适合南亚热带冬季霜冻较轻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冻精在瘤牛(Bos indicus)体内胚胎生产及杂交改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9头瘤牛(婆罗门牛)供体进行超排,发情后将供体分为试验组(n=5)和对照组(n=4),分别用大额牛和瘤牛(婆罗门牛)冻精人工授精(AI),以第1次AI之日为0天,在第7天回收胚胎;对试验组287号供体左侧子宫角回收胚胎,右侧子宫角使胚胎继续着床妊娠;对287号母牛所产F1代犊牛(大额牛×瘤牛)进行亲子鉴定;测定F1代牛的初生、6月龄和12龄的体重、体尺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供体的受精率分别是90.5 %和80.8%,头均获胚数分别是4.2±1.3枚和6.5±4.7枚,可用胚数分别是3.0±1.2枚和4.3±5.3枚,可用胚率分别是71.4%和65.4%,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287号母牛左侧子宫角回收到2枚可用胚,右侧子宫角内胚胎继续发育,并成功产下1头母犊,妊娠期为288 d;对F1代犊牛亲子鉴定显示,9个微卫星座位上犊牛与公牛、犊牛与母牛都具有共享的等位基因,父子关系相对机会(RCP)为99.9949%,证明此例亲子鉴定的确是一个三联体家庭,从而证实了种间杂交的真实;F1代牛的初生、6月龄和12月龄重分别为31.5 kg、180.0 kg和280.0 kg;初生~12月龄平均日增重达680.8 g。【结论】大额牛冻精在瘤牛超排中应用效果好;并获得国内首例大额牛(独龙牛)与瘤牛杂种牛犊;F1代牛生长较快,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9.
选择14个生态牧草品种在滇东南岩溶山地进行种植筛选试验,从牧草的建植速度、干物质产量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了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弯叶画眉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建植速度较快,各供试品种间干物质产量差异较大。弯叶画眉草3年干物质产量平均3 684kg/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和劲能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较高,分别达2 691 kg/hm2和2 048 kg/hm2。综合各供试牧草的建植速度、适应性及干物质产量等因素,在滇东南北亚热带岩溶山地条件下,放牧草地应选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牧友鸭茅、海法白三叶等作为草地改良的建群种,搭配劲能多花黑麦草、保利杂交黑麦草、罗亚红三叶等前期生长快的草种作为先锋草种;生态保护应选择弯叶画眉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云南知风草、牧友鸭茅、热浪苇状羊茅和海法白三叶等草种作为生态改良草种。  相似文献   
50.
单株种植条件下,探讨草地瓦纳鸭茅与波特鸭茅的植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差异.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瓦纳鸭茅叶片短而微窄、花序短而紧缩、穗叶距短等特征,形成的株丛较大;波特鸭茅开花期株高更高,花序长而较展开,旗叶较长而宽等特征.在花序形态方面,草地瓦纳鸭茅的花序长度、第1分枝穗及第1穗间距均明显短于波特鸭茅(p<0.05);开花结籽期的草地瓦纳鸭茅,其叶构件高于波特鸭茅13.45%,茎和穗构件则分别低于波特鸭茅9.56%和7.25%,但各构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草地瓦纳鸭茅分蘖再生性优于波特鸭茅,尤以定植第1年的第3次和第4次刈割后再生分蘖数明显高于波特鸭茅(p<0.05和p<0.01);营养期多次刈割,第1年单株干物质产量草地瓦纳鸭茅低于波特鸭茅24.27%(p>0.05),而在定植第2年和第3年的草地瓦纳鸭茅的年单株干物质产量分别比波特鸭茅高29.95%(p<0.05)和12.1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