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苏打盐碱稻区水稻无土育苗营养基质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西部水稻育苗床土短缺、取土困难问题,通过韩国育苗基质、腐熟物+BTT+EM、粉状硅酸腐植酸3种不同基质及常规育苗床土(CK)育苗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以天然基材和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加入有益微生物生产的育秧基质即腐熟物+BTT+EM的育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基质和对照,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及东北其他类型稻作区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地评价吉林省优质稻米新品种,吉林省农委已连续举办六次水稻优质新品种鉴评会,共鉴评出3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本届鉴评出的4个优质新品种,在外观、粒型、适口性、产量、抗病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这为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创立吉林大米品牌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不同磷素营养水平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水稻的磷高效栽培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白9号(CB9)和吉粳81(JJ81)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各品种分别设5个磷肥水平(P0~P4),在灌浆期测定剑叶净光合速率、叶色值(SPAD)、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CB9净光合速率在P3处达到最大,并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JJ81各处理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并在P4处达到最大。CB9和JJ81的SPAD值均在P3处达到最大;随着施磷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B9的胞间CO2浓度先降低后增加,而JJ81的胞间CO2浓度先增加后降低。2个品种的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均与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相反。[结论]适当增施磷肥均能提高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但2个品种间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东稻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东稻1号"是1993年以水稻转菰基因后代"C23"为母本,以日本优质水稻品种"一目惚"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熟品种.2004年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784.0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1.5%;2005-2006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94.8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8.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98.0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2.5%.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中感穗茎瘟(MS),抗稻瘟病性明显优于对照"关东107".该品种于2007年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吉林省四平、吉林、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平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试验研究了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有效穗、叶面积指数和株高都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的严重程度与水分胁迫水平一致,水分胁迫处理有效穗平均比对照低26.7%。由于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抑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了水稻分蘖穗的形成,最终导致单位面积有效穗不足、穗粒数少、千粒重低而严重影响水稻经济产量水分胁迫。处理平均产量比对照低63.8%,水份胁迫处理平均生物产量比对照低25.9%,水分胁迫处理平均茎、叶重比对照高8.3%。  相似文献   
16.
以24个东北水稻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水稻分蘖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低温胁迫对东北水稻主栽品种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光合特性方面,低温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Gs)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表现为低抗品种中抗品种高抗品种,而胞间CO2浓度(Ci)则有所上升;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方面,低温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每公顷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其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表现为每公顷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尤对低抗品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吉林西部盐碱稻区气候特点,从适用范围、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播前准备工作、播种摆盘、苗期管理、壮秧标准、本田整地除草施肥、插秧、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吉林省重度盐碱水田抗逆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盐碱土和非盐碱土充分混合,以土壤碱化度(ESP)2.41,13.67,25.67,42.30和53.13作为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和完熟期地上部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抑制水稻生长,重度盐碱胁迫下的水稻产量比非盐碱胁迫对照降低78.58%;随着盐碱胁迫增加,重度盐碱胁迫下,水稻四个生育阶段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比对照分别高49.8%、45.0%、43.6%和34.3%,分蘖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高9.20%、59.40%、72.25%和83.12%,分蘖期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在土壤ESP为42.30和53.13时分别比对照高87.71%和167.80%。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以营养生长期较为敏感,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敏感性降低;低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不明显,高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增强,适当增加土壤盐碱胁迫强度可以提高水稻生理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秧龄和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用较少次数试验实现对较多水平的考察,主要研究水稻秧苗移栽时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差异,建立了水稻品种98-122产量与秧龄和密度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求出了获得最高产量时,秧龄和密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适合盐碱水田水稻种植的高效栽培模式,提升水稻产量,促进经济效益。以‘吉粳511’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增加,株高逐渐增加,株高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794*。(2)施氮量对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每穗实粒数和总粒数影响较小。灌水量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产量、每穗实粒数和总粒数影响较小。(3)产量与有效穗数(X_1)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47*,与每穗实粒数,总粒数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种子产量回归方程为Y=922.475+350.159X_1。(4)当施氮量为N2条件,灌水方式为传统灌溉时,产量达到最高,分别比间歇灌溉高3.3%,控制灌溉高6.7%。通过本试验可以看出有效穗数,总粒数和结实率受氮肥梯度影响较大,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