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马铃薯种薯个体大小与后代产量和产值有着密切的关系[2].种薯个体较大、用种量增加、成本加大,而采用切块作种,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探索马铃薯不同芽位切块作种对产量及地上、下部性状的影响,以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系9907-16未脱毒常规种薯为试验材料,共设整薯种块、顶芽种块、纵切种块、中芽种块和基芽种块5个处理(整薯、切决种块大小均在40 g左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芽位切块作种,整薯和带有顶部芽的顶芽种块、纵切种块作种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从出苗开始就表现出苗快而整齐,长势强,茎叶增重快,地下部葡匐茎、块茎形成早,块茎增重快、大中薯率高,产量较中芽种块和基芽种块作种极显著增产.这说明马铃薯块茎的生理及遗传势在顶端最强.因此,在生产中尽量采用整薯作种,如果种薯过大需要切块时,选用带有顶芽的切块作种即可获得最理想的产量结果.  相似文献   
22.
马铃薯脱毒种薯大小与产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种薯个体大小与后代产量和产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系9908-11-1脱毒一代种薯的不同大小薯块(5、10、20、40、80g)作播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大小(本文称为种薯大度)与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息息相关,5、10、20、40、80g五个处理随着种薯大小的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呈上升趋势,但种薯由20g增大到80g,总产量增加不显著,且种薯在40-80g间产量呈下降趋势。由此提出,在马铃薯生产中,选用20-40g的脱毒种薯作播种材料,可获得最理想的产量结果。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索马铃薯通过茎尖脱毒后在自然条件下种植几代还能发挥其脱毒效应,以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脱毒1代、脱毒2代、脱毒3代、脱毒4代、脱毒5代和未脱毒6个处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脱毒1~5代均表现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产量为2 054.53~2 160.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16%~20.07%。这充分说明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退化速度比较缓慢,通过茎尖脱毒后,在开放自然条件下连续种植5年以上。如果在种薯繁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种措施,还可增加其脱毒后的使用代数,从而降低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加速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4.
费乌瑞它马铃薯原种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费乌瑞它马铃薯原种产量150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即密度6992~7256株/667m2,施氮3.76~4.42kg/667m2,施五氧化二磷14.28~15.72kg/667m2,施氧化钾13.92~16.08kg/667m2。试验4因素对费乌瑞它马铃薯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密度>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  相似文献   
25.
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春播适期,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马铃薯产量结果依次为立春(37364.55kg/hm2)>雨水(35490.90kg/hm2)>惊蛰(30910.65kg/hm2)>大寒(25816.05kg/hm2)>小寒(24738.60kg/hm2)>冬至(20672.40kg/hm2),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在贵州毕节地区自然条件下春播的最适播期为立春前后。  相似文献   
26.
实施结构调整,发展马铃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国  张绍荣 《中国马铃薯》2001,15(4):244-245
1 前 言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处于云贵高原台面与侧面的结合部 ,素有高寒山区之称。全区耕地面积 4 3 3万hm2 ,其中 70 %以上耕地分布在海拔 14 0 0m以上 ,旱地占 86 % ,以旱地农业为主体。区内年均温 12 8℃ ,降雨量 10 0 0mm左右 ,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 ,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地区内马铃薯是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占第二位 ,是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因而马铃薯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 1999年为 14 3万hm2 ,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7.
灰色关联分析对国外马铃薯新品种引种鉴定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绍荣  王朝海  龙国 《种子》2003,(1):59-60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从白俄罗斯引进的四个马铃薯新品种2000-2001年多点试验鉴定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EPAC(编号白引3号)和CИHTE3(编号白引4号)表现突出,关联度排序为第一位和第二位,高于对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OPBИTA(编号白引1号)和ЯXAHT(编号白引5号)综合评判不如对照,关联度低于对照,排序为第四和第五位,不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8.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前 言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素有高寒山区之称 ,区内年均温 12 8℃ ,降雨量 10 0 0mm左右 ,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 ,昼夜温差大 ,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 15 3万hm2 ,占全省播种面积的 1/ 3以上 ,是贵州省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是毕节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 ,在本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毕节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2 1 气候资源毕节地区气候凉爽 ,昼夜温差大 ,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 ,可以明显地分出三个不…  相似文献   
29.
灰色关联分析在马铃薯新品种鉴定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从白俄罗斯引进的四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多点试验鉴定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EPAC(编号白引3号)和CИHTEЗ(编号白引4号)表现突出,关联度排序为第一位和第二位,高于对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OPБИTA(编号白引1号)和ЯХAHT(编号白引5号)综合评判不如对照,关联度低于对照,排序为第四和第五位,不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30.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理想药剂,采用72%霜荣、70%代森锰锌、72%霜霉疫净和72%农用链霉素单用或混用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7个用药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优于清水(CK);防效最好的是150 mg/kg 72%农用链霉素+70%代森锰锌800倍液+72%霜霉疫净800倍液;7个用药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均有明显效果,为避免晚疫病病菌产生抗药性,生产中7种用药处理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