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4年   1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是“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项目要求从1986年至1990年的5年内完成油桐丰产试验林面积2000亩,从第三年开始亩产桐油2-3kg,进入盛果期亩产桐油20-25kg。经6年的努力,实际完成丰产林面积2037.5亩,超额1.7%。从1988年至1991年4年累产桐油89932.8kg,连同林地间种总收入是582208.6元,扣除科研投资30万元(地方资助5万元),盈余28万元。丰产林产生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户造桐林1万余亩。每亩多增收30元,则有30万元。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不仅为油桐生产提供应用技术,并且也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本课题所营造的丰产林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了栽培良种化,应用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正确选择宜桐林地,合理调整林分结构,运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集约化经营好桐林,这是丰产的保证。同时在试验研究的全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正确的科研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山东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研究:病原鉴定及品种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5年从本省济南、泰安、新泰、青岛等13县(市)调查采集的番茄茄疮病病叶和病果上分离得到60个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均能产生典型的疮痂病症状,各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差异。结果表明,该病菌为油菜黄单胞杆菌疱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rstrispv.vesicatoria(Doidge1920)Dye1978。从本省收集25个品种(系),进行抗病性测定,没有一个免疫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Feeding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in cyclic-water tank with six different feeds over aperiod of sixty days.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foods on the stomach of pelteodagrus fulvidracocomplete feedI,I,Sliver carp meat>pond-snail meat,pig meat>mud-fish meat,complete feed II.Inthe case of the growth,similar changes arenoticed.2.After feeding,the protease and diastase activities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show asignificant rising(p<0.05).3.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is144mg/h.kg,and increases by 13.8%than before trial,suffocation point is0.309mg/l(p>0.05).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otic system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moving functions of the human body. It also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pply the myoelectrical signal for correction of velocity of executive mechanisms movement. The myoelectrical signal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muscle function and fatigu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obotic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re described for. the robotic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planar executive mechanisms. This robotic system is used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human h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