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2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林业   738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339篇
  828篇
综合类   4394篇
农作物   600篇
水产渔业   550篇
畜牧兽医   1217篇
园艺   796篇
植物保护   37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804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病毒病是为害马铃薯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长期的无性繁育,使病毒长期积累,导致马铃薯世代带毒繁育,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在了解马铃薯病毒病的基础上,采用热处理加茎尖培养的方式获得马铃薯脱毒苗;在此基础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一定时间内繁育生产所需种苗,并通过炼苗、移栽等环节,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体系,从而获得脱毒马铃薯良种。  相似文献   
82.
千岛湖地区森林土壤类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千岛湖地区森林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林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分布以黄红壤为主,占86.8%;钙质紫砂土次之,占7.8%;侵蚀性红壤占2.7%;石灰岩土占2.5%;黄壤面积最小,仅占0.2%。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认为不同湖区林场的天然林土壤养分差异较大,从整个地区角度看各种林型间土壤养分无差异性,但从每个林场单独分析,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阔叶林地养分明显高于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因而,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对千岛湖地区林地的持续发展,提高其水源涵养、保持水土、景观生态等效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3.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20年我国水稻面积恢复增长至3 007.6万hm2,比2019年增加38.2万hm2;受灾害偏重发生影响,水稻平均单产7 044.0 kg/hm2,降低15.0 kg/hm2,但仍为历史第2高;水稻总产2.1186亿t,增加225.0万t,连续10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特别...  相似文献   
84.
茶叶抖筛机是茶叶精加工的关键装备,传统抖筛装备主要通过经验设计,筛分性能较差,主要表现在筛净率较低、误筛率较高。该研究结合抖筛机的筛分原理,运用solidworks构建虚拟样机,利用EDEM软件建立茶叶颗粒离散元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对茶叶颗粒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连杆长度、曲柄半径和筛面倾角是茶叶抖筛机筛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筛净率、误筛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当连杆长度为1 977 mm、曲柄半径为25 mm、筛面倾角为2.8 °时,茶叶筛净率为94.5%、误筛率为4.61%,筛分性能最优。以最优结构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筛净率为93.8%,误筛率为4.73%,生产效率为319kg/h,较优化前筛净率提高3.42%,误筛率降低7.62%,生产效率提高8.87%。该研究结果可为茶叶筛分装备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事件频发,对植被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相关性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复合干热胁迫下植被脆弱性的问题,利用1982—2015年去趋势和标准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detrended and standardiz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SNDV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标准化气温指数(standardized temperature index,STI),构建基于Vine Copula的复合干热胁迫下植被脆弱性评估模型,量化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气候区植被对高温干旱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大部分区域SNDVI与SPEI呈正相关关系,与STI呈负相关关系,草地SNDVI与SPEI、STI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耕地,林地最低;2)相对于单一干旱或高温事件,复合干热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植被脆弱性,复合干热胁迫下黄土高原6、7、8月植被损失概率分别为0.51、0.57和0.55,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和内蒙古等地区;3)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复合干热的脆弱性各异,脆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耕地、灌木、林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植被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响应,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陆地生态系统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86.
以虾原肌球蛋白每周腹腔注射致敏小鼠1次,连续3周,再持续进行6周滴鼻激发诱导小鼠发生气道重塑.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测定肺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分泌状态,Masson三色法检测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a-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以探索建立一种以...  相似文献   
87.
佳木斯市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佳木斯市2005年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从气候多变、施肥过量、防治不积极、栽培管理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8.
通过从分布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12个样地中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根围采集土样和根样,系统研究了柠条锦鸡儿AM真菌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已分离鉴定出的12种AM真菌中,球囊霉属(Glomus)6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2种,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是优势菌种. AM真菌能与柠条锦鸡儿形成良好的共生结构,AM真菌平均总定殖率59.98%,平均孢子密度为830.59个/100 g土.不同采样地之间的AM真菌种类和分布差异显著.孢子密度与菌丝和总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N呈极显著正相关,丛枝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总定殖率和菌丝定殖率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70%的条件下,铵态氮肥处理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量分别为233.6±165.4 μg/(m2·h)和166.4±153.3 μg/(m2·h);而施用硝态氮肥时则仅为75±40.2 μg/(m2·h)和49.27±17.0 μg/(m2·h).施肥后短期内,铵态氮肥排放的N2O量显著高于硝态氮肥处理,由此可说明黄土性土壤表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在自然矿化条件下黄土性土壤N2O的排放量约为17.0 μg/(m2·h).如果把两个水分处理相比较,土壤水分对铵态氮肥处理土壤N2O的排放影响不明显,而对施用硝态氮肥的土壤有明显影响,高水分处理更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在施肥后短期内影响土壤的pH值和有效NO-3-N、NH 4-N含量,而反过来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N2O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90.
木豆在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引入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地区,观测其物候特征、生长适应性、抗旱适应性、抗光热适应性等植物学指标,以了解其对干热退化山地的整体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木豆能适应干热河谷的退化山地生长环境,其生长势优于原产地,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木豆的抗光热能力较强,能适应于热河谷的不同光照及高温环境,但温度高于37℃,则光合作用停止;木豆的抗旱能力较强,能够通过不同的生理适应性度过旱季,完成其生长周期.木豆适应于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利用价值较大,是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治理与开发的优选灌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