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吉林省苏打盐碱地水稻生产历史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打盐碱地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劣质耕地,种稻是改良利用苏打盐碱地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历经三代人的多角度探索,从零星种植到现在27万hm2,从品种、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单产从5000kg·hm-2到10000kg·hm-2以上,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从种植面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创新集成、产量与效益等多角度回顾了吉林省苏打盐碱地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就新时期盐碱地水稻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未来阶段吉林省盐碱地稻作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开展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的研究,以吉粳511为材料,设8个处理,通过对相关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同。Y1P1处理移栽有利于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的增加。平盘处理中以Y1P1产量最高,钵盘处理中以Y1P2产量最高,Y1P1产量高于Y1P2产量7%。  相似文献   
23.
水稻耐碱突变体ACR78的生物学特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种pH盐碱梯度试验,研究了水稻耐碱突变体ACR78在移栽至成熟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并与野生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pH 7.5、pH 8.0、pH 8.5、pH 8.9和pH 9.6梯度下,ACR78突变体株高分别比野生型增加13.5%、14.2%、9.4%、3.9%和13.6%;单株茎蘖数分别增加21.4%、23.5%、42.9%、45.5%和9.1%;单株产量分别增加59.6%、53.4%、35.1%、64.8%和86.8%,主要是源于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增加。ACR78抽穗历期(pH 7.5-8.9约7 d;pH 9.6约13 d)短于野生型(pH 7.5-8.9为12-13 d;pH 9.6约18 d),抽穗整齐度高。说明ACR78的耐盐碱性高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24.
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冷害空间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总结出吉林省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动性防御措施和应急性防御措施,对吉林省科学预防水稻低温冷害,指导低温冷害年安全生产,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5.
以不同耐冷性品种吉粳81和长白9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的磷肥施用量处理(施入磷酸二铵分别为0、40、80、120和160 kg/hm2),对孕穗期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营养对水稻株高、穗抽出度、穗长、结实率以及单穴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会抑制吉粳81和长白9植株生长,导致穗抽出度、穗长、结实率以及产量下降,且对非耐冷...  相似文献   
26.
2007~2010年,在东北黑土稻作区,探索不同免耕措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免耕和免耕轻耙土壤容重分别增加19.0%和9.5%,土壤总孔隙度分别降低8.5%和4.2%;分别使土壤0~10 cm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50.3%和53.8%,使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降低42.5%和33.9%,土壤其他养分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全年免耕比常规翻耕单位面积产量降低3.6%,免耕轻耙单位面积产量则变化不大。说明免耕轻耙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的影响比全年免耕小,可作为水稻免耕的主要方式在东北黑土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27.
水稻控释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随着科技进步,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日本控释肥与尿素加氮磷钾复合肥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效果较好,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8.
为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号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下磷肥对水稻幼苗耐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两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Fv/Fm、qP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升高,且对非耐冷品种影响较大;适当增施磷肥用量可增强水稻幼苗素质,提高水稻生物量,减缓水稻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程度,提高净光合速率、Fv/Fm、qP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提高耐冷性能力,且增磷对非耐冷品种的影响明显高于耐冷品种。  相似文献   
29.
利用耐逆植物改良松嫩平原高pH盐碱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旨在优化出适合盐碱水田水稻种植的群体结构,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以吉粳809为材料,试验采取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水稻农艺性状指标及稻米外观品质、碾米品质和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3B2处理产量、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实粒数和总粒数分别比对照A4B3增加31.4%、16.1%、18.9%和6.3%,有效穗数和株高分别比对照A4B3减少24.5%,降低4.5%。行距和株距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有效穗数有显著影响,对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不同行距间,株距间对产量、总粒数和实粒数影响不显著,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A3B2处理条件下整精米率高于对照处理。随着行距和株距的扩大,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降低,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影响较小,变化范围分别在6.54%~7.16%,17.2%~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