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不同灌水量对“绿岭”核桃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绿岭"核桃不同生长时期对灌水量的需求规律,以制订合理的灌水措施,以10年生"绿岭"核桃树为试材,共设4个灌水处理,处理Ⅰ、Ⅱ、Ⅲ、Ⅳ的灌水量依次设为30、40、50、60 kg/(株.次),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其生长结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展叶期、雄花散粉期、雌花花开初期、坐果期、生理落果期和果实速长期,处理Ⅰ、Ⅱ、Ⅲ的新梢生长量的差别不大,其生长趋势基本一致,自雌花开放初期至果实速长期,处理Ⅳ的新梢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5月7日新梢停止生长,处理Ⅰ、Ⅱ、Ⅲ和Ⅳ的新梢长度分别为10.41、10.72、10.72和12.76 cm,以处理Ⅳ的为最大,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其他3个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的光合速率分别为3.95、3.82、4.36、2.99μmol/(m2.s),以处理Ⅲ的为最大,极显著高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和Ⅱ;4个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1、2.4、2.7、2.3,以处理Ⅲ的为最大,显著高于处理Ⅰ;4个处理的坐果率分别为71.73%、78.20%、76.73%、82.1%,以处理Ⅳ的为最大,极显著高于处理Ⅰ。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花柱蛋白质对苹果(Malus domestica)花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为克服苹果自交不亲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6个苹果品种(红奥、早红香、嘎拉、富士、金冠和夏光)的花柱和花粉为试验材料,花柱蛋白质浓度分别为0.5、1.0、2.0、3.0、5.0μg/μl,以不添加花柱蛋白质为对照。[结果]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苹果花柱蛋白质对其自花花粉萌发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同一品种花粉萌发受抑制程度随培养基中花柱蛋白质浓度的提高而加强。培养基中加入花柱蛋白质后对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程度较自交不亲和苹果弱,花粉萌发率均在76.46%以上,花粉管长度在770.16μm以上。[结论]花柱蛋白质对苹果花粉萌发及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自交亲和品种的抑制程度较自交不亲和品种弱。  相似文献   
143.
老苹果园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老苹果园的高效更新提供参考依据,以改造前后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改造前后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苹果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改造后苹果园的多数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以及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优(高)于改造前果园;与改造前的果园相比,改造后苹果园中20~40 cm深土层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3.91%、15.78%、9.35%和33.5%;苹果的单果质量和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增加了8.07%、11.6%、17.65%和11.35%。  相似文献   
144.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重茬土壤中草莓生长、结实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在同一时期的侵染率不同,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侵染率有较大区别;无论土壤消毒与否,它们均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4~12d,显著提高草莓单果重、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单株产量提高27.6%~39.5%,提早4~6d成熟,而且有利于草莓前期产量的形成。接种处理还提高了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改善了草莓果实品质。其中以Glomusversiforme接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45.
银杏田间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田间条件下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 .)Gerd .&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接种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 3种丛枝菌根菌后均显著提高银杏的苗高、叶数、叶面积和叶片干重 ,接种后 2 0 0 1年银杏苗高提高了 9.9%~ 19 8% ,叶片数增加了 10 .1%~ 5 8.4 % ,叶片产量提高了 13.2 %~ 5 9 0 %。 2 0 0 2年接种处理苗高比对照提高了 2 6 .8%~ 6 0 .1% ,单株叶面积比对照提高了 2 0 .9%~ 2 8.0 %。 2年试验结果表明 ,Glomusmosseae促进苗木生长及提高叶面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6.
黄瓜菌根化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为试材 ,用菜园土与河沙的不同配比及蛭石作为基质处理 ,接种丛枝菌根菌Glomusversiforme(简称GV)和不接种CK(接同样量的灭菌的沙土 )。结果发现丛枝菌根菌的侵染率在菜园土与河沙不同配比处理中较高 ,为 48.48%~ 5 6 .15 % ,蛭石处理的侵染率较低 ,为 37.82 %。基质处理 2 (菜园土∶河沙 =1∶2 )的丛枝菌根促生效果最显著 ,与对照比在叶面积、干物质量、壮苗指数上 ,分别提高 44 .0 9% ,36 .46 %和 83.6 2 % ,是黄瓜菌根化育苗的理想基质。此外 ,在菜园土中接种丛枝菌根菌也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147.
