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179篇
基础科学   137篇
  435篇
综合类   2093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754篇
园艺   303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污染物,探索PM2.5污染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异质性特征对空气污染的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8年陕西省县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PM2.5污染的时空演化态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8年,陕西省PM2.5浓度年均值经历了前期小幅波动下降、中期急剧上升、后期大幅波动下降的倒“N型”波动变化过程,2011年是PM2.5浓度年均值波动变化的重要“拐点”;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一级浓度限值(15μg/m3)的低污染县(区)占比较少且变化不稳定,15~35μg/m3(二级浓度限值)比例有所增加,35~70μg/m3的比例持续减少,反映大多数县(区)未来的PM2.5污染将逐步控制在二级浓度限值以下,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在空间分布上,PM2.5浓度年均值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PM2.5浓...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土壤C、N配施调控旱地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关联机制,研究以晋谷2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处理小区面积30 m2),设置不同C/N调控处理:CK(N 21.7 kg/hm2);A(N 21.7 kg/hm2, C 6.7 kg/hm2);B(N 32.7 kg/hm2, C 6.7 kg/hm2);C(N 43.3 kg/hm2, C 6.7 kg/hm2);D(N 54.3 kg/hm2, C 6.7 kg/hm2),N为含量为46%的尿素,C为玉米秸秆生物炭,系统调查了谷子根系形态指标体系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CN合理配施可以有效增加谷子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处理C最为显著,较CK 处理显著增加44.9%;②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充足或过量的N会抑制根系伸长下扎,但有助于根系的横向生长和体积膨大,处理B对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提升4.75%、13.92%、17.02%。③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增施氮肥会减少土壤含水量,其中B处理较CK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4.2%;④增加氮素的施用可以有效促进谷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与CK处理相比,A、B、C三个处理抽穗期和灌浆期谷子根系的干物质都显著性增加,增幅分别为28.13%、35.93%和24.75%,灌浆期增幅分别为36.83%、46.35%、49.52%;⑤配施生物炭可有效调控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温度随作物生育期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CK相比,B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19.5%,D处理显著提升了3%的土壤温度,对根系形态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合理的CN配施调控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肥环境,优化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和功能,实现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3.
贺军  安树青  蒋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122-123+129
[目的]掌握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情况。[方法]通过现场路线调查、标准样地调查等方法,对江苏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植物组成进行调查。[结果]石臼湖周边共调查到维管植物71科132属142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单子叶植物9科25属25种,双子叶植物54科97属107种。[结论]调查发现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建议增加优良耐水湿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双调蛋白(AREG)对绵羊卵丘细胞(Cumulus cells,CCs)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采集来源于中腔卵泡和小腔卵泡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小腔卵泡卵丘细胞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添加AREG进行卵丘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检测卵丘细胞的增殖,测定培养液或细胞中的葡萄糖、乳酸、NADPH和ATP含量。结果表明:1)来源于小腔卵泡的卵丘细胞G6PDHPFKLPFKM的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丘细胞(P<0.05);2)较低浓度(10 ng/mL)的AREG显著提高了中腔卵泡卵丘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对小腔卵泡卵丘细胞无影响(P>0.05),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协同作用下,10 ng/mL AREG可以显著提高两者的增殖能力(P<0.05)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3)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AREG可显著提高不同直径腔卵泡卵丘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乳酸生成、NADPH生成以及细胞中的ATP含量(P<0.05);4)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IVM培养液中添加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乳酸生成及卵丘细胞中的ATP含量(P<0.05)且显著高于中腔卵泡(P<0.05),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中的NADPH生成及ATP含量(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AREG可以增强绵羊卵丘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并且对进行IVM的小腔卵泡COCs添加AREG+GDF9+BMP15可使其葡萄糖代谢达到中腔卵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人工组合复合菌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效果以及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首先对天然复合菌系PLC-8进行分离纯化,随后将筛选出的5株细菌和2株真菌进行组合,构建3 种简化的复合菌系,分别为F1、F2和F3。随后,设计秸秆降解试验,利用DGGE方法测定3种复合菌在分解纤维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并进行相关的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最强,在分解木质纤维素30 d内秸秆平均减重率为39.80%,半纤维素下降52.64%,纤维素下降25.8%,木质素下降6.26%。在第15 天时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的活性已经达到整个分解过程的最高值,分别为0.09、0.08、0.09、0.07和0.11 U/mL。复合菌系F3能够自我调节pH,从而改变溶液的pH从微酸性至微碱性,F3的微生物群落呈现出真菌-细菌稳定共存的状态,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因此,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是稳定、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  相似文献   
96.
