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3篇
  75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91.
1951-2018年韶关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是引起土壤水蚀的主要动力因子之一,为探讨韶关市不同量级降雨对土壤水蚀特征造成的影响,选取1951—2018年韶关市逐日降雨量数据,采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变异系数、趋势系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68年来韶关市年均降雨侵蚀力为9 314(MJ·mm)/(hm~2·h·a),变异系数为0.29,属于中等变异;(2)年降雨量、降雨日数、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呈上升趋势,而非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则呈下降趋势,且暴雨量和暴雨侵蚀力呈较明显上升趋势,说明韶关市降雨更为集中,降雨侵蚀力增加;(3)大雨以上量级的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占总降雨日数和总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43.91%,51.15%,而其引起的降雨侵蚀力占总降雨侵蚀力比例却高达77.05%。研究结果为韶关市的土壤侵蚀的监测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2.
为研究不同海拔对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藜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以陇藜1号和陇藜4号为指示品种,在海拔分别为2 912、2 730、2 151、1 980 m的临潭县城关镇、天祝县松山镇、通渭县马营镇和平川区种田乡进行了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藜麦灌浆期至成熟期延长,生育期也随之延长;随着播期的推迟,藜麦生育期呈缩短趋势,产量也降低。单株重、千粒重是直接影响藜麦产量的主要性状。产量变异系数陇藜1号 < 陇藜4号,说明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593.
为了掌握生产上广泛使用的12个玉米单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被测试材料的植株、穗粒、产量以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植株与穗粒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穗粒重、百粒重等,其关联度在0.4353~0.3327。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植株与穗粒性状是出籽率、株高、穗长、轴粗、行粒数等,其关联度在0.5106~0.3929。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玉米种质材料进行遗传改良宜在保证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优先对出籽率、百粒重进行选择,还要注重对株高、穗长、轴粗、行粒数等性状的选择,进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94.
目的 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 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 溃疡组织压片观察到大量直径10~30 μm、长丝状且分支较少的菌丝体;组织病理学上,肌纤坏死、溶解,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中分布大量由上皮样细胞、纤维细胞及位于中央的菌丝体组成的霉菌性肉芽肿;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发现,霉菌性肉芽肿中央的菌丝体呈黑色。病变肌肉组织基于侵入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 ITS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以葡糖糖/蛋白胨(Glucose and peotone,GP)琼脂分离培养得到的霉菌纯培养物(BW1、BW3)在灭菌池塘水过夜培养12 h后,形成原孢子囊,符合侵入丝囊霉菌属特征;两株分离霉菌IT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与侵入丝囊霉菌ITS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4%与99.46%,在系统发育树上与侵入丝囊霉菌聚类为一支。结论 确定大口黑鲈冬春季溃疡病是侵入丝囊霉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95.
以番茄、胶质类芽孢杆菌PM12和巨大芽孢杆菌HT517为有效菌的液态菌剂为试材,研究了菌剂对温室番茄的促生防病效应。盆栽试验表明,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单独接种HT517菌株处理、单独接种PM12菌株处理、等比接种PM12菌株和HT517菌株处理,番茄根量分别提高102.2%、57.9%、144.6%,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提高30.1%、27.6%、51.2%,促进番茄提早开花8.2、6.9、10.3 d,坐果量增加1.1、0.6、1.6穗果;植株发病率降低51.0、9.0、64.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种功能菌的复合效果优于单一功能菌,并且单一接种HT517菌株效果优于单一接种PM12菌株。田间试验证明,温室番茄缓苗期冲施液态菌剂75 L/hm2效果较好。同对照相比,番茄产量提高27.10%;果实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2.36%、38.73%、12.59%和34.82%;具有显著的促生增产、改善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