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0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林业   677篇
农学   386篇
基础科学   319篇
  679篇
综合类   3912篇
农作物   651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1054篇
园艺   611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在水温28~33℃、盐度27~31条件下,将体质量(0.340±0.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养到18个380L玻璃钢桶中,每桶放虾40尾,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0mg/kg源于七水硫酸锌、蛋氨酸锌、甘氨酸锌、美多C-锌A型(结合型)和美多C-锌B型(包被型)锌的饲料(含锌量为78.28~86.18mg/kg),对照组不添加(含锌36.62mg/kg),喂养8周,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锌添加组虾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蛋氨酸锌组最佳,饲料系数最低。锌添加组全虾粗脂肪和肝体比高于对照组,全虾粗蛋白及除美多C-锌B型组外的全虾粗灰分低于对照组(P0.05)。美多C-锌B型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蛋氨酸锌组;硫酸锌组虾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最高。蛋氨酸锌组虾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酯酶、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锌添加组全虾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硫酸锌组虾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蛋氨酸锌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升免疫力的效果最佳,是饲料中适宜的锌源。  相似文献   
952.
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隶属八大类海洋贝类毒素,为一类含氮且具独特螺环结构的聚醚类毒素。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离子阱质谱,研究了分离自中国近海的1株氮杂螺环酸产毒藻腹孔环胺藻(Azadinium poporum,AZDY06)所产氮杂螺环酸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蓄积、分布和生物转化机制。通过将栉孔扇贝暴露产毒藻的方式,分析扇贝内脏团、裙边、闭壳肌和其他可食组织4个组织部位的AZAs及其代谢产物分布,研究栉孔扇贝对毒素的代谢机理。结果表明,AZDY06主要产生AZA2毒素,单细胞产毒能力最高为(7.05±0.52)fg/cell;扇贝12 h内摄食5×10~7个产毒藻细胞后,体内AZAs毒素含量已超欧盟安全限量,达165.3μg AZA1eq/kg,蓄积效率为78.2%。AZAs毒素在扇贝各组织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内脏团其他可食组织外套膜闭壳肌。AZA2在扇贝中潜在转化方式为羟基化、去羧基化和氧化,共生成4种代谢产物:AZA6、AZA12、AZA19和AZA23,其中AZA19为最主要代谢产物,约占总毒素40%,其他代谢产物含量较低。本研究证明中国近海分布氮杂螺环酸产毒藻毒性危害较强,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制定AZAs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53.
附植藻类-黑藻体系克澡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鲜重约10g的扦插黑藻顶枝端表面分别接种1.00、2.00和4.00g鲜重附植藻类,组成3个附植藻类一黑藻体系处理组,另设置未接种附植藻类的单一黑藻体系处理组,研究了各处理组种植水对水华鱼腥藻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附植藻类-黑藻体系和单一黑藻体系均对水华鱼腥藻产生了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附植藻类-黑藻体系抑制作用强于单一的黑藻体系;附植藻类接种量大的处理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接种4.00g鲜重附植藻类的体系对水华鱼腥藻产生了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叶绿素a去除率达97.65%。  相似文献   
954.
南海北部灯光围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光围网是南海区海洋捕捞业的主要渔具之一。在这一渔业中,幼鱼渔获比例长期居高不下,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渔业管理部门和渔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查明灯光围网渔获中幼鱼比例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5月和10月在广东阳江沿海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渔获种类多,主要是中上层种类,如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枪乌贼属Loligo spp.、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长体圆鲹D.macrosoma、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和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等;幼鱼比例高,许多种类的幼鱼渔获均超过法定比例;该渔业对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南海北部主要捕捞种类最适开捕规格;制定围网取鱼部最小网目尺寸;规定最适灯光强度;加强渔具优化和管理。  相似文献   
955.
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平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2009,36(6):16-19,24
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实现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政府将逐步要求养殖单位在养殖系统内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已报道的处理方法有堆肥、掩埋等。概述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应用人工湿地法、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56.
超声波对菜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菜豆种子粗酶液经乙醇-氯仿、丙酮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75柱层析,获得比活力为127.45U/mg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活性受H2O2和KCN强烈抑制,经电泳鉴定为3种SOD同工酶,部分纯化的SOD证明为Cu,Zn-SOD,经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其中1种电泳纯的酶,超声波处理此酶后,酶活力发生改变,适宜的超声波参数能显著提高酶活力,经超声波处理后,SOD的紫外吸收光谱无明显变化,而紫外差示光谱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出现正峰和负峰。  相似文献   
957.
次生盐渍土暗管+竖井排水控盐技术模式筛选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间距分别为6、8和10 m(依次记为T1、T2、T3),每个地块暗管埋深1.2 m,竖井...  相似文献   
958.
大蜜蜂和东方蜜蜂防御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西双版纳基诺乡的橡胶林和云南农大东方蜜蜂研究所试验蜂场里,分别选择大蜜蜂(Apisdorsata)和东方蜜蜂(Apiscerana)各1群,观察、记录蜂群在受惊扰后蜜蜂的攻击行为。东方蜜蜂在受惊扰后,每次参加攻击的工蜂平均个体数为38只,攻击时间为1.37min,追逐的距离为22m;而大蜜蜂在受惊扰后,每次参加攻击的工蜂平均个体数为510只,攻击时间为131min,追逐的距离为342m。结果表明:与在洞穴、蜂箱内营巢的东方蜜蜂相比,露天营巢的大蜜蜂具有很强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959.
控释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尿素常规施肥量(N 15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处理可提高中后期棉叶叶肉细胞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改善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从而提高群体光合效率,增加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和对照比,控释氮肥各处理子棉产量和肥效表现:(1)等氮量(施N 150 kg.hm-2)基施处理极显著增产10.3%,肥效提高10.2%;(2)等氮量(施N 150 kg.hm-2)1∶1基追施处理极显著增产22.5%,肥效提高22.4%;(3)施氮120 kg.hm-21∶1基追施处理极显著增产12.3%,肥效提高40.3%;(4)施N 120 kg.hm-2基施处理增产3.2%,肥效提高29.4%。  相似文献   
960.
棉花多抗病性育种的抗性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强致病力菌株,制备成棉子菌粉载菌体和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和致病温度,诱导棉花苗期抗枯、黄萎病性的育种新技术。通过4种接种剂量梯度试验表明,棉花苗期诱导抗性的最佳接菌量是90 g.m-2棉子菌粉载菌体,播种前土壤接菌,棉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最佳接菌浓度是2×107孢子.ml-1,2片真叶时伤根接菌10 ml,薄膜拱盖提温,20~25℃是诱导发病的最适温度,接菌15~20 d后,淘汰棉枯萎病发病8%以上和棉黄萎病12%以上的品种群体材料,并淘汰抗病群体材料中的感病个体,构建既抗棉枯萎病、又抗棉黄萎病性的多抗病性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