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柿子和山楂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乙醇回流法提取多酚和黄酮,分别测定柿子中多酚、山楂中黄酮及多酚黄酮两者复合的DPPH·清除率,从而确定了他们的IC-50比值,并进一步研究了柿子多酚与山楂黄酮抗氧化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柿子多酚、山楂黄酮的IC50值分别为12.04mg·L-1、25.31mg·L-1;柿子多酚及山楂黄酮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浓度越大,DPPH·清除率越大;Isobologram分析图显示柿子多酚与山楂黄酮抗氧化性为协同作用,复配组合清除DPPH·强弱顺序1:I〉I:2〉2:1。  相似文献   
82.
甘蓝是上海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绿叶蔬菜之一,可全年均衡生产和供应,上海地区年上市量达10万吨以上.目前,甘蓝生产所采用的品种均为由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种,生产成本较高,且长期自交易造成生活力衰退,影响杂种一代种子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3.
利用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进行转育,获得了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19。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及不育度均达100%;不育系的蜜腺大小与其转育父本相近,能吸引蜜蜂等昆虫采蜜传粉,而且,不育系具有正常的雌蕊,功能健全,结实能力强;同时,不育系园艺性状与其保持系相近,基本无苗期低温黄化现象,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甘蓝黑腐病抗性材料筛选及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蓝黑腐病是一个细菌性病害,属黄单胞菌属(Xanthomomas),其症状在叶缘形成"V"字形坏死斑,扩展至整叶,并影响其包心、结球,严重的整株死亡,是危害甘蓝的主要病害.本试验通过对现有甘蓝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方法的比较,研究更适于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筛选抗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利于抗病、优质、丰产新组合的配制.  相似文献   
85.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控制作物育性的基因(TA29-Bamase)转化甘蓝生物体,培育出了甘蓝雄性不育植株。带有TA29-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的园艺学性状与未转化植株相同,并且其性状在后代中稳定不变;不育植株的花朵表现雄蕊完全退化,但蜜腺和雌蕊健全,能接受外来花粉,杂交结实率较高,同时,雄性不育植株的不育性在后代中出现分离,不育株率占12.5%~85.7%;此外,不育性状具有镶嵌性。  相似文献   
86.
新一代杂交甘蓝"沪甘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967-82与50余份甘蓝父本杂交,培育出了优势明显的一代杂种“沪甘2号”,经田间品比和示范试验表明,其具有生长势强、结球性好,叶球紧实、近圆形,平均单球重0.85~1.30kg,抗黑腐病和霜霉病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适合夏季及秋季栽培,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比“夏光”和“夏月”分别增加17.9%、4.7%。  相似文献   
87.
稻鱼共生是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广的一种农业模式,此项技术是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稻鱼共养,增加收入。受到此模式的启发,我们于2003、2004年在花溪区进行了鱼莲共生模式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鱼类:以草食性鱼类为主,配部分鲤鱼,鱼苗重约50 g/尾。莲种:藕莲品种为鄂  相似文献   
88.
针对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过程漏播率较高的问题,提出“错位定位法”马铃薯漏播检测方法,并设计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以ATmega256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由永磁铁阵列、霍尔传感器、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组成的漏播检测系统;提出V型补种轨道导向与电磁铁击打结合的补种装置,试验测试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马铃薯漏播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为96.54%;勺链运动速度为0.20~0.40 m/s和mos管通断时间为250 ms时,补种合格率>89.0%;击打棒形状为圆柱形、直径为30 mm、长度50 mm时,击打成功率为97.4%;当V型补种轨道张角和倾角分别为90°和30°时,补种合格率为95.33%,漏补率和堵塞率分别为1.0%和0.67%。该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可有效降低漏播率。  相似文献   
89.
通过研究全环控鸡舍与半开放式鸡舍内环境细菌数量之间的差异,为现代家禽业养殖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试验分为2组,全环控鸡舍、半开放式鸡舍各1组,2组鸡舍鸡群数量、品种和饲喂饮水方式均相同,饲喂后2 h分别在鸡舍内前、后、左、右和中央5个点采样,用平板计数法检测2种鸡舍内空气、料槽和水乳头中细菌总数。结果显示:半开放鸡舍空气中和水乳头上菌落数均显著高于环控鸡舍(p<0.01),料槽中菌落数2种鸡舍间无显著差异;空气中菌落数量由鸡舍前端到后逐渐增多。试验结果表明,全环境控制养殖可减少鸡舍内空气和水乳头上细菌总数,但料槽中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提示今后鸡舍环境控制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料槽的清洁和消毒。  相似文献   
90.
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2份旱金莲材料(高代自交,F6)的园艺性状和自交亲和性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自花授粉和自然同株异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可以显著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无论是田间种植还是花盆种植,在开花Ⅱ期(开花后雌蕊柱头三分叉)对旱金莲进行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均可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自交亲和指数聚类分析表明:22份旱金莲材料可分为5组,其中第Ⅰ组和第Ⅳ组的自交亲和指数均大于0.9,可作为后续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该研究可为旱金莲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