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黑脊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calddwelli)(Nichols)属鲤科 ,亚科 ,倒刺属 ,分布于长江、钱塘江、元江及福建的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等水系 ,广东、海南和台湾也有分布。黑脊倒刺生长较快、分布广、食性杂、病害少、个体大 ,一般个体重 0 .5~ 1kg ,大个体可达 5kg。据调查 3~ 5cm的天然苗 ,经一年半的饲养 ,体重可增加 0 .3~ 1 .0kg。黑脊倒刺肉质细腻 ,味道鲜美 ,鱼汤有清凉、消暑、解毒的功效 ,鱼卵用热水外敷能止血 ,很受群众欢迎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滥捕和江河水质污染 ,目前该种鱼资源日趋减少 ,市场价格昂贵 ,商…  相似文献   
122.
EM在水泥池封闭、半封闭式生态养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EM作为饲料添加剂和水质净化剂,采用全封闭、半封闭与传统养殖方式—对照组在实验室水泥池(118d)养殖实验。结果表明:EM能改良水质条件,促进对虾生长。全封闭和半封闭实验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8 7%,24 1%;饵料系数则降低了21 2%,14 1%;全封闭和半封闭实验组D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 4%,12 6%;C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0 25%,0 48%;NH 2-N含量与对照4-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9 2%,19 2%;NO 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5 2%,21 1%。  相似文献   
123.
本实验将EM作为建鲤饲料添加剂,设2%,4%,6%三个添加梯度,经45d的饲养,结果表明:建鲤肌肉的水分含量随EM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0.66%,2.96%,4.43%,粗蛋白含量增加0.85%,12.51%,15.97%;粗灰分含量降低0.45%,4.55%,7.73%;粗脂肪增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4.
陈辉辉  涂晨凌  唐杨  黄永春 《水产学报》2017,41(11):1766-1778
研究复方中草药(葛根、黄连、金银花、板蓝根、黄芪、甘草、柴胡、当归、山楂、陈皮和茯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因子活性及抗WSSV的影响,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4%、0.8%、1.2%、1.6%和2.0%该复方中草药,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体质量(0.026±0.007)g]28 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0尾),每隔1周随机采样10尾/桶测量体长、体质量,并取肝胰腺用于生长指标(WGR、SGR、FR和SR)、相关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SOD、GPT和GOT)及MDA含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均有提高,其中0.8%和1.2%添加组效果最佳,差异显著;且饵料系数显著下降。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免疫相关因子(SOD、GPT和GOT)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高酶活性逐渐由高添加量组向低添加量组移动,其中以0.8%和1.2%添加组效果最佳,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0.4%,0.8%和1.2%添加组MDA含量差异显著下降。对照组和0.4%添加组对虾经投喂感染WSSV后全部死亡,但0.4%添加组对虾第1尾死亡时间、50%死亡时间以及100%死亡时间分别比对照组延后8 h、16 h和8 h;0.8%添加组成活率最高(33.3%),与其他组差异显著。复方中草药能促进对虾生长、消化,提高免疫和抗WSSV能力,其中以添加0.8%和1.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讨苹果酸-天冬氨酸代谢在水稻镉吸收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根系添加和叶面喷施两种手段,在镉胁迫环境中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对水稻各器官镉分布特征以及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1.5 mmol·L-1的苹果酸能显著抑制镉在水稻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积累,与不添加苹果酸处理相比,根系和地上部细胞液组分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23.8%~39.6%和29.5%~39.7%。同时,水稻根系及地上部谷胱甘肽、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植物螯合肽(PC2、PC3和PC4)的含量显著下降。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5.0 mmol·L-1的苹果酸3次后,灌浆期间发育籽粒中苹果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分别提高63.0%~96.8%和14.6%~22.6%,营养器官和稻米中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镉从茎基部向顶部营养器官以及稻米转运的效率大幅度下降,致使稻米镉含量下降37.5%~55.4%。研究表明,促进细胞内苹果酸向天冬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转化能...  相似文献   
126.
为研究涡流产生的水力空化效应对壳聚糖抗菌微球包封率的影响,探讨水力空化强化壳聚糖抗菌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涡流出口压力、空化时间、壳聚糖浓度、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浓度、三聚磷酸钠(TPP)浓度对壳聚糖抗菌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涡流出口压力0.3 MPa,空化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3.0 g/L,MIT浓度0.6 mmol/L,TPP浓度2.5 g/L,载抗菌剂的壳聚糖微球包封率达(50.17±1.95)%,说明水力空化适合用于强化壳聚糖抗菌微球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利用植物提高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修复效率的目标,通过大田试验方法探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皂素(SAP)、柠檬酸(CA)和苹果酸(MA)对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商陆的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且可以显著影响商陆对土壤Cd和As的吸收积累。与对照组相比,EDTA、SAP、CA和MA处理60 d后导致商陆叶片Cd含量分别提高116.4%、55.0%、81.5%和109.9%,商陆地上部Cd积累量提高40.4%~106.0%,商陆地上部As积累量提高15.8%~55.1%。商陆各器官Cd和As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受螯合剂和有机酸施用的影响。施用EDTA、SAP、CA和MA均对商陆根际土壤Cd和As含量产生显著影响,SAP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Cd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而MA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As含量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表明,EDTA、SAP、CA和MA均可提高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效率,尤其是EDTA和MA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8.
为探寻叶面喷施2,3-二巯基丁二酸(DMSA)降低水稻幼苗茎叶镉含量的潜在机制,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在幼苗不同部位的累积情况及喷施DMSA对镉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茎基镉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当DMSA喷施浓度达到1.0 mmol·L-1时茎基镉含量与对照(不喷施DMSA)处理相比显著增加57.3%,同时镉由茎基向地上部的转移效率降低52.7%。在此基础上,探寻了镉在茎基细胞中的赋存形态及镉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茎基中难溶态镉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增加了80.8%,细胞壁中镉含量达到对照处理的2.1倍。进一步对细胞壁各组分镉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果胶组分中镉含量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最高增加99.5%。此外,喷施DMSA后茎基中总植物螯合素(PC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最高分别达到对照处理组的2.2倍和3.1倍。喷施DMSA显著缓解了镉胁迫,幼苗地上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升至对照处理的3.0倍和2.7倍,荧光标记试验表明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随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喷施DMSA显著增加了水稻幼苗茎基巯基化合物含量,从而提高了对镉的拦截能力,降低了镉由茎基向幼苗地上部转运效率,使水稻幼苗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喷施DMSA还可显著缓解幼苗镉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