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3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半胱胺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胱胺(CS)是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半胱胺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长作用,且能提高饲料报酬,改善胴体品质,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就半胱胺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1.1日粮中油脂对蛋重的影响 1.1.1日粮中添加动、植物油对蛋重的影响 美国农业部(1995)规定L级蛋的重量至少达到54.3g/枚,而一打(12枚)蛋的重量必须达到680g。  相似文献   
63.
一种促生长剂EF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添加20-100mg/L促生长剂EF可显著保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比生长速率,并能明显地改善螺旋藻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4.
将厌氧发酵残留物作为肥料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国内外对其还田后氨气(NH3)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特征及氮素利用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微区试验,探讨了冬季和夏季大棚菜地追施猪粪沼液(DPS)后NH3和N2O的排放速率及氮素损失率。结果发现, 追施DPS后菜地NH3挥发激增,通常发生在施肥后的48 h 内;而N2O排放量在第一次施肥后大幅增加,随后逐步趋于稳定。追施DPS的处理其NH3和N2O的排放量均显著高于施用化肥的处理,冬季和夏季二者的损失量分别占肥料总量的16.4%~23.2%和24.7%~27.5%。土壤温度、水分和pH对沼液中氮素以NH3和N2O的形式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5.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红英  曹金留  常志州  曹云 《土壤》2013,45(3):412-418
在江苏太湖稻麦轮作区,开展了连续2年不同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及沼液基追比的等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NPK)及沼液化肥配施处理水稻、小麦生物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无肥对照,各处理以75%沼液替代比例分3次施入(N75%)处理的水稻生物量和产量为最高,其生物量及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2.7%和7.5%;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以50%沼液替代比例(N50%)处理最高,其生物量和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5.9%和7.8%.沼液化肥配施对稻麦的增产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水稻与小麦总穗数及穗粒数上;各处理水稻、小麦的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分别以75%(N75%)和50%(N50%)替代比例为最高;在50%~ 100%替代比例内沼液分次施用,水稻、小麦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都高于化肥处理.水稻、小麦不同器官的氮分配比例显示,沼液配施化肥促进氮素向籽粒转移;相同沼液替代比例下,沼液分次施用水稻、小麦的产量、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利用率均较基肥一次性施入高.稻、麦根、叶部磷含量分别以N75%和N100%处理最高.以上表明稻麦配施50% ~ 75%的沼液分3次施用,可获得与纯化肥处理相当的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麦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现有秸秆模压花盆使用不可降解脲醛树脂导致秸秆花盆废弃后难降解的问题,该研究使用还原法从家禽废弃羽毛中提取角蛋白,替代部分尿素与甲醛缩聚合成改性脲醛树脂,并与微生物改性的水稻秸秆混合模压成一种绿色环保可降解花盆。通过表征改性脲醛树脂的胶黏剂基本性能,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探讨改性脲醛树脂的官能团变化及热力学性质,同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微生物降解能力试验和土壤掩埋降解试验探究模压制备秸秆花盆的力学强度变化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角蛋白能够降低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提升胶黏剂的粘度,角蛋白中的-NH和-COOH基团有利于与脲醛树脂的共聚,从而形成交联网络。角蛋白质量为尿素总量3%时,代表树脂缩聚交联结构的第三热解峰对应温度285.8 ℃,相比于未改性脲醛树脂提升5.0%,热稳定性最好,与脲醛树脂相比,添加角蛋白的改性脲醛树脂的最终残碳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有利于其制备的复合材料自然降解。与此同时,角蛋白质量为尿素总量3%时,改性脲醛树脂模压制备的秸秆花盆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优,分别为2 552 MPa和47.7 MPa,相比于未改性脲醛树脂制备的花盆提升8.97%和85.59%。角蛋白质量为尿素总量5%时,改性脲醛树脂模压制备的秸秆花盆生物降解性能最佳,28 d后微生物在秸秆花盆表面的生长面积达到91.2%,6个月后秸秆花盆的质量损失率35.9%,相比于未改性脲醛树脂降解速度分别提升34.12%和80.95%。该研究提供一种可降解秸秆花盆创制方式,合理消纳废弃畜禽羽毛和农用秸秆,可为废弃物处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因养殖规模小、布局零散、随市场波动大、监督指导成本高、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等,成为畜禽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的瓶颈,影响着各地农业源污染减排的进一步推进。为破解小型分散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难题,通过调查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困难因素,结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洛阳片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分析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环节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政府、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种植户在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定位,以期为建设并保障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研究了不同季节生态沟对低浓度养殖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夏秋季,生态沟对COD和TN的削减率均达到86%以上,对于TP的削减率高达98%以上。夏季生态沟对养分的削减能力要优于其他处理,秋季其次,然后是春季,最差是冬季。即使水生植物进行了刈割,生态沟依然能发挥一定的净化效果。随着生态沟的运行时间积累,底泥中养分含量快速增加。初始阶段增加最快,但随着生态沟的延长,3种污染物的浓度急剧下降,到生态沟末端,底泥的养分含量变化已经不显著。生态沟中初始段的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最高,随着生态沟的延长生物量显著下降,末端点最低,水生植物吸收N素产生的削减占生态沟总削减量的28%,吸收P素占总削减量的8.7%。  相似文献   
70.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唯一碳源和硫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在其中生长的复合菌群.通过单因子变量试验,研究了接种量、DMSO初始浓度、pH值、温度及重金属盐对该菌群降解DMSO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为5%、DMSO初始浓度为18.8 mmol/L、pH值为7.0~8.0、温度为30 ℃时,该菌群对DMSO的降解效果最好;当Cu2+、Cr6+浓度分别为2、5 mg/L时,该复合菌群对DMSO的降解作用受到抑制.该菌群对DMSO有降解能力,根据其功能命名为DSDC(dimethyl sulfoxide degrading consort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