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5个籼穗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采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方法诱导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愈伤分化有负效应;继代培养对再生植株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两次继代培养有利于无性系产生矮秆、早熟等性状变异;多数变异可以真实遗传,可有效获得理想的突变体。并从幼穗继代无性系变异株系中选育出苗头品种。  相似文献   
62.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4种基因型水稻灿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l和500mg/l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和56.3%,平均诱导率比种子发芽期的四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左右。种子发芽期为250-500mg/l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较好,四倍体诱导率为2.9-5.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及其衍生系统的晚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结实率、穗长和剑叶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和倒三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倒二叶宽和倒三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品质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穗长因子对产量有极显著正线性关系;整精米率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及其衍生系统的理想株型模式,为华南晚籼优质稻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正>五山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五山丝苗为母本、黄莉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晚季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11-2013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4025。1选育过程1.1杂交亲本的来源母本五山丝苗与父本黄莉占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  相似文献   
65.
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指导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品种的进一步遗传改良,2007年早季和晚季在广州进行大田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考查黄华占及其衍生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整合黄华占及其衍生品种在南方稻区省级水稻区试结果,构建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的早季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倒2叶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和0.825;与每株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5。早季总粒数因子增加1个单位,产量增加3.17个单位。晚季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4;食味品质与剑叶长、倒2叶长、倒3叶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794和0.831。晚季剑叶宽因子减少1个单位,产量增加2.06个单位。广州地区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早晚季有所不同,早季应注重选育大穗、长穗、较长上3叶的株(品)系;在晚季应注重较高千粒重和较窄上3叶的株(品)系。  相似文献   
66.
丰华占优质高产高效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丰华占在抛秧栽培方式下,3种施肥方式和3种不同抛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株高和秆重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株高有显著影响;施肥方式和种植密度互作效应对整精米率有显著影响;产量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抛植并重施中期肥是丰华占最优的抛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7.
齐新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含有粳稻血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其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后期熟色好、米质早季达国标、省标优质稻3级,中抗稻瘟病;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齐新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8.
黄广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有高产潜力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黄广占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9.
黄秀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以丰秀占为母本、黄莉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着粒密,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苗期耐寒性中等,属大穗型品种,米质达到国标2级优质稻标准,在华南双季稻区可作早、晚稻种植,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0.
山梨醇对水稻体细胞培养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山梨醇和甘露醇作碳源,对籼稻品系TC90及其花培单倍体幼穗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与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研究结果表明,2%和4%的山梨醇作唯一碳源时,可维持外植体生存25 d以上,绿苗再生频率分别为52.6%和90.0%,单倍体自然加倍率达30.5%。2%或4%的甘露醇作碳源时,外植体均不能生长,逐渐变得苍白、干瘪,培养7 d后失去分化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