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观赏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观赏竹的生态效益、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逐步被大家所认知,观赏竹的研究与应用引起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文章结合作者多年观赏竹研究的实践,综述了近10多年来我国在观赏竹资源调查、生物学特性、引种筛选、繁殖育苗和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观赏竹的深入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已经在长沙地区进行引种栽培的地被观赏竹的耐寒性,以已选育的13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自然越冬状态下测定其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进行耐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越冬下,13种观赏竹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月份和品种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黄条金刚竹外,12种观赏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长较少;13种观赏竹的6项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运用因子分析得13种观赏竹的抗寒能力排序为美丽箬竹(92.64)、湖南箬竹(89.08)、箬竹(86.66)、大明竹(86.56)、白纹椎谷笹(85.87)、白纹阴阳竹(85.04)、翠竹(85.03)、辣韭矢竹(83.88)、菲黄竹(82.73)、阔叶箬竹(82.53)、菲白竹(81.60)、鹅毛竹(80.18)、黄条金刚竹(62.67),与试验观察外表形态结果一致;黄条金刚竹受冻害明显,影响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玲  陈永安  康用权  黄滔  李轩 《草业科学》2005,22(7):107-110
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物防护技术的适应情况、施工工艺及工程试验情况,指出了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稳定表层边坡、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对极陡边坡(1∶0.3~1∶0.75)采用客土与植本地草皮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了满意的效果,造价仅为喷混植草的70%,且生长快,绿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唐红  黄滔 《现代园艺》2014,(17):80-82
花卉展览是一种集植物展示、花艺竞赛、园艺观赏为一体的时尚活动。在崇尚绿色低碳的时代背景下,环保创意成为花展的热门主题,并有着极高的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举办的"花·生活·艺术"创意花展为例,介绍了环保创意花展的发展现状、前景及举办形式和活动内容,为主题花展的举办提供了参考,也为推广低碳环保的艺术生活方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生根剂、不同扦插时间,对溪畔杜鹃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溪畔杜鹃60d就可生根;在不同时间和用不同生根剂进行扦插,溪畔杜鹃的扦插生根率差异极显著.用吲哚丁酸浓度150 rg/L的生根剂,10月份扦插平均生根率为55%,7月份扦插平均生根率达82%,最高迭85%;用ABT浓度100mg/L的生根剂,平均生根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湖南宁道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出现的石灰岩质边坡快速恢复植被而展开仿生态复合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坡面凸凹垒砌鱼鳞燕窝槽,确定基材最佳组分配比(5∶2∶1)及草灌植物种子最佳配比(1∶4),筛选出垂吊类常绿藤本2种、攀爬类速生藤本5种、豆科类点播灌木3种。实践证明,仿生态复合技术能使大面积石灰岩质边坡迅速达到藤灌草复层结构(6∶3∶1),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且环保的施工方法,技术较先进。  相似文献   
17.
杜鹃属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对湖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和适应性进行了简述,报道了湖南杜鹃属植物2新记录种:团叶杜鹃Rhodedendron orbiculare、岩谷杜鹃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相似文献   
18.
为给湖南园林中运用的箬竹属植物的栽培以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5年生‘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es(Munro)Keng f.、‘湖南箬竹’I.hunanensis B.M.Yang、‘阔叶箬竹’I.latifolius(Keng)Mc Clure为试材,研究了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3种箬竹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0:00,其中阔叶箬竹的峰值净光合速率最高,达14.79μmol/(m2·s);各个供试种的光合参数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较高,分别为15.16、1191.61、20.51μmol/(m2·s),箬竹的暗呼吸速率(Rd)较低,为0.461μmol/(m2·s)。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湖南箬竹的电子传递速率(ETR)较高。表明阔叶箬竹的光合性能较强,相对较喜光,箬竹较耐荫,湖南箬竹的光合性能中庸。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花叶络石生长的影响,采用土壤梯度水分处理方法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花叶络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土壤水分胁迫处理后,花叶络石丙二醛含量中干旱和中度干旱植株呈上升趋势,其中干旱植株增加最明显,中度干旱植株次之,水淹植株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旱和中度干旱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水淹植株则呈先降后升趋势.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花叶络石在水淹状况下能够生长良好,水分胁迫耐受临界点:干旱状态下为14 d左右,中度干旱状态下为21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龟甲竹的出笋规律、幼竹高生长规律以及光合特性。龟甲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发笋期分为明显的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时期,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笋,历期33天左右;2016年,园内龟甲竹共发笋48支,其中由于人为损伤和营养不良,5支退笋;龟甲竹幼竹在高生长过程中,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方程;龟甲竹一天中总平均生长量为17.65cm,白天生长量更高。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净光合速率在12:00时达到最大值,呈"单峰型";其光响应与CO_2响应的结果表明龟甲竹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但CO_2同化能力弱,总体光合能力较弱;PAR、Gs、Tr、Ta和Ci是影响龟甲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且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