为探明地布覆盖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杂草生长状况的影响,2016年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苹果示范基地,以6a生‘烟富3号’苹果树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理化特征及杂草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布覆盖处理0~20cm、20~40cm、4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41g/cm^3、1.45g/cm^3、1.49g/cm^3,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0%、4.6%、2.6%;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9.29%、28.51%、26.6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9%、11.7%、4.6%;地布覆盖在0~20cm、20~40cm、在4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00g/kg、3.74g/kg、2.43g/kg,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5.0%、19.5%、15.2%;2种土壤管理处理各土壤养分含量在0~40cm土层差异显著,在40~60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地布覆盖处理区杂草抑制率达到100%,节省了除草用工。  相似文献   
148.
为明确优质中熟苹果新品种‘中秋王’的生物学特性,于2014年在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调查研究了该品种的生长、结果情况。结果表明:栽植第4年的‘中秋王’平均树高248.3cm,平均干周15.9cm。萌芽率47.98%。全树短梢数量最多,占新梢总量的77.34%;中梢和长梢分别占总量的7.57%、15.09%。长、中、短新梢上叶片的平均叶面积分别为47.40、32.38、23.75cm2;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4.71、2.81、2.97mg/cm2,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49、0.83、1.43mg/cm2,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6.20、3.65、4.40mg/cm2。‘中秋王’开花物候期从3月下旬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花冠直径4.9cm,每花序中平均花朵数5.09,每朵花平均花药数18.90,每枚花药中平均花粉粒数15 152粒。花序坐果率64.22%,花朵坐果率25.31%。果实于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成熟。果实平均纵横径分别为8.96cm和9.09cm,平均单果重为196.4g。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淀粉含量分别为14.02%~14.80%、13.26%~13.56%、0.21%~0.25%、0.16%~0.20%。果实硬度为7.20~7.84kg/cm2。  相似文献   
149.
以果肉开裂型裂果程度不同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0月调查,研究了裂果程度不同的苹果园裂果及管理情况,测定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角质层厚度、果皮和果肉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了果实浸水试验,以期探明红富士苹果果肉开裂型裂果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裂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角质层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正常果。裂果果皮钙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果,随果皮钙的含量的降低,裂果程度加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裂缝总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裂缝平均深度呈显著正相关。角质层厚度与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平均深度呈显著正相关。果皮氮、镁的含量与单果裂缝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平均深度和单果平均裂缝条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皮钾的含量与裂缝平均宽度、单果平均裂纹条数呈显著负相关;果肉钾的含量与单果裂缝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平均深度和单果平均裂缝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果皮氮/钾、氮/钙、磷/钙、钾/钙比与单果裂缝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平均深度和单果平均裂缝条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果皮钾/镁、钙/镁、钾/镁比与单果裂缝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平均深度和单果平均裂缝条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果肉磷/钾比与单果裂缝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裂果果园的正常苹果在浸水后19~23h出现了裂果,随着浸水时间延长,裂果程度加重;对照果园的苹果浸水前3d未出现裂果,直到第4天才出现轻微裂果。  相似文献   
150.
为获得苹果自交后代纯合基因型个体、加快育种进程,对‘早红香’苹果田间自花授粉得到的种子进行胚培养。结果表明:长出真叶前留2片子叶,真叶长出后去掉1片子叶的胚成苗较好,1片子叶的次之,不留子叶的较差;28株‘早红香’苹果自交后代中含有纯合基因型的植株为15株,其S基因型S1S9、S1S1、S9S9的分离比例为13:8:7—2:1:1,符合孟得尔分离定律,可以得到不同S基因型的子代纯合基因型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