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3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SAs)残留及在沼渣、沼液中分配特征不清等问题,以猪粪为发酵原料,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和磺胺氯哒嗪(SCP)的去除及其在固/液相中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对3种SAs的去除率表现为SMSDSCP。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时,猪粪中3种SAs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HRT=15 d时,三者的去除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SCP去除率降为72.8%左右。厌氧发酵后残留的抗生素主要分布在猪粪沼渣中,其中SCP在沼渣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HRT=15 d的处理中,SM和SCP的固/液分配比率明显高于HRT=20 d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过程和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延长反应体系中抗生素与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反应时间,对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SAs的去除有积极的作用。为降低其环境危害,猪粪沼渣在还田利用前应进一步消减其中残留的SAs。  相似文献   
102.
蛋白水解物改性脲甲醛缓释肥的结构及氮素释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脲甲醛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曲线不匹配的问题,该研究采用蛋白水解物来改善脲甲醛的氮素释放率。土柱淋洗结果表明,蛋白水解物降低了脲甲醛初期的氮素释放率,加快了脲甲醛在后期的氮素释放率。在当量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时,蛋白水解物水解度越小,氮素释放率越快。到第7周,蛋白水解物改性脲甲醛的氮素释放率和未改性的脲甲醛相比,氮素释放率提高了58.9%。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蛋白水解物和蛋白水解物改性脲甲醛的结构,发现:蛋白水解物的活性基团能够与甲醛反应,并与尿素聚合,以嵌段的方式引入到脲甲醛的分子结构中;蛋白水解物水解度越低,改性脲甲醛结晶度降低的越多;和未改性的脲甲醛相比,改性的脲甲醛的最大分解温度有所降低,并且改性后的脲甲醛疏松多孔。因此,可以通过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来调控改性脲甲醛的氮素释放率,进而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3.
秸秆育苗容器水分散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容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它是由作物秸秆经腐熟碎化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胶黏剂,经机械加工压制而成.通过设计不同的秸秆容器部位的密封处理以及接种微生物条件下,比较水分散失情况,研究容器壁通透性不同部位对水分散失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容器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低水分情况下有一定的保水性;在容器内基质含水率高的情况下,秸秆容器侧壁散水量较大;秸秆容器材料与胶黏剂成分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受到微生物及其酶攻击后,亲水性增加,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4.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以典型的猪粪尿发酵沼液为对象,探讨了沼液施入量和管理方式对以中国东部稻麦轮作农田系统土壤N2O排放规律和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氮肥相比,沼液施用未影响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影响其排放量的大小。稻季100%施用沼液的处理(N100%DPS)其累积排放量为0.71kg·hm-(22008年)和1.38kg·hm-(22009年),显著高于100%施用化肥的处理(N100%Ure)a,即0.68kg·hm-2和1.06kg·hm-2。麦季N100%DPS处理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56kg·hm-(22008年)和5.05kg·hm-2(2009年),与N100%Urea处理(2008年:5.89kg·hm-2;2009年:3.93kg·hm-2)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稻季各处理。随着沼液替代化学肥料用量的降低,稻田N2O排放量呈降低趋势,而沼液一次性施入和分次施入对稻田N2O排放的季节动态和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沼液不同的管理方式对麦季累积N2O排放量更为复杂。稻、麦两季N100%DPS处理中N2O排放系数(f)均最大,分别达到0.3%和1.6%,但沼液分次施入和一次性...  相似文献   
105.
为寻找具有优异生物活性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将取代异 NFDA1 唑和肟醚基团引入多菌灵结构中,以取代苯甲醛 (1) 和2-氯苄胺(3) 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肟醚并取代异 NFDA1 唑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 1H NMR 和 MS 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1b对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的相对防效为90%,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的相对防效达95%,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除草活性皿测法表明,化合物11c和11j 200 mg/L下对靶标作物的根、茎抑制率均达80%以上,与对照药剂异丙酯草醚活性相当。盆栽法表明,150 g/hm2下,化合物11c和11j对繁缕Stellaria media苗前和苗后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低于异丙酯草醚。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不同耕作方式对菜地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土壤动物2140只,隶属2门8纲18目,其中蔬菜生产基地分离797只动物隶属1门4纲11目,村民自留菜地分离1343只动物,隶属2门8纲14目。村民自留菜地土壤动物结构复杂,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数高于蔬菜生产基地,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优势度C高。说明传统施用有机肥、不喷洒农药和化肥的耕作方式更加有利于土壤动物的生长繁殖,农药和化肥比土壤肥力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7.
沼渣水热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沼渣水热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该研究以190℃水热炭化制备的猪粪沼渣水热炭(H-19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实验,探讨H-190添加对猪粪中温(37℃)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S=4.0%的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H-190后系统的平均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分别为313.07和191.35 m 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29.81%和26.22%;而TS=8%的体系中,添加H-190后,二者分别为233.59和145.00 m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12.08%和13.39%。添加H-190可提高TS=4%猪粪中温厌氧发酵系统的消化效率,缩短厌氧消化的延滞期,但对TS=8.0%的系统则相反。沼渣水热炭优良的表面特性是缓解猪粪厌氧消化过程中中间代谢物质的抑制、促进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提高系统消化产气和产甲烷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对养殖场粪污厌氧消化高效处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和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猪粪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SAs)去除途径及降解规律不明晰等问题,采用批次室内模拟发酵试验方法,探讨磺胺嘧啶(SDZ)和磺胺二甲嘧啶(SM2)在中温(37±1℃)厌氧消化条件下的吸附和降解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在SDZ和SM2添加量均为20 mg·L-1时,发酵结束后二者的去除率分别为58.7%和74.0%,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85、5.90 d。在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中,SDZ和SM2首先发生快速吸附作用而固定在固相中,前4 h吸附较快,至12 h时达到吸附平衡;随后发生较为缓慢的生物降解作用,至24 h后生物降解成为SDZ和SM2去除的主要途径,占其去除总量的80%以上。SAs与易分解有机物的共代谢作用是影响其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作符合国家层面的需求,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型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由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入手,首先从政策层面总结了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发展重点,然后对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当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活垃圾资源化新技术,并从完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花夹竹桃中的微量金属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黄花夹竹桃中铁、钴、镍、铜、锌、锰、钠、钾、镁、铅和铬的含量,并用加标回收法检验了测定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黄花夹竹桃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回收率在97.53%-103.78%之间;测定的黄花夹竹桃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依次为钠、钾、镁、锌、铁、镍、锰、铜、钴、铅和铬。其中,黄花夹竹桃中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钠、钾、镁、锌、铁含量较高,而重金属元素铅和铬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