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年生二倍体簇毛麦携带多种抗性基因,被认为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个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本研究以川麦60作为父本,以CD-3为母本,在回交自交系BC1F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高抗条锈病的株系,命名为1901-245,并进一步对该株系进行分子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1901-245携带一对簇毛麦3V染色体,丢失了一对小麦3D染色体;1901-245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正常,单价体出现频率较低,且3V染色体未出现单价体。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901-245及其亲本CD-3均表现为高抗小麦条锈病,而亲本川麦60则表现为高感小麦条锈病。以上结果表明,簇毛麦3V染色体上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在1901-245的遗传背景下能正常表达;1901-245为普通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材料,高抗小麦条锈病且遗传稳定,可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加以应用。另外,FISH鉴定及植株形态观察结果显示,1901-245仍含有较多亲本CD-3(CS背景)的遗传背景,因此后期可继续将1901-245与川麦60进行回交,并在后代中加大簇毛麦3V染色体的追踪力度。  相似文献   
52.
水稻是漳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提高很快,但机械化插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为了突破“瓶颈”,漳州市农机管理总站借鉴这几年引进省外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到漳州市开展水稻跨区机收作业的成功经验,以跨区作业的形式引进江苏省扬州市中江农业服务公司的三台高性能高速插秧机,分别于4月12日和4月18日在云霄县和龙海市进行机插现场表演,组织农机人员和种粮大户到现场观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受到种粮大户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53.
54.
人工合成小麦RSP的LMW-GS基因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SP是用抗穗发芽的节节麦与圆锥小麦合成的人工六倍体小麦Triticum turgidum-Aegilops tauschii),其抗穗发芽特性在维持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方面有着潜在的重要价值。为了了解其低分子量谷蛋白这一对小麦加工品质有直接重要影响的蛋白组分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法从合成小麦RSP中克隆得到3个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s)基因,命名为LMWRSP-1、LMWRSP-2和LMWRSP-3。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Y676681、AY676682和AY676683。其中,LMWRSP-1和LMWRSP3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825 bp和915 bp,可分别编码274和304个氨基酸。LMWRSP-2由于在编码区内有1个提前终止密码子,推测为不编码成熟蛋白的假基因。与已知LMW-GS基因进行比较发现,LMWRSP-1与Glu-A3位点基因的相似性最高,LMWRSP-3与Glu-D3位点的基因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55.
对源自海南省3地侵染番石榴的9个根结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同工酶分析,对4个代表性群体在10种常见经济作物15个品种上的繁殖力进行了测试.同工酶鉴定结果表明,病原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生物测试发现或证实:携带Mi基因的抗性番茄以及菜豆、豇豆、茄子、黄瓜、西瓜、辣椒、烟草为供试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的高度适宜寄主,大豆为低度适宜寄主,棉花为非寄主.寄主范围的测试结果提示,象耳豆根结线虫可潜在地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6.
以离蕊金花茶枝条作穗条和马尾松林下油茶作砧木进行大树嫁接,通过对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和嫁接处径粗、揭膜时间、截砧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时间在7月初、嫁接高度50-90cm、嫁接处径粗3-6cm,嫁接后7个月揭膜和截砧有利于提高离蕊金花茶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57.
柑桔黄龙病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原菌16s rDNA保守区域为靶标设计LAMP引物,建立柑桔黄龙病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LAMP)检测技术。LAMP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其检测下限约为1 pg/μL质粒DNA,是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能快速、准确地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建立的柑桔黄龙病LAMP检测方法是对黄龙病检测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田间检测,可满足基层以及科研单位对该病害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建立了基因芯片检测我国检疫性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柑桔溃疡病菌。以RNA多聚酶西格玛因子(RNA polymerase sigma factor,rpoD)基因为靶标,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特异性探针能够同时检测这3种重要的病原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能实现上述3种黄单胞菌的准确检测,为植物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理想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龙海  李芳荣  李一农 《植物保护》2010,36(3):141-144
异常珍珠线虫(Nacobbus aberrans)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我国没有分布。其寄主范围广,主要危害马铃薯和甜菜。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列为检疫性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异常珍珠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0.
B组醇溶蛋白是大麦的主要贮藏蛋白之一,其组成及含量与大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为探究大麦B组醇溶蛋白对小麦面粉加工特性的影响,以转青稞B-hordein基因的小麦转基因高代株系(T4、T5代)及其受体品种龙麦30为材料,分别对转B-hordein基因小麦高代株系及龙麦30进行分子检测、农艺性状测量、近红外分析和粉质分析。结果表明,转B-hordein基因小麦高代植株均为阳性植株;在农艺性状方面,转B-hordein基因小麦与龙麦30无显著差异;在品质方面,转B-hordein基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均极显著高于龙麦30;粉质分析结果也表明转B-hordein基因小麦的粉质参数优于龙麦30。由此推测,B-hordein基因的成功转化能够改善小麦的面粉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