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沈员萍  林从华  王浩  黄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46-15748,15832
以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为例,探讨如何构建科学、系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监控体系,从而保障世界遗产地得到科学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遗产地监测与监控的内容,确定遗产地的监测指标,其次提出了遗产地监测的内容、位置、结果反馈和设备的要求。最后,从成立数字信息监测监控中心,采用科学的监测方式和手段,完善监测点的布控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3方面构建了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监测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油5号是通过品种(系)间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55%,硫苷含量21.79 μmol/g,含油量46.33%.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69.60 kg/hm2,产油量1 264.0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7.72%.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594.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232.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27.68%.  相似文献   
13.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苏香粳1号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筛选出的4对SSR引物,建立了苏香粳1号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苏香粳1号特异性的SSR指纹是引物RM3475的谱带1、引物RM3533的谱带2、引物RM6920的谱带1.通过与其他香稻材料的遗传关系分析,发现苏香粳1号与苏御糯遗传距离较大,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和验证了苏香粳1号具有粳稻的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14.
杏花楼是南昌市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对其植物配植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探讨其植物种类、配植特点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蔬两用型油菜不同采摘期下油菜薹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采摘期对油菜薹品质的影响,以油蔬两用型油菜为材料,以不同生长高度(30、50、70 cm)的油菜采摘相同长度(20 cm)的油菜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外观、营养及质构品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植株生长高度增加,所收获油菜薹的单株重量和直径逐渐减小,茎叶比逐渐增大;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不明显,而营养品质综合评分值显著下降;油菜薹各器官的营养物质含量随采摘期的变化情况并不一致,且同时期各器官的营养品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油菜薹薹茎的硬度、弹性、粘附性、咀嚼性显著下降,内聚性显著增大,而叶片的剪切力数值则逐渐减小。将采收期适当提前,在油菜植株30cm时进行采摘,所收获油菜薹的外观、营养、质构等方面的综合食用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17.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期饲草产量迅速增加,青角期产量趋于平稳而粗蛋白含量下降。移栽期推迟明显抑制了苗期叶龄、根颈粗和花期株高。与最晚移栽(10月25和30日)相比,10月10日、15日和20日移栽可提高终花期和青角期饲草产量和花期粗蛋白含量,但10月10日下青角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移栽处理(P 0.05)。青角期饲草产量与二次分枝数、根颈粗、一次分枝数和冬前有效叶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兼顾油菜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后期贮藏等,长江三角洲带饲用毯苗油菜适宜栽期为10月15至20日,适宜收获期为终花期至青角期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苏州市农科所试验农场内进行了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苏粳优3号”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播种,其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主要是由于出穗期前生育天数变化大,而出穗到成熟的生育天数差异不大;由于迟播种的后期温光条件差,使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从而导致减产;随播期推迟,外观米质和碾米品质均变差,对化学品质的影Ⅱ向较小。因此应适当提早播种,建议在5月30日前播种,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牛生长激素基因P3位点(growth hormone,GH-P3)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该位点与牛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背膘厚极显著低于AB、BB基因型(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GH-P3位点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个体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背膘厚等经济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51头西门塔尔和鲁西黄牛的杂交后代作为试验动物,扩增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基因部分外显子,通过DNA测序方法检测到该基因第5、6、8外显子共4个SNPs(T581C、T599C、A861T、A1128G)的遗传变异。SAS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几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牛肉质、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位于CTSD基因外显子5的T581C突变与大理石纹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BB基因型显著优于AA和AB基因型,这为T581C作为肉牛大理石纹的分子标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