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506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390篇
  255篇
综合类   2519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318篇
园艺   463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秘鲁外海茎柔鱼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能量积累是表征生物体身体能量储备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寿命短、生长快且终生一次繁殖的头足类属种的表征作用尤显重要。本实验根据我国远洋渔业鱿钓渔船于2014年6-8月在秘鲁外海(10?26?S~17?17?S,79?17?W~82?39?W)作业期间随机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173尾(雌性107尾,雄性66尾),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分析了该柔鱼个体的体重-胴长生长和胴体、足腕、尾鳍等肌肉组织的能量密度及其能量积累过程。结果显示,茎柔鱼雌雄个体的胴长、体重分别为(262.12±38.33)mm、(541.69±251.69)g,以及(251.37±31.90)mm、(449.78±179.99)g;雌雄个体的体重-胴长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均以胴体的为最高,分别为(20.56±1.12)k J/g和(20.67±0.76)k J/g;足腕次之,分别为(20.09±1.25)k J/g和(19.95±0.87)k J/g;尾鳍最低,分别为(19.92±1.05)k J/g和(19.63±0.96)k J/g;同一组织雌雄个体间的组织能量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胴体、足腕、尾鳍等组织间的能量积累差异性显著(P0.05),胴体是最大的能量积累单元。其中,雌性个体胴体、足腕、尾鳍三组织的能量积累占比分别为63.14%、25.23%和11.63%;雄性个体的分别为65.89%、22.91%和11.20%。此外,胴体、足腕、尾鳍肌肉组织的能量随着个体生长积累显著(P0.05),并且这些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自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显著增加(P0.05),表明秘鲁外海茎柔鱼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过程是一个索饵育肥及其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2.
根据2015年3-5月在青岛斋堂岛附近海域使用张网采集的1250尾薛氏海龙(Syngnathus schlegeli)样本,分析了该水域薛氏海龙的性比、副性征、性腺指数、性腺成熟度与卵径、育儿袋中胚胎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青岛斋堂岛附近海域薛氏海龙春季繁殖种群雌雄比例分别为63.28%和36.24%,未成年个体占0.48%,雌雄比为1.75:1,明显偏离1:1的性别比例;繁殖群体中雄性个体的性腺指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为0.01%~4.85%,雌性个体相对较高,为0.05%~128.99%,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性腺在3—5月份迅速发育成熟,雄性排精后精巢腔中仍剩余较多精细胞,表明雄性个体为多次排精;雌性Ⅲ~Ⅳ期卵巢中均分布有不同时相的卵子,且卵径分布呈现两个峰值,表明雌性个体为分批产卵;根据雌性个体V期卵巢中成熟卵子的卵粒数与雄性个体育儿袋中的平均怀卵数基本相同,育儿袋中胚胎的发育阶段也基本一致,推测其交配模式可能为一雄一雌制,抑或是雄性在同一天内与多个雌性交配的一雄多雌制。斋堂岛附近海域薛氏海龙的交配模式还有待室内行为观察并结合微卫星标记等手段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93.
为揭示蓝光处理促进黄肉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的机制,以黄肉桃‘金丽’果实为研究对象,从桃基因组中筛选出PpSGR1PpSGRL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q-PCR分析PpSGR1PpSGRL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果实及其在40 μmol · m-2 · s-1蓝光处理果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pSGR1具有多半胱氨酸保守域,属于SGR亚族;PpSGRL基因C端突变失去多半胱氨酸保守域,属于SGR-Like亚族;PpSGR1和PpSGRL都含有叶绿体信号肽,与梅亲缘关系最近。PpSGRs在‘金丽’桃不同组织和不同成熟阶段果实中均有表达,其中PpSGR1与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密切相关。蓝光处理可快速抑制桃果实PpPIF3进而抑制PpSGR1的转录,促进贮藏前期果实中PpPSY的表达,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同时,蓝光处理可能通过促进桃果实内源乙烯合成,上调PpSGR1表达进而抑制PpPSY转录水平,降低桃果实贮藏后期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4.
中药苏木(Sappan Lignum)来源于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具有止血 抗炎等功效。采用琼脂糖平板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苏木水提物(0.03g/ml,0.06g/ml,0.09g/ml, 0.12g/ml,0.15g/ml)对蛇毒sPLA2水解活性的抑制作用,测量透明圈和孔的直径,根据酶活标准曲 线计算其抑制率。结果表明0.15g/ml 苏木水提物对五步蛇毒sPLA2水解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云南省禄丰县常年种植玉米13.5万亩,大豆1.1万亩左右,且多为净种,每年一茬,这种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对于合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增产潜力成为制约因素。为改变这一状况,禄丰县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玉米间套大豆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现结合生产实际将玉米间套大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以高抗白粉病苦瓜MC18和高感白粉病MC105杂交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进行深度测序,开发与抗白粉病性状紧密关联的SN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各样品的有效reads为10.48 Mb,获得高质量的SLAF标签91 856个,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5 502个,多态性比例为5.99%。通过对多态性SLAF标签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出与苦瓜白粉病抗病性状紧密关联的SNP位点共29个。根据关联分析结果 ,通过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进行SNP位点多态性的验证,其中Marker4542、Marker11188分子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建立一套简便快捷的苦瓜SNP分型方法。该方法可对苦瓜育种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进一步提高苦瓜抗病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97.
茶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极为悠久的文化之一,在近年来逐渐盛行,在此大背景下,我国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积极地融入茶文化,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快速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与茶文化紧密结合的教育平台,致力于让此平台为高校学生服务。尤其是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迷茫和浮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必须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高校学生优化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起到修身养性和开拓视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加快,也使得城市道路景观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城市入口道路景观。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优秀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本文通过对宝丰县X030道路升级景观设计项目的实地研究,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将地域文脉融入景观设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以期为以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9.
探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后代叶片性状与单茎性状的关系,为挖掘斑茅、割手密农艺性状的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对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F108-2-28分别与甘蔗品系GT05-164和GT05-3279杂交获得的BC1后代及亲本共15个材料伸长期蔗叶性状(绿叶数、总叶数和绿叶面积)和单茎性状(株高、茎径和单茎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组合后代在绿叶数、株高、茎径及单茎重上都有超越双亲或亲本之一的优势。绿叶面积在6个数量性状中遗传变异最大,且与株高和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可作为斑割后代产量相关性状的间接选择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6份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Ⅰ类材料12-A6-1、12-A6-3、12-A6-5、12-A6-25和12-A6-27绿叶面积大,总体表现较佳,是进一步研究利用的重点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该文综合分析了引起苹果缺铁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定植前采取适地适树、选择抗性砧木和品种;定植后按照将植株缺铁程度将黄叶病分成6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提出择优选择:利用优质颗粒、生物有机肥、果园生草改良土壤,利用食醋、以天然有机物酸性果实和嫩叶为原料发酵有机液肥,直接施用或改良水质,喷施铁肥,根系输液以及树干注射和树体输液等防、治黄叶病等,以期为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