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王超杰  黎洁  王旭  王至诚  王卫民  罗毅 《水产学报》2020,44(9):1488-1501
皮特不动杆菌是一种新兴的鱼源致病菌,为了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并为该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提供技术储备,实验选取皮特不动杆菌菌株Ap-W20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毒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Ap-W20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4 399 705 bp,GC含量为38.78%,共预测到4 230个编码序列(CDS),存在4个质粒,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027658~CP027662。ANI分析结果证实,Ap-W20属于皮特不动杆菌,且ApW20与已知人源皮特不动杆菌AP_882(96.69%)和环境源皮特不动杆菌PHEA-2(96.55%)相似度较高。Ap-W20与AP_882、PHEA-2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Ap-W20中的基因岛、前噬菌体和质粒数量最多,这很可能与它们各自的分离环境和致病力有关。通过与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比对,在Ap-W20全基因组中预测到286个毒力基因,主要与黏附和抗吞噬等有关。Ap-W20中还存在Ⅰ、Ⅱ和Ⅵ型分泌系统、多套双组分调控系统以及细菌素合成基因簇等,表明鱼源皮特不动杆菌可能存在复杂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对鱼源皮特不动杆菌全基因组进行了毒力特征分析,为该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湖南省重要自然保护区浏阳大围山的杂草类型、种类和分布情况,促进制定杂草开发与防控措施,采用样方及踏查等方法对大围山缓冲区及周边农村杂草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围山地区杂草种类有43科102种,样方中菊科种类最多,共计17种,相对盖度为23.21%;其次是禾本科,共计7种,相对盖度为25.17%;豆科、蓼科、蔷薇科、荨麻科各有5种,相对盖度分别为6.92%、5.31%、2.47%、4.97%;大围山相对盖度超过2%的杂草有马唐(13.19%)、鬼针草(7.50%)、狗尾草(6.77%)、藿香蓟(6.55%)、车前(5.85%)、牛筋草(3.76%)、箭头蓼(3.38%)、两型豆(2.37%)、吉祥草(2.21%)。所调查的大围山杂草中,外来入侵植物有5种,分别是鬼针草、藿香蓟、小蓬草、钻叶紫菀和牵牛;马唐和外来入侵植物鬼针草不仅相对盖度较大而且分布较广,为大围山杂草中的优势物种。针对大围山杂草种类和分布,提出了大围山杂草治理与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43.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观察是水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教学中一直采用压片浸染法和印片浸染法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但观察效果不好.采用插片浸染法后,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清晰地观察到完整自然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传统插片法接种操作不方便,接种时间长,效率低;改进后的接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省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44.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水族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背景,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育人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并建库,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富有“三农”情怀和科学人文精神的水族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