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探讨添加不同比例豆乳、CaCl2及凝乳酶3个因素对凝乳物性中硬度的影响,得到较佳双蛋白凝乳切割点,从而保证产品得率.使用质构仪利用一次下压法测定凝乳的硬度,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绘制响应面,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较优生产条件.结果表明:在豆乳添加比例5.98%、CaCl2浓度为0.044%和凝乳酶添加量为7.0×10-3g·mL-1条件下,得到的凝乳硬度为63.926g.通过方差分析和判定系数检验,证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生产操作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列当寄生对向日葵全生育时期的危害性和影响程度,以当地主栽食用向日葵品种SH363为材料,在3种列当危害程度下对向日葵各生育时期根冠生理特性、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列当轻度寄生危害处理条件下,2个试验点向日葵产量分别为3.66t·hm~(-2)和3.23t·hm~(-2),分别较无向日葵列当寄生危害处理减产24.85%和16.32%;向日葵列当重度寄生危害处理条件下,2个试验点向日葵产量分别为2.70t·hm~(-2)和1.98t·hm~(-2),分别较无向日葵列当寄生危害处理减产44.56%和48.70%。与无向日葵列当寄生危害处理相比,向日葵列当轻度寄生危害和向日葵列当重度寄生危害处理的收获株数、单盘粒数、百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降低,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根系生物量特别是20~40cm土层根系后期迅速降低。由此可见,随着向日葵列当寄生危害程度的加重,灌浆期植株根系正常生长受限,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能力降低,干物质积累减少,导致向日葵产量形成关键时期植株得不到正常的养分及水分供给最终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83.
 多胚现象是柑橘研究及育种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避开珠心胚的干扰 ,育种实践中常采用单胚材料作母本。清见橘橙是柑橘杂交育种中一个比较优良的单胚材料 ,以其为母本配制了 7个杂交组合。当父本为强德勒柚和塔罗科血橙时 ,只产生单胚种子 ;父本为脐血橙梨形橙和冰糖橙时 ,产生较低比例的多胚种子 ,为 3.5 %~7.2 %;而以新生系 3号柑和太田柑为父本时 ,则产生高比例的多胚种子 ,达 2 8.4%~ 44 .2 %。通过连续 2年杂交试验 ,发现清见×柑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现象比较稳定。此现象与前人研究的结论有明显不同 ,前人多认为单胚柑橘一般只产生单胚种子 ,即使有时也产生多胚种子 ,但其比例较低 ,一般不超过 7%。为此 ,笔者对清见×新3号柑的多胚种子进行了分胚培养 ,获得多胚苗 ,并取部分幼苗叶片进行RAPD分析。分析发现多数多胚苗具有父本的特征带或具有与母本明显不同的带型 ,肯定为有性后代 ;而且这些多胚苗大部分在遗传上非常一致 ,可能为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来 ,但也发现所检测的部分多胚苗之间还存在差异谱带 ,可能为多卵受精发育而来 ,或在同一受精卵分离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84.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地形图,使用ArcView和ERDAS软件制作了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使用ArcMap软件提取了季节雨林、山地雨林等9个自然植被类型沿坡向、坡度、坡位和海拔4个地形因子的分布图层,并结合植被图制作了9个植被类型按地形因子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用EXCEL软件统计了9个植被类型沿4个地形因子的分布面积;经计算和分析,找出了糯扎渡自然保护区9个植被类型沿4个地形因子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有1个植被类型分布在5个坡向,其他8个类型在8个坡向均有分布;(2)9个自然植被类型在6个坡度级均有分布;(3)有2个植被类型分布在3个坡位,有1个类型分布在4个坡位,有2个类型分布在5个坡位,有4个类型在6个坡位均有分布;(4)有2个植被类型分布在5个海拔带,有3个类型分布在6个海拔带,有1个类型分布在8个海拔带,有1个类型分布在11个海拔带,有2个类型分布在13个海拔带;(5)9个植被类型的适生地形因子各异;(6)在4个地形因子中,植被类型均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优势。  相似文献   
85.
益生菌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作为一类新型添加剂,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促进动物生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发展也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综述了提高益生菌的利用率,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6.
LIEB54是分离自向日葵根部全寄生性植物向日葵列当植株的内生拮抗细菌。为利用其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根据菌株LIEB54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观察LIEB54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评价其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菌株LIEB54与Gen Bank数据库中序列相似性大于99%的菌株绝大多数归于肠杆菌科的沙雷氏菌属。以16S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LIEB54与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同源性最高。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LIEB54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菌株LIEB54与核盘菌平板对峙时,抑菌带宽度达16mm,且致菌丝生长畸形,呈现不同程度膨大、分支增多及扭曲变形。菌株LIEB54发酵液室内盆栽防效达62.37%,对大田根腐型菌核病和盘腐型菌核病防效分别达40.29%和25.04%。菌株LIEB54在向日葵菌核病防治中显示出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87.
药肥处理对老参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棉隆和多菌灵结合拌施有机肥处理技术对老参地进行改造,研究了药肥处理对老参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参地经过棉隆和多菌灵拌肥处理后,土壤中真菌数量分别下降24%和27%,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5.09%和24.52%,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8.84%和31.54%;土壤p H分别提高4.18%和7.57%,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5.09%和5.72%,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28.36%和3.67%,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51.13%和16.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药肥处理主要通过增加老参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来降低土壤中真菌数量,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来增加细菌及放线菌数量。综上,药肥处理可以改善老参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化学性质,从而可能减轻人参轮作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荒漠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分配,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周边典型荒漠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周边典型荒漠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单一,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0~5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除梭梭群落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梭梭群落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物群落呈异速生长模式,拟合方程为:y=231.375×e0.003 3x(R2=0.714 8);凋落物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拟合方程为:y=13.818x+259.812(R2=0.616 1);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呈单峰变化曲线,对应方程为:y=-5.210 4x2+0.004 5x+0.369 9(R2=0.307 1,P<0.01),群落地下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对应方程为:y=3.073 5x+0.678 2(R2=0.543 4,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退化荒漠草地的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持与恢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9.
本文系统分析高湿玉米收获、青贮加工、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及在我国发展高湿玉米青贮的潜力和展望。相比玉米子粒直收和破碎等,高湿玉米青贮能够降低成本25%~30%,且具有和干子粒玉米相似的能量和蛋白。饲喂效果研究表明,使用高湿玉米青贮饲料产奶净能提高5%~10%,淀粉消化率提高30%~35%。同时,高湿玉米裹包青贮饲料可以安全存放2~3年。针对我国东北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玉米子粒收获后烘干、晾晒、仓储和转运条件受限等问题,推广高湿玉米青贮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能有效缓解我国玉米供需矛盾、加强饲料供应能力和饲料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