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35篇
  268篇
综合类   1433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485篇
园艺   259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随着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提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结合工作经验,总结了近年来滨水景观的研究现状,提出生态植物造景的方法,并结合山东滨州喜鹊湖的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不同位置的植被风格及设计特点,以指导滨水绿地植物造景。  相似文献   
942.
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广泛存在于作物种子中,由于植酸中的磷不能被非反刍动物有效吸收利用,而从粪便排出造成了磷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利用理化诱变与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地获得了玉米、大麦、水稻和大豆等作物的低植酸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低植酸作物育种的现状,对植酸的简史、生物合成过程、低植酸突变体的培育及遗传特征、低植酸突变体农艺性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低植酸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硫肥对春玉米产量及硫素在春玉米地上部分积累转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栽培中合理施用硫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的条件下,以“富民985”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其中主区为氮、磷、钾肥高(H: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80,120,120 kg/hm2)、中(M: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10,90,90 kg/hm2)、低(L: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40,60,60 kg/hm2)3个施用水平,副区为施硫(S6,纯硫 60 kg/hm2)和不施硫(S0)2个水平,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LS0(低氮、磷、钾水平+不施硫)、LS6(低氮、磷、钾水平+硫肥)、MS0(中氮、磷、钾水平+不施硫)、MS6(中氮、磷、钾水平+硫肥)、HS0(高氮、磷、钾水平+不施硫)、HS6(高氮、磷、钾水平+硫肥),研究在不同氮、磷、钾水平下施用硫肥对春玉米产量以及各器官硫素积累转化的影响。【结果】相同氮、磷、钾水平下,施硫处理春玉米千粒质量、穗粒数、产量较不施硫处理平均增加了3.37%,2.67%和6.03%,其中HS6处理各指标均最高。低、中、高氮、磷、钾水平下,硫肥的增产率分别是7.72%,5.90%和4.48%,可知硫肥的增产效果随着氮、磷、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小。施硫处理春玉米地上部分硫素积累量比不施硫处理平均提高了7.55%,其中完熟期HS6处理的春玉米地上部分硫素积累量最高(24.05 kg/hm2)。低、中、高氮、磷、钾水平下,施用硫肥处理春玉米地上部分总硫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8.85%,7.21%和6.58%,硫肥对硫素积累的促进效果逐渐减小。在同一氮、磷、钾水平下,施硫处理的硫素总转运量较不施硫处理平均提高了3.35%,其中HS6处理硫素总转运量最高(11.96 kg/hm2);在相同施硫量条件下,硫素总转运率和对籽粒的总贡献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同一氮、磷、钾水平下,施硫处理以上2个指标小于不施硫处理。【结论】在同一氮、磷、钾水平下,施用硫肥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并促进春玉米对硫素的积累及营养器官中的硫素向籽粒中转运,但随着氮、磷、钾施用水平的提高,硫肥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44.
剑鱼(Xiphias gladius)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旗鱼类鱼种,处于食物链的上端,对其资源评估并制定管理策略,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 assessment, JABBA)和它的拓展版JABBA-Select对印度洋剑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资源丰度指数(标准化CPUE)、捕捞选择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JABBA-Select模型因考虑捕捞选择性和生活史信息,对资源状态的评估表现要优于JABBA模型。印度洋剑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估值为3.17万 t,当前渔获量3.01万 t,资源处于健康状态的概率为98%。评估结果对种群内禀增长率参数r的先验分布敏感性较小,参数r与环境容纳量参数K的后验分布存在负相关。所建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回顾性误差,模型较稳健。预测分析显示,当总可捕量控制在3.60万t以下时,在2028年前不会处于资源型过度捕捞(overfished)和捕捞型过度捕捞(overfishing)。  相似文献   
945.
为了研究隧道穿越区长输管道发生位移变形时的安全状态,对山东某输气管道隧道穿越区进行了安全监测。介绍了管体穿越隧道时产生位移形变的可能原因和判断方法,隧道自动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原理,监测系统安装的推荐最优化布置方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经验。总结了隧道内管体监测系统选用及安装的一些经验。研究表明:隧道内穿越管道初始投入使用时将产生较大的自适应变形,曲率较大处应尽量避免集中约束。管道产生较大位移及形变时,可采用该监测方法进行安全分析,最终得到穿越区管体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46.
为研究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2019年6月25日在陕西省富硒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临潼)开展了19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天然富硒栽培试验。主要调查了物候期,病虫害和杂草种类,并测定了农艺性状和硒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糯玉米的物候期明显短于甜玉米;而病虫害和田间杂草情况在甜、糯玉米品种之间未见明显区别;甜玉米和部分糯玉米的硒含量达到陕西省富硒食品标准(DB61T 556-2012),其中糯玉米陕K818硒含量最高(1.16 mg·kg-1)。结合田间产量、品质、以及含硒量等综合分析,在临潼进行天然富硒鲜食玉米品种推广,糯玉米建议选用陕K818和郑黑糯1号;甜玉米建议选用华耐甜玉23和陕甜1500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947.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活性成分与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产地黄芪之间的差异及黄芪中硒含量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富硒黄芪的种植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的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平鲁区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557%,新疆昭苏县黄芪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72%,宁夏隆德县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为0.091%,新疆博湖县总多糖含量和硒含量均是最高,分别为27.617%和0.323 mg/kg;硒含量与总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中黄芪样品可按照不同成分的含量差异分为3类。【结论】22个不同产地黄芪活性成分含量与硒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48.
农田防护林树种中林46杨不同器官碳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arbon partition in plants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carbon cycle research.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carbon storage of shelterbelts in plain areas of China accurately, the method of biomass inventory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dividual biomass, organ carbon storage and partition in different organs of 8, 10, 13 and 16 year-old poplar shelterbelts in Yuncheng,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poplar organs followed the pattern of trunk>branch>root>leaf, and the biomass of trunk and branch accounted for about 80% of the total. The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the different organs followed leaf>branch >trunk >root. The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organs ranged between 43.51% and 70.49%. The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the four age groups’ shelterbelts were higher than 50%,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poplar in Northern China(48.80%).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carbon concentration was the smallest for leaf, and the largest for root. As for 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concentration, it was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organs for all the four age groups, and not significant among the whole trees for the four age groups. The carbon storag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biomass for all tree organs, and its sequence was trunk>branch>root>leaf. The proportion of trunk carbon storage obviously increased with tree age.  相似文献   
949.
采用RT-PCR技术自豫南黑猪脾淋巴细胞中扩增猪IL-2基因(pIL-2),RT-PCR产物进行T-A克隆并测序,获得了猪IL-2基因序列.将BamH Ⅰ酶切的猪IL-2基因非定向克隆到BamH Ⅰ酶切并去磷酸化的pSY538载体上,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筛选正向插入的重组质粒pSY538/pIL-2.NotⅠ酶...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