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发酵对普洱茶的品质、特色形成起决定作用,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作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特征、类群分布、数量演变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作用及微生物在普洱荼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普洱茶发酵的研究水平和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2.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2021,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2020,简称“北京团标”)操作步骤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旨在为确定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菌数检测的培养温度和时间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无论采用云南团标、还是北京团标,在40℃/24 h“低温、短时”培养条件下,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无菌数检出数据;50℃/24 h“高温、短时”培养的检出菌数显著高于40℃/48 h“低温、长时”(P<0.05),且50℃/24 h“高温、短时”与50℃/48 h“高温、长时”的检出菌数一致。本研究证明,平板计数法检测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数受培养温度和时间影响,以培养温度为50℃、培养时间为24~48 h为宜。  相似文献   
33.
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和微生物生产 1.1β-甘露聚糖酶来源 β-甘露聚糖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中存在,如芝麻、莴苣的种子及天南星科植物魔芋萌发的球茎中;在海洋软体动物如翡翠贻贝的消化道中均发现了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存在;而微生物是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如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真菌中的曲霉、白绢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及放线菌等都有所报道.  相似文献   
34.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作为一种新型饲用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和营养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肉禽养殖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促进肉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和无抗绿色养殖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凝结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益生作用机理及其在肉禽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凝结芽孢杆菌在肉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角蛋白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角蛋白是一种抗性强和难降解的硬蛋白,角蛋白酶具有专一降解天然角蛋白的功能,可以显著提高角蛋白的消化性。文章对角蛋白的结构与理化特性,角蛋白酶产生菌,角蛋白酶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36.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酶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运用单因子分析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到的产β-甘露聚糖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和5.5。在45~70℃内酶活稳定,65℃保温15 min,残留酶活仍有70%左右;在pH值4.5~6.5内酶活相对稳定,pH值5.0条件下保存3h,残留酶活仍有75%以上。低浓度的Co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强烈的激活作用,提高浓度后则对酶活有抑制作用。[结论]该酶具有良好的酶学特性,有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潜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在复合酶制剂的作用下普洱茶渥堆过程中部分理化成分的变化及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模拟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通过不同浓度复合酶制剂的作用,分析研究渥堆过程中各阶段普洱茶中干物质率、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黄酮等理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试验得出,联合应用多酚氧化酶、多糖水解酶类(纤维素酶、果胶酶、β-糖苷酶、淀粉酶)、单宁酶、蛋白酶等制成的复合酶制剂,在一定浓度下有利于普洱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的增加,有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并可缩短渥堆发酵时间。[结论]复合酶制剂应用于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可以简化工艺,缩短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38.
光合细菌对畜禽粪便中三种成分物质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原因是氨态氮、磷、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光合细菌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具有固氮、脱氢、固碳、氧化硫化物等多种功能,本试验筛选出对这三种物质具有较好降解作用的光合细菌,在提高畜禽养殖成效、降低畜禽粪便的处理成本、解决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光合细菌对畜禽粪便处理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了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在处理畜禽粪便污染主要方法有自然堆沤处理、肥料化处理、饲料化处理、好氧发酵处理和厌氧消化处理等,但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40.
普洱熟茶和生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年份出品的普洱熟茶和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VDE),并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醚对各茶中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最后用GC-MS分析各年份茶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论是熟茶还是生茶,用二氯甲烷提取到的香气种类均要多于无水乙醚。从提取效果来看,二氯甲烷对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酮类香气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好,而无水乙醚对酯类和酚类香气物质有较好的提取效果。熟茶在储存陈化过程中苯并噻唑和咖啡碱含量会增高,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和1,2,4-三甲氧基苯含量会降低。生茶在储存陈化过程中5-氨基-1-乙基吡唑、N-苯基-1-萘胺、1,2,3-三甲氧基苯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含量会增高,而(反式)角鲨烯、芳樟醇、β-异甲基紫罗兰酮和咖啡碱含量会降低。同时,熟茶中杂氧化合物类香气种类较多,主要有以1,2,3-三甲氧基苯为主的10种杂氧化合物。生茶中醇类香气物质则较熟茶丰富,主要有1-辛烯-3-醇、芳樟醇、2,6-二甲基环己醇、苯乙醇、雪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