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灭菌盆栽试验,以转双价棉品种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品种石远321为研究对象,对4个生长时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际土壤养分(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及某些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与同源常规棉相比,转双价棉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差异明显,根际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酶活性在一些时期则明显不同,其变化随棉花品种、生育期不同而不同。转双价棉蕾期根际土壤全氮含量和苗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苗期、蕾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棉(P<0.05),而蕾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苗期、花铃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以及苗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常规棉(P< 0.05)。聚类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转双价棉种植对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2.
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制定戊唑醇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86~4.12d和10.31~11.44d,施药量为125.70g(ai)?hm-2,使用2~3次末次试药距收获期间隔25、45d,戊唑醇在土壤及花生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2~0.154mg?kg-1和低于0.01 mg?kg-1,该农药属易降解农药(T1/2?30d)。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两种价态锑Sb(Ⅲ)和Sb(Ⅴ)与Si交互作用对水稻吸收积累Sb和Si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价态的Sb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Sb(Ⅲ)比Sb(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施Si可缓解Sb对水稻的毒害。Sb(Ⅲ)和Sb(Ⅴ)的添加可显著地影响水稻根系和茎叶对Si的吸收积累。当Si的浓度为1.0mmol·L-1时,添加30μmol·L-1Sb(Ⅲ)和Sb(Ⅴ)可使水稻根系Si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46.0%和36.0%,水稻茎叶Si含量分别降低52.2%和23.5%。同样,Si的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和茎叶对两个价态Sb的吸收积累。在10μmol·L-1Sb(Ⅲ)处理下,添加1.0和2.0 mmol·L-1的Si可使水稻根系和茎叶Sb浓度分别比对照降低52.0%~88.4%和24.6%~45.4%;在10μmol·L-1Sb(Ⅴ)处理下,添加1.0 mmol·L-1和2.0 mmol·L-1的Si可使水稻根系和茎叶Sb浓度分别比对照降低53.8%~75.5%和34.8%~49.6%。Si的添加对Sb在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和分配比率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Sb污染农田中可通过施用Si肥来提高植物的Si营养,降低植物对Sb的吸收积累,从而降低Sb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4.
牛血清乙酰胆碱脂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牛血清为原材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和DEAE-纤维素DE23柱层析对牛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经以上三步分离纯化后,可获得电泳纯的乙酰胆碱酯酶,最终收集的酶液经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鉴定后,仅出现一条谱带;对Sephadex G-100凝胶和Sephadex G-75凝胶分离纯化乙酰胆碱脂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离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采用不同盐度的海水对(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的沉浮性、胚胎发育的孵化时间、孵化率、仔鱼的分布状态和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6.9‰以下的海水呈沉性,在盐度40.7‰以上的海水呈浮性,盐度26.9‰~40.7‰则由沉性向浮性过渡。(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13.7‰~53.0‰均可孵化,但孵化适合盐度为26.9‰~40.7‰。从仔鱼的分布状态、活动情况、成活率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鱼免)状黄姑鱼仔鱼的合适盐度为26.9—33.4‰。  相似文献   
106.
星洲红鱼对温度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为试验起始温度,分别对星洲红鱼进行温度渐变(每天升温或降温1℃/d,速度控制在每12 h升或降0.5℃)和突然升高(2℃、4℃、6℃、8℃、10℃、12℃、14℃、16℃、18℃、20℃)以及突然下降2℃、4℃、6℃、8℃、10℃、12℃、14℃)实验,逐渐升温和降温实验表明:星洲红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8~40℃,生存温度14~36℃,临界死亡低温为(7.82±0.21)℃,致死低温为(5.67±0.16)℃,临界死亡高温为(38.36±0.21)℃,致死高温为(39.83±0.15)℃。突然升温和降温实验表明星洲红鱼对高温的适应性强,可适应突然上升16℃的升幅(20℃→36℃),对突然下降仅能适应8℃的降幅(20℃→12℃)。  相似文献   
107.
正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养殖对虾以来,养殖产量递增的同时也受到对虾病害的影响,致使发展滞后。经对虾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福建对虾养殖业开始逐渐复苏。但对虾养殖在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虾苗育种核心技术较落后和对虾病害蔓延等问题。为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政府加大了对对虾产业的财政、科研等政策支持力度,笔者也提出加快原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贻贝、牡蛎、杂虾、杂蟹、杂鱼和配合饲料6种饵料对中国龙虾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饵料对中国龙虾的蜕壳率、蜕壳后体重增长率、生长率和饵料转换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国龙虾蜕壳后体长增长率和存活率影响并不明显。各种试验饵料中翡翠贻贝是饲养中国龙虾的最好饵料,其次是牡蛎、杂虾、杂蟹、杂鱼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配合饲料的某些成分及其适品性、诱食性尚需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9.
该文简述了神经网络概念、发展历史、适用范围及算法,详细介绍了神经网络在甘蔗产量预测中的应用技术和软件开发过程,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欧鳗的最适水温为22—26℃,要求水质清新,饵料蛋白质含量42%以上。饲养中应注意控温、排污和合理投喂。文章还介绍了欧鳗的主要疾病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