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99篇
  62篇
综合类   929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鄂薯12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紫色甘薯,主要用于鲜食和深加工,经济效益是水稻、玉米的2~3倍。为探索甘薯高效无公害生产模式,利用2种生物菌肥处理鄂薯12,在枝江、鄂州和咸宁3个地方种植,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鄂薯12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鄂薯12田间发病率,提高其抵抗高温干旱的能力;施用菌肥处理提高了鄂薯12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固体菌肥对品质提升作用较好,液体菌肥对产量促进作用较大;鄂薯12的产量枝江最高,鄂州、咸宁次之;品质枝江最好,咸宁、鄂州次之;甘薯块根品质提升主要表现在钾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提升。3个地点甘薯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各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气候环境的影响,相对较高的钾含量和相对较低的氮含量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菌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土壤结构、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在肥力较高的田块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化肥;在较贫瘠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要配合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992.
羊肚菌是武陵山区野生的珍稀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武陵山区极具开发潜质的珍贵菌类。基于武陵山区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研究以黔江区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武陵山区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了羊肚菌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为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以‘丰光’油桃嫩梢组织为试材,克隆了1个ERF家族基因并命名为PpERF1a(ppa018178m)。该基因全长为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含有1 个典型的AP2 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pERF1a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在拟南芥中超量表达PpERF1a,共获得15个阳性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出现发育不良的表型,其中6株持续长出莲座叶,但不抽薹;6株能够抽薹开花,但不结实且生长势明显弱于对照;3株能够开花结实,但种子产量极低。这些结果表明PpERF1a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具有调控生长发育的功能,为后期在桃中开展PpERF1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4.
对上海某鸭场13日龄急性死亡角弓反张的病鸭进行了系列诊断。病鸭肝脏病理变化典型,肉眼观察呈土黄色,且肿胀,出血,细菌分离培养结果阴性,进一步取病肝制成悬液,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分离病毒,并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单抗酶标抗体采用Dot-ELISA鉴定呈阳性。  相似文献   
995.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旋律,也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在搞好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的工作中,我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深化认识,明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一些低质农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而农民仍在继续大量生产;农业…  相似文献   
996.
名优绿茶冲泡水温及时间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龚淑英 《茶叶科学》1999,19(1):67-72
对4省11只代表性名优绿茶的冲泡水温与时间,进行了正交试验及不同冲泡时间的单因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名优绿茶以冲泡水温100℃、时间4min,茶汤的感官品质最佳;部分原料特别细嫩、揉捻较重的名优绿茶,则以冲泡水温100℃、时间3min或冲泡水温80℃、时间5min感官品质最好;部分做形时几乎不揉捻的名优茶则以冲泡水温100℃、时间5~6min最有利于茶汤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7.
农业分子育种 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99  
一个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已在我国棉花和水稻育种上应用多年,成功地转移了不同来源的抗病或其它性状基因。由此得到的稳定遗传新品系在大田中已繁殖7-10代,有的已扩种200公顷。应用这一技术使供体DNA片段加入到栽培种的基因组中,育成一个新品种只需要3-4代,比常规育种6-8代的时间缩短一半。这一技术的要点是:授粉后使外源DNA能沿着花粉管经过的珠心通道进入胚囊,转化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转化率可高达10#+(-2),不需要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所用的DNA系带有目的基因的供体总DNA片段(10#+6-10#+7道尔顿)。这一技术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但针对不同植物的具体技术细则必需根据植物的花器结构以及授粉受精时间和过程来决定。这一生物工程技术简单,育种工作者容易掌握,而且任何基因源都可能用来进行基因转化,只要基因的结构与受体基因组相容,基因的产物能适应受体植物的代谢。应用这一技术就能筛选出有用的基因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998.
1、精选母牛 作种用的母牛,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年轻体壮,个体较大且结构匀称,胸部宽深,腹大而不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及骨盆腔宽大,四肢端正,两后肢间距离宽和乳房圆大,乳头粗长排列整齐的本地母牛。这样的母牛繁殖力强,产下的仔牛有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9.
茶树EST-SSR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β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β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在对引物、dNTP、MgCl2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以衍生绝大多数EST-SSR的龙井43β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6对引物显示扩增,可用率为84.2%; 进一步在10个茶树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2.5%。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根据茶树EST建立SSR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以苦瓜、金银花和甘草为试材制作复合凉茶饮品,在浸提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苦金甘凉茶的浸提工艺。结果表明,苦金甘凉茶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0 min,料液比1∶50(g/m L),按照该最佳工艺制作的苦金甘凉茶皂苷得率为4.78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