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506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390篇
  255篇
综合类   2520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318篇
园艺   463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08年12月28日,随着最具代表性的吉林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千万只商品兔生产线的正式启动,一个从未有过兔业产业化大发展的行动在吉林大地迅速展开,全省养兔业在吉林省兔业协会有力组织带动下,开始发展家兔养殖和交售商品兔的热情十分高涨,并对龙头企业寄予很大希望。通过两年来兔业产业化的运行,目前龙头企业面临的是加工起点非常高,养殖发展非常慢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9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缺铁性黄化病是由于植物体内Fe元素含量相对过低而导致的叶片黄化,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危害植物生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从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原因、地域分布以及措施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植物黄化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进一步探明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技术应用,为植物黄化病的防治提供长期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5.
正"深窄密"机械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一种品种改良,通过这一品种改良,能够有效的缩克服三垄栽培技术,肥力的分层现象,促进大豆的优质培育。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当中,我国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借鉴的阶段,在此基础之上,我国也不断的进行研究,有了自己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深窄密"相互结合的配套技术,使得原来的矮小品种有一定的改良,产量有所提升。一、"深窄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96.
2016~2017年锡林郭勒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引进了7个莜麦(裸燕麦)新品种在锡林郭勒盟农区(农牧交错带)与当地品种坝莜1号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了其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特点,优选出了坝莜3号、坝莜6号、坝莜9号、坝莜14、宁莜1号等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为锡林郭勒盟农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7.
依据菌丝体生物学特性,从137株荷叶离褶伞液体发酵菌株中筛选出11株典型的菌株,并采用液体培养方式,测定了各菌株的液体培养特性,以期为探索荷叶离褶伞工厂化发酵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1株菌株在22℃下均能形成菌球,以白色,不规则形为主;培养液为苦杏仁味,除菌株‘ZY02’、‘ZY05’为褐色外,其它菌株均为淡黄色,含糖量在1.0%~2.3%之间,82%的菌株pH值在6.5~7.5;其中菌株‘ZY05’菌球数量最大,为1.51×104 CFU/L,菌株生物量为5.4173g/L,菌株‘ZY09’菌株生物量为8.0937g/L最大,菌球数量为1.31×104 CFU/L,培养液pH最低,为4.91,菌株‘ZY10’粗多糖含量最高,为1.1053g/L;该菌的培养特性因不同菌株而存在差异,菌株‘ZY05’、‘ZY09’、‘ZY10’是分别以菌球数量、菌株生物量、粗多糖含量为筛选指标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98.
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可以种两年三茬的作物,这种模式可以将大豆、小麦和玉米相互结合,依赖于机械化设备,使大豆的产量有所提升。其中很多农村地区采用秸秆还田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分解速度较快,对于下一次作物的种植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北方地区很多政府都推荐采用小麦—大豆、小麦—玉米轮作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土壤的肥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病害,使粮食作物能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三明野生蕉(Musa itinerans)抗寒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三明野生蕉为材料,以不耐寒‘天宝蕉’(Musa acuminata‘Tianbaojiao’)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比二者的叶片组织结构和在4℃低温处理24 h前后的表型变化。同时,比较低温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的变化差异。【结果】三明野生蕉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更高。低温处理后,三明野生蕉叶片挺立、无损伤,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冷害对其光合系统损伤不明显;低温处理前后,三明野生蕉SOD、POD和PPO活性和Pro含量均显著高于‘天宝蕉’。低温会导致三明野生蕉P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而‘天宝蕉’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室温条件下,三明野生蕉CAT活性与‘天宝蕉’差异不大,低温处理后却显著高于‘天宝蕉’。【结论】三明野生蕉在低温处理前后的表型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不大,推测三明野生蕉抗寒特性与较高的CTR、抗氧化酶活性和Pr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笔者就大气沉降的概念、来源及其危害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广西矿区大气沉降与稻米重金属累积的关系作简要分析,以期对广西矿区重金属沉降污染实施有效的风险预警,确保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