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择14个生态牧草品种在滇东南岩溶山地进行种植筛选试验,从牧草的建植速度、干物质产量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了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弯叶画眉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建植速度较快,各供试品种间干物质产量差异较大。弯叶画眉草3年干物质产量平均3 684kg/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和劲能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较高,分别达2 691 kg/hm2和2 048 kg/hm2。综合各供试牧草的建植速度、适应性及干物质产量等因素,在滇东南北亚热带岩溶山地条件下,放牧草地应选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牧友鸭茅、海法白三叶等作为草地改良的建群种,搭配劲能多花黑麦草、保利杂交黑麦草、罗亚红三叶等前期生长快的草种作为先锋草种;生态保护应选择弯叶画眉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云南知风草、牧友鸭茅、热浪苇状羊茅和海法白三叶等草种作为生态改良草种。  相似文献   
52.
单株种植条件下,探讨草地瓦纳鸭茅与波特鸭茅的植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差异.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瓦纳鸭茅叶片短而微窄、花序短而紧缩、穗叶距短等特征,形成的株丛较大;波特鸭茅开花期株高更高,花序长而较展开,旗叶较长而宽等特征.在花序形态方面,草地瓦纳鸭茅的花序长度、第1分枝穗及第1穗间距均明显短于波特鸭茅(p<0.05);开花结籽期的草地瓦纳鸭茅,其叶构件高于波特鸭茅13.45%,茎和穗构件则分别低于波特鸭茅9.56%和7.25%,但各构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草地瓦纳鸭茅分蘖再生性优于波特鸭茅,尤以定植第1年的第3次和第4次刈割后再生分蘖数明显高于波特鸭茅(p<0.05和p<0.01);营养期多次刈割,第1年单株干物质产量草地瓦纳鸭茅低于波特鸭茅24.27%(p>0.05),而在定植第2年和第3年的草地瓦纳鸭茅的年单株干物质产量分别比波特鸭茅高29.95%(p<0.05)和12.10%(p>0.05).  相似文献   
53.
李维汉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内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李维汉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即基本内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鸭茅两个栽培品种农艺性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株种植条件下,对比观测了引进鸭茅品种波特与我国野生栽培品种宝兴的植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差异。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波特鸭茅叶片宽大,花序紧凑,形成的株丛较大;宝兴鸭茅开花期株高更高,花序较开展。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波特鸭茅营养期多次刈割条件下的再生性和干物质产量显著优于宝兴鸭茅(p0.05),但孕穗至抽穗期多次刈割时,两个品种的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品种营养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宝兴鸭茅干物质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同期波特鸭茅,但酸洗木质素含量略高于波特鸭茅。  相似文献   
55.
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草畜季节矛盾尖锐,干季缺草严重,严重制约云南省草食家畜业的持续发展.利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无疑是缓解草畜季节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相关文献表明,种植密度和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的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云南省目前还没有此方面的研究资料,考虑到云南自然气候条件的独特性,开展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对供试的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及其同源四倍体鸭茅进行单株和条播种植,旨在获得不同倍性水平鸭茅农艺性状特性。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具有营养生长期比同源四倍体长,后期生长迅速,生育期比同源四倍体长的特点;同源四倍体各构件中的叶量(P<0.01)和单株产量(P<0.05)明显地高于同期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随着倍性的增加,增加了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千粒重,但是生殖枝所占的比重、穗量、种子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降低,导致同源四倍体的育性不及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在干物质产量方面,同源四倍体每次刈割的产量和年干物质产量比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分别提高20.3%~72.8%和18.3%~41.5%,枯草比例下降23.9%。从供草的均衡分析,同源四倍体供草均衡性优于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在饲草营养价值方面,不论野生二倍体还是同源四倍体,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含量、磷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增加,而且随着倍性水平增加,同期生长不同倍性鸭茅的各营养成分增减不一,尤以完熟期的鸭茅随倍性水平的增加,钙含量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