The source–sink ratio during grain filling is a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crop yield in wheat, an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 at both the canopy scale and the individual culm level under two nitrogen (N) levels at the post-jointing stage.  Nine widely-used cultivars were chosen for analyzing source–sink relat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three typical cultivars of different plant types were subjected to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of the grain-filling source–sink ratio to supplement crop growth measurement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ver two consecutive seasons under two N rates (N+, 150 kg ha–1; N–, 60 kg ha–1), and three manipulations were imposed after anthesis: control (Ct), removal of flag and penultimate leaves (Lr) and removal of spikelets on one side of each spike (S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gle grain weights in the three cultivar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Lr and increased by Sr,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wheat grain yield potential seems more source-limited than sink-limited during grain filling, but the source–sink balance was obviously changed by climatic variations and N deficient environments.  Grain yield wa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sink capacity (SICA), grain number, biomass, SPAD values, and leaf area index during grain filling, indicating a higher degree of source limitation with an increase in sink capacity.  Therefore, source limit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by breeders when SICA is increased, especially under non-limiting conditions.  Chuanmai 104, a half-compact type with a mid-sized spike and a long narrow upper leaf, showed relative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source–sink relations.  Since this cultivar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ower reduction in grain weight after Lr, a larger increase after Sr, and a lower reduction in post-anthesi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then the greater current photosynthesis during grain filling contributed to the grain after source and sink manipulation.   相似文献   
97.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和环境友好性的优点,在土壤修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物炭作为载体的适宜性,探讨了微生物筛选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固定化方法(如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等),探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揭示了生物炭与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过程中多种作用机制的协同效应,既包括生物炭作为固定化载体对微生物的保护及快速定殖作用,也包括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还包括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最后,对该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丝状真菌产生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副产物,对玉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和油菜等多种粮油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粮油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对粮油作物中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导致真菌毒素污染加重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了粮油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生物防控技术,展望了真菌毒素污染生物防控的作用模式及类型。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究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笔者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分析了根癌农杆菌浓度、分生孢子萌发时间以及共培养温度等3个主要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火龙果溃疡病菌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并对转化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当农杆菌浓度OD600=0.5、分生孢子萌发时间24 h、共培养温度25 ℃时遗传转化效率最高(833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随机挑选200个转化子进行筛选,获得3株菌落形态与野生型菌株差异较大的转化子,4株产孢量减少的转化子,5株产孢量增加的转化子,6株致病力下降的转化子。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不同树体载果量水平对初果期红桔、美国糖桔、春见、红美人和胡柚等5个晚熟杂柑品种风味品质及果实质地的影响,以期为各品种初果期最适宜树体载果量区间设定和鲜食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以生长势基本一致、4年生的各品种挂果树为材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定单一载果量处理,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可滴定酸(TA)含量比值变化趋势为主要指标,判断各品种果实成熟进程并选定相对适宜的采收期;2020年在此基础上设定高、低载果量2个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成熟期果实TSS和TA含量,果肉和果皮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及含量,以及果实质地相关参数,并对载果量与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适宜的低载果量下,初果期红桔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含量不同程度提升;春见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柠檬酸含量下降、苹果酸含量提升;而红美人在低载果量下果肉中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苹果酸含量下降,各品种果肉中糖酸比例不同程度发生改变;至采收时,高载果量处理下红桔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降低12.7%;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分别增加7.3%和7.1%。在红桔上,树体载果量水平与果皮硬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与果皮韧性和果肉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下同);在胡柚上,载果量与果皮韧性呈极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在红美人上,载果量与果皮硬度呈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春见上,载果量与果皮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美国糖桔上,载果量与果肉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肉韧性呈显著相关;但所有供试品种果肉化渣性指标,即果肉紧实度和囊衣硬度与树体载果量水平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结论】初果期红桔、红美人和胡柚3个供试品种在较低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最终采收时综合风味更好,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则在较高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综合风味更佳。该结果可为不同品种柑橘控产提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