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为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春播适期,以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种薯一代良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马铃薯产量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立春(38 864.55 kg/hm~2)>雨水(36 990.83 kg/hm~2)>惊蛰(32 410.58 kg/hm~2)>大寒(27 315.98 kg/hm~2)>小寒(26 238.53 kg/hm~2)>冬至(22 172.40 kg/hm~2),由此表明,在毕节市自然条件下,毕薯6号春播的最适播期为立春前后。  相似文献   
32.
马铃薯毕引1号系毕节地区农科所引种育成。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抗旱性强等突出特点。2000~2001年在毕节地区马铃薯区试中,总平均产量为26 032.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5.1%,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2005年试验示范近1 000 hm2,验收总平均产量为28 477.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22.6%。于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毕节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均匀切向流及消声器结构参数对汽车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均匀流对微穿孔板声阻抗和消声器中心管道内声传播的影响,分别讨论了直通流与切向流对声波传播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切向流下微穿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一维理论计算模型并加以验证,采用该模型计算的传递损失理论值与试验值更为接近,最大相对误差由27.3%降低到15%。并且基于该理论模型分析了均匀切向流下微穿孔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及消声器结构参数对微穿孔消声器有流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微穿孔消声器主要外部尺寸参数对有流传递损失的影响与对无流情况大体相同,穿孔参数对无流声学性能影响很大,在常用范围内变化时最大浮动值多达18 d B,但在常用范围内变化基本不影响有流声学性能。该文研究为有流条件下微穿孔消声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
贵州省岩溶山区旱坡耕地梯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1999年3年时间,在田间生产条件下,研究贵州岩溶山区旱坡耕地梯化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可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为大于25度的旱坡耕地退耕还林,准备了较好的立地条件;提高小于25度旱坡耕地的粮食作物产量近20%,为陡坡耕地顺利退耕提供物质保障;本旱坡耕地梯化技术,操作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35.
为了制定毕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毕薯5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实施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影响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影响马铃薯单株产量的顺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顺序为密度钾肥磷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当密度为54 485.40株·hm-2,施氮肥459.34kg·hm-2、磷肥590.09kg·hm-2、钾肥454.08kg·hm-2时,可获得最高单株产量为718g;当密度为34 434.60株·hm-2,施氮肥432.18kg·hm-2、磷肥735.08kg·hm-2、钾肥286.98kg·hm-2时,可获得最多单株结薯数为14.8个;当密度为58 527.90株·hm-2,施氮肥1 011.48kg·hm-2、磷肥2 614.89kg·hm-2、钾肥437.60kg·hm-2时,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为71.18%。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毕节农科所新育成的马铃薯品种毕薯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措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毕薯3号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氮、磷、钾对毕薯3号小区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为氮>密度>钾>磷,对单株块茎数影响从大到小为密度>钾>氮>磷,对单株块茎重影响从大到小为密度>氮>磷>钾,对商品薯率影响从大到小为密度>钾>氮>磷。当每667 m2种植4 667 窝,每667 m2施纯N、P2O5、K2O量分别为6、3、6 kg时,最有利于毕薯3号经济性状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5号的丰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了解马铃薯新品种毕薯5号的生产特性,以2010要2011年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和2011年贵州省马铃薯新品种生产试验的数据,对马铃薯新品种毕薯5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800~2300m之间的不同生态条件下,2010-2011年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毕薯5号667m2产量为1697.95kg,较对照米拉增产12.73%,居11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Francis变异系数(CV)仅为5.84%适应性最高,94.44%;在2011年生产试验中毕薯5号也表现突出,产量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且与其他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8.
马铃薯不同种收期的块茎作种对其下代各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马铃薯不同种收期块茎作种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马铃薯新品种毕薯2号为试验材料,设春种夏收、春种秋收、秋种冬收3种薯块作种对下代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春种夏收和秋种冬收薯作种,在块茎生长期间由于经受高温的时间短,生理年龄较小,而且由于躲过了蚜虫迁飞高峰期,使感毒机会减少,因此其产量显著提高、病毒病害显著减轻,所以作为生产马铃薯种薯,春种夏收和秋播冬收留种是提高种薯质量、减轻马铃薯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9.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马铃薯生产上的品种更新问题,采用昭绿88作母本,自引3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4号。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等突出特点,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贵州省海拔770~2 240 m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0.
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的一组马铃薯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鉴定,用方差分析法对鲜薯产量进行显著性测定,同时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大中薯率、单株块茎数、出苗率、株高、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品系优劣排序为:0405-2、0402-2、0404-7、0401-5、0401-2、0402-5、0405-9、0401-9、0402-20、0402-22、CK、0404-1、04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