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1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林业   584篇
农学   555篇
基础科学   590篇
  968篇
综合类   5099篇
农作物   724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2073篇
园艺   755篇
植物保护   439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878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72.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优良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为了研究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叶片半卷曲的卷叶突变体(roll leaf mutant,命名为rlm1),突变体rlm1主要特征为成熟叶片沿中脉向内卷,叶片最终卷成直立半圆筒状,叶片卷曲度达0.64,叶片直立参数达95,且光合效率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图位克隆技术,确定突变体rlm1突变位点位于LOC_Os03g06654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LOC_Os03g06654基因编码黄素单氧化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RT-PCR表达分析表明LOC_Os03g06654基因因T-DNA插入而导致完全失活。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卷叶基因Os COW1(Constitutively Wilted 1)为等位基因,而且突变体rlm1所表现的农艺性状均佳,可期待利用该突变体进行高光合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73.
从主导政治文化社会整合难度加大、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全球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冲击、网络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及相关学科发展滞后、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政治社会化渠道不完善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文化面临的挑战,此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法治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 ascorbic acid,As 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 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 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 h后,在700 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 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 g FW。  相似文献   
75.
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血液GSH-Px含量测定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全血中GSH-Px含量变化及其纯化技术,为开发鹿血抗衰老资源奠定理论基础.用DINB法测定梅花鹿的溶血液、血细胞内容物、血浆和血细胞细胞膜中GSH-Px含量并计算全血GSH-Px含量;利用10%~100%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和柱层析技术纯化GSH-Px;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GSH-Px含量以生茸期最高为(1 973.07士25.43)U·mL-1,与配种期的(1 727.74士12.46)U·mL-1差异极显著(P<0.01),与生茸前期的(1 961.83士16.54)U·mL-1差异不显著(P>0.05);GSH-Px的初始比活力为24.9 U·mg-1,经纯化后得到GSH-Px 0.37 mg· mL-1,最终比活力1 347.7U·mg-1,纯化倍数为54.1倍,回收率25.00%;鹿血GSH-Px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 ku.结果提示生茸期鹿血的GSH-Px含量最高,开发利用价值最大,GSH-Px含量与生理特性相关;鹿血GSH-Px盐析条件为40%~80%饱和度的(NH4)2SO4,此时所得GSH-Px纯化倍数较高.  相似文献   
76.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 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 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 年9 月至2008 年5 月间 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冶是亚洲 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7.
高校图书馆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开拓创新,实行新的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当前图书馆流通现状的具体分析,结合一站式服务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提升服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浅谈地下滴灌的堵塞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地下滴灌堵塞问题的研究,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真正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钠水平及种类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血清矿物质水平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一致的白羽肉仔鸡832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试验日粮采用4×2因子设计,即日粮钠水平分别为1.5、2.4、3.3和4.2 g/kg,以小苏打和硫酸钠两种形式添加,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1~10 d肉鸡的增重和采食量受钠盐水平及钠盐水平与种类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在1~10 d时,硫酸钠组日增重和采食量最高(P<0.05)。同时,在整个试验期间(1~42 d),2.4 g/kg硫酸钠显著改善了增重(P<0.05)。随着钠水平的升高,血液pH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硫酸钠组血液pH显著高于小苏打组(P<0.05),硫酸钠组腹脂占比较小苏打组显著提高2.23%(P<0.05)。4.2 g/kg钠水平组血清钠和钙浓度最高(P<0.05),3.3 g/kg钠水平组血清钾、氯和镁浓度最高(P<0.05)。与小苏打组相比,硫酸钠组血清钾水平显著降低0.33%(P<0.05),而血清钙浓度显著提高9.2%(P<0.05)。结论:日粮中钠以硫酸钠的形式添加2.4~3.3 g/kg可改善1~10 d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在33~42 d时降低日粮钠水平可以使肉鸡获得最大的增重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