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红斑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辽宁葫芦岛地区养殖大菱鲆患病鱼的溃疡灶、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LD01,该菌株呈乳白色,圆形,直径为(0.6±0.1)mm,表面湿润、光滑;用腹腔注射法和划伤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这两种方法感染大菱鲆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8.4×10~7、6.3×10~4CFU/mL,结果显示,人工感染患病大菱鲆体表出现与自然发病大菱鲆相同的溃疡灶及其他病症,表明菌株HLD01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以引起养殖大菱鲆发生红斑溃疡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聚为一支。综合HLD01菌株各项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菌必治、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可参考选取以上药物来治疗和控制养殖大菱鲆溃疡病。  相似文献   
12.
红鳍东方鲀源哈维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红鳍东方鲀源哈维弧菌所携带毒力基因的种类对致病性的影响,以从辽宁地区患病红鳍东方鲀中分离得到的24株哈维弧菌为材料,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7种毒力基因flaB、flaC、toxS、zot、tcpA、tdh和tlh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4株哈维弧菌中均检测出鞭毛蛋白flaB基因和flaC基因,其余5种基因均未检测到。同时对24株哈维弧菌进行了BOX-PCR扩增,结果将其分为4种基因型,记为A1-A4型。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3月中旬,辽宁省庄河市某养殖场循环水系统养殖的大竹荚鱼出现离群缓游、体表出血等症状。病鱼经显微镜检测、组织内细菌分离及优势细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大竹荚鱼死亡的主要病原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笔者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抑菌药物的临床指导,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一、发病情况大竹荚鱼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患病鱼体长约35厘米,胸鳍基部、背鳍、臀鳍、眼球外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近年来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害频发的问题,于2015年8月从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26个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机采集病虾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并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cation,LAMP)技术检测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IHHNV和EHP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4%和34.6%,WSSV和TSV的检出率分别为19.2%和7.7%;EHP的检出率与对虾体型大小密切相关,在小虾样本中检出的阳性率高达100%,而大虾样本中均未检出;26份对虾样本中有7份样本同时携带EHP和IHHNV。研究表明,IHHNV和EHP是2015年8月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流行病原,发病率可能与对虾生长缓慢、个体大小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辽宁省葫芦岛市养殖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菌感染情况,选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显示,22株菌均含有kat B、fim A、gad B、esa V等基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并致大菱鲆累积死亡率均为100%;ERIC-PCR结果显示,迟缓爱德华氏菌模式菌株(ATCC15947)与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标记为Ⅰ和Ⅱ型,其中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均为Ⅱ型,与ATCC15947菌株为Ⅰ型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1月,辽宁大连某养殖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出现死亡。通过对患病红鳍东方鲀病灶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氏染色、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从患病红鳍东方鲀中共分离出3株优势菌且均为弧菌,分别为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大菱鲆源弧菌(V.scophthalmi)、费氏弧菌(Aliivibrio fischeri)。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费氏弧菌对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3种抗生素敏感;大菱鲆源弧菌仅对恩诺沙星敏感;哈维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沙星5种抗生素敏感。3种优势菌对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表明3种优势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与相关研究,推荐联合多西环素与山苍子植物精油对红鳍东方鲀体表溃烂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探究红鳍东方鲀IgM的结构与功能对其病害防治与免疫系统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获取了红鳍东方鲀IgM的重(H)链恒定(C)区序列,序列大小为1326bp,编码442个氨基酸,将获得的IgM序列连接至pET28a表达载体上,利用大肠杆菌BL21进行体外重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红鳍东方鲀IgM(TrIgM)大小约为62kDa,重组表达的IgM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通过体外复性获得可溶性TrIgM蛋白, 将制备的TrIgM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TrIgM鼠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鼠抗血清可以与重组TrIgM蛋白和红鳍东方鲀天然血清中的IgM的重链蛋白特异性结合。本研究中制备的抗血清可作为检测红鳍东方鲀IgM的特异性抗体,为红鳍东方鲀相关免疫检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