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1.
熊湖  郑顺林  龚静  黄强  袁继超  何卫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54-259,267
为明确液态有机肥对土壤酚酸导致马铃薯的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将阿魏酸与香草酸等量混合后按不同浓度(0,50,100,150 mg/kg)施加于马铃薯基质土壤中,模拟马铃薯连作分泌的有机酸自毒物质,并施加不同浓度梯度液态有机肥(0,225,450,675 kg/hm^2),探讨酚酸胁迫下液态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加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酚酸浓度增加,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相对对照分别降低2.74%~10.95%,11.11%~20.55%,5.29%~12.96%,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FDA水解酶活性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施加液态有机肥后提高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土壤酶活性均有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FDA水解酶活性相对对照处理最高分别提高了10.80%,21.40%,18.20%,29.60%,37.69%,12.31%,但是液态有机肥浓度过高降低了其对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提升效果,抑制了FDA水解酶活性。因此合理施加液态有机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从而缓解酚酸对马铃薯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水分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水稻产量及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水稻生产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教学试验基地大棚进行盆栽试验,选用宜香优2115(杂交籼稻)、IR72(常规籼稻)、南粳9108(常规粳稻)3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分别于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轻度(LD,-20 kPa)、中度(MD,-40 kPa)、重度(SD,-60 kPa)3种水分胁迫处理,以淹水灌溉作为对照(CK,0 kPa),采用土壤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势,各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处理时间均为10 d;分析3个生育时期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及稻米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3个时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就产量而言,孕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均会导致水稻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而减产,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25.5%,28.4%和15.8%,开花期轻度水分胁迫可促进千粒质量增加而增产,IR72和南粳9108分别较对照增产1.1%和7.3%,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促进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增加进而提高产量,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分别较对照增产10.6%、7.3%和15.5%;就品质而言,孕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均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降低,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平均整精米率分别较对照减少7.5%,7.5%和4.6%,开花期和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提高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胶稠度,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降低稻米的消减值、提高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从而改善食味品质,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的崩解值分别较对照增加29.5%,34.8%和18.2%.3个水稻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R72、宜香优2115、南粳9108.[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品质分析表明,开花期和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节水增产,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青海东北部是青海省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也是冰雹高发区和灾害影响的高风险区,冰雹预报预警和人工防雹作业是降低冰雹灾害的重要手段,掌握冰雹发生时各监测资料的变化特征是提高冰雹预报能力、尽早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前提。2021年6月29日青海东北部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雨滴谱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对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北部地区高空有冷平流输送,地面增温明显,导致层结不稳定,是产生此次冰雹的天气背景。平安地区降雹阶段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均呈多峰分布,人工观测的平安冰雹最大直径和雨滴谱仪观测的相差不大,说明雨滴谱仪能很好的观测到冰雹粒子,并且能确定最大冰雹出现的时间。雹云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生、跃增、降雹和消亡等阶段,降雹前低层雷达反射率因子出现明显的“V”字型入流缺口;雹云成熟阶段具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结构,中低层有明显的偏南气流入流,且此时径向速度图上雹云有明显的“0线”,“0线”垂直向上,穿过悬垂回波和有界弱回波区域上部,指向冰雹云顶。此次冰雹个例的分析,对青海东北部冰雹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冰雹发生前各要素变化特征是后期科学指导防...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农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农村摆脱贫困.达到温饱奔小康,应该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长期坚守在第一线的广大农技人员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的平凡而又卓著的农技推广普及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使贵州省农业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迎来农村改革的深化,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动作的识别精度与鲁棒性,降低冗余特征,提高算法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Correlation and Min-Redundancy,MCMR)的动作识别算法.首先,为了消除噪声影响,减少计算成本,利用符号聚集近似(SAX)技术将连续图像序列转换为离散符号;其次,为避免出现时间漂移问题,利用动态时间归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来计算符号特征的距离,提取符号序列的特征;然后,为了消除冗余的特征,定义了一个特征权重,根据权重对特征进行降序排列,引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技术消除相关性弱的特征,筛选出具有高相关性和低冗余的特征;最后,为了完成动作识别,根据筛选出的特征,利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进行分类器学习.结果表明:与当前动作识别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完成动作的识别与理解,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有效地降低了冗余特征,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张学超  龚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10-11,17
以随机采集的新鲜牛奶和培养的K562细胞为基础,配制不同细胞含量的待测奶样,并在10~1 000 Hz低频测试区域内使用多频电容测试技术对配制的不同奶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微通道传感器的牛奶细胞数检测下限可达40万个/m L;细胞体积电容值与细胞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细胞体积电容参数可以作为一个检测细胞含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遮荫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条件下相比,遮荫处理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光系统激发能压力(1-qP)降低;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增加。光化学反应的能量(P)在叶片所吸收的光能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天线色素耗散的能量(D)表现出和P相反的趋势,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能量(E)变化不稳定。以上结果表明,茄子对弱光胁迫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一层遮阳网处理下,茄子幼苗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最高,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富硒茶的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开阳富硒茶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开阳富硒茶的发展优势,同时为开阳富硒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贵州省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马铃薯适宜种植区域广,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在贵阳市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跃居第三,仅次于水稻、玉米,达2.67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活鱼运输中,密闭尼龙袋运输法因运输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成为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密闭尼龙袋运输要满足的条件是袋内既要有适量的水,又要有充足的氧气供鱼呼吸.由于要考虑尼龙袋承重能力及运输方便等因素,尺寸多在40~80cm之内,所能携带的水和氧气是有限的.在长途运输中,鱼因不断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袋内氧气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若运输时间过长,常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鱼类麻痹缺氧死亡.若能让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运输袋表面进行气体交换而水不泄露,即做到防水又透气,这在人们的观念中,几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要求,防水透气膜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难题.防水透气膜以其特有的防水透气功能显示出作为活鱼长途运输材料的优越性,并已初步在活鱼运输产品中开发应用.防水透气膜按透湿原理可分为微孔薄膜和无孔亲水薄膜,由于微孔薄膜透气量大,在活鱼运输中效果较好,因此在活鱼运输中多采用此种防水透气膜.本文针对微孔防水透气膜在活鱼运输中开发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