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209篇
  208篇
综合类   1779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932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根冠生长与水分动态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自动感应式遮雨棚下,采用测坑微区试验方法,研究黑龙江西部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作物根冠生长、干物质分配特征、根冠比、耗水特征及植株伤流量的影响。以土壤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控制上下限,设置5个水分调亏处理,分别为苗期轻度(60%~70%FC)处理,苗期中度(50%~60%FC)处理,拔节期轻度(60%~70%FC)处理,拔节期中度(50%~60%FC)处理,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处理,另设全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水分(70%~80%FC)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调亏灌溉不改变玉米根部和冠部生长的原有总趋势,也不改变冠部各器官生长的基本趋势,但是显著地增大了作物根冠比(R/S),复水后根、冠补偿生长效应明显,促进光合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运转与分配,增大了生育后期干物质向果穗的分配率。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在调亏期间使根系维持较高的根质量,水分胁迫复水后根系活力明显提高,其伤流量表现出超补偿效应,在灌浆期仍保持较高的伤流量并且在生育后期仍保持有较高的根冠比(R/S),是协调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适宜水分调亏处理。  相似文献   
102.
将单轴振动电机横置于筛体上作为高速振动筛的振动源,通过筛体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筛体的运动微分方程,从中解得筛体的运动方程及筛体的运动轨迹方程。理论分析表明:筛体作由随其质心的平动和绕质心的摆动组成的平面运动,筛面上点的运动轨迹为变化的椭圆,引起筛体摆动的因素是振动电机相对筛体质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以及筛体质心到弹簧支撑面的距离。就振动电机相对筛体质心的位移对筛面运动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找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论述了振动电机位移对筛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表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特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25 a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等阔叶树种的1 a生幼苗,16年后形成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土壤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除青栲外)明显增加了林下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含量。各林分下土壤全K、全M g、全C a、全N和全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1,6.64,4.33,1.45,0.46 g/kg,表明土壤K、M g、C a的含量比较丰富,而N和P则相对缺乏,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N、P含量。所有混交林深层土壤(20~60 cm)的有效N、P含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而有效K的含量则相反。混交林下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壤的平均pH值分别为4.40,4.61和4.68,而马尾松纯林下各土层的pH值则依次为4.39,4.41及4.42,说明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0 cm以下土层的活性酸度。套种阔叶树(除苦槠外)后由于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度,增加了土壤盐基离子浓度,从而明显提高了土壤盐基饱和度。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证据理论的农业机械选型风险因素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业机械选型是国家机具补贴政策实施的核心步骤之一,其实施过程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难以准确度量风险因素的特点.该研究借助证据理论的相关原理,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农业机械选型风险评价方法.从需求、能力、技术、合作、产品性能及评标决策支持系统开发6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机械选型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内涵、来源、后果集.在此基础上,根据证据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决策步骤,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证据,确定出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和信度函数,并采用Dempster合成法则对证据进行合成;然后构造风险评价绩效函数,用于比较各个因素风险的大小.实证分析表明,利用D-S证据推理方法对农业机械选型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高丹草(高粱×苏丹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许多作物上已获得了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定位了许多主要农艺性状的QTL,而在牧草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提高育种中对牧草产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效率,对高丹草的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分蘖数、叶片数)进行QTL定位,确定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及其遗传效应,探讨其杂种优势产生原因。在以高粱413A和棕壳苏丹草杂交获得的248个F2:3家系构建的作图群体中,应用AFLP和RAPD两种标记技术构建了高丹草(Sorghum×Sudan grass)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168个标记,分布于1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836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8 cM。采用Joinmap/QTL4.0对高丹草单株产量及其三大构成因素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QTLs19个,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其中,第1和3连锁群最多,各为4个和3个。单个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5.20%~51.50%。检测到的19个QTL中,表现加性效应的有1个,占5.26%,部分显性效应的有3个,占15.79%,显性效应的有6个,占31.58%,超显性效应的有9个,占47.36%。超显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在高丹草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7.
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根质膜ATP酶活性与膜透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0MP。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处理72h的小麦根系质膜透性可逆升高,抗旱品种(陕合6号)增幅小于干旱敏感品种(郑引1号),反复胁迫易导致质膜透性的不可逆伤害;PMH^+-ATPase活性降低下降比质膜透性严重受伤害早,且不易恢复,可能是渗透胁迫伤害的原初作用点;PMCa^2+-ATPase活性强弱取决于小麦抗旱性强弱;渗透胁迫下的质膜透性变化与PM ATPase活性变化不呈现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8.
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等,对河北省15县20.53万hm2玉米主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域所监测的1 535个样点中,6个样点综合污染指数超过0.7,处于警戒限或轻污染等级,其他区域土壤质量良好,全部为清洁;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总污染面积占到了监测总面积的12.0%;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5个县,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其中警戒限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监测总面积的39.8%,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6%。  相似文献   
109.
为优化大豆养分管理措施,在河南省周口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在大豆减肥增效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包括基于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NE)、70% NE(NE基础上减N 30%,NR)、70% NE+促生菌剂(RP)、70% NE+根瘤菌(RR)、70% NE+促生菌剂+根瘤菌(RPR)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NE处理相比,单纯减氮30%(NR)的大豆产量降低了14.4%~23.3%,植株氮、磷吸收量在两个试验地分别减少了15.0%~16.8%、16.7%~26.9%。NE推荐施肥量减氮30%配施促生菌和根瘤菌处理(RPR)产量最高,在哈尔滨试验田与NE处理产量相似,在周口试验田较NE处理增产40.9%。相对于NR处理,周口试验田RP和RR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7.2%和32.4%,哈尔滨RP和RR处理分别提高了12.9%和6.2%。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无显著影响,RR处理土壤硝态氮较NE处理降低了24.1%~34.4%,周口试验田RPR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哈尔滨RPR处理的速效钾分别较NE处理提高了89.8%和37.5%。总之,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养分,促进大豆的养分吸收和产量,在保障大豆高产条件下进一步实现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110.
经调查研究发现,大蒜土传病虫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及刺吸类五大类病虫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环境调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等策略可有效控制土传病虫害,采用合理轮(间)作、科学施用有机肥与土壤消毒处理等策略可做到有效预防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