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65篇
  免费   1913篇
  国内免费   3076篇
林业   1932篇
农学   1768篇
基础科学   1436篇
  2971篇
综合类   14431篇
农作物   2234篇
水产渔业   1077篇
畜牧兽医   5246篇
园艺   2307篇
植物保护   1452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1542篇
  2021年   1455篇
  2020年   1340篇
  2019年   1363篇
  2018年   978篇
  2017年   1422篇
  2016年   1017篇
  2015年   1554篇
  2014年   1610篇
  2013年   1891篇
  2012年   2632篇
  2011年   2636篇
  2010年   2496篇
  2009年   2262篇
  2008年   2218篇
  2007年   2001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236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2.
旨在筛选出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科学合理的补饲料,改变牧区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甘肃高山细毛羊2.5岁才能配种的饲养方式。试验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12月龄)48只,随机分为试验a(1号料)、b(2号料)、c(3号料)组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90 d放牧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瘤胃pH试验a组和b组差异极显著(P<0.01)、c组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瘤胃氨态氮、蛋白氮、总氮浓度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试验a组和b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乙酸和丙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和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乙/丙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瘤胃纤维降解菌和原虫数目试验组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饲均能正向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瘤胃代谢参数及瘤胃微生物数量,以1号料补饲效果最优,2号料也能起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3.
袁洪超  郭凤霞  陈垣  白刚  梁伟 《草业学报》2018,27(10):183-193
连作重茬造成当归产量逐年下降。采用药用植物秦艽(QJ)、羌活(QH)轮作当归(DG),以当归连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和药材产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旨在揭示不同药用作物轮作当归对土壤环境与药材产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当归栽培的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当归田土壤特性和药材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秦艽轮作当归可有效改善土壤特性,使当归成药期土壤磷和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有机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土壤水分的季节调控作用更为显著,与当归连作相比较,当归成药率提高94.10%,药材单根鲜重和药材鲜产量分别提高53.46%和125.56%,而羌活轮作当归土壤pH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当归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土壤富集磷和钾,对土壤水分季节性调控作用最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均低。不同轮作模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依次为秦艽-当归>当归-当归>羌活-当归,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秦艽-当归(0.8132)>羌活-当归(0.3315)>当归连作(0.2051)。聚类分析将3种轮作模式分为三大类,重复小区亚类间距离均小,说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的调控作用不同,高寒产区秦艽轮作当归是优化调控土壤环境,提高当归产出性能的有效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94.
郭琴  林媚珍  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7-348,351
主要探讨了小洲村古村落旅游资源情况、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所选用的非调质钢材料在发动机曲轴上的应用研究。各项性能及工艺试验证明,所选用的S38Mn Si V非调质钢的锻造成形性、切削加工性、台架疲劳性能能够满足6110发动机曲轴技术要求,可替代调质钢制造柴油机曲轴。  相似文献   
96.
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 ~ 2010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分别以宁春11号和宁春16号小麦为供试作物,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优化施肥(OPT)和习惯施肥(CON)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表观评估了土壤—小麦体系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OPT和CON都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并促进籽粒N和地上...  相似文献   
97.
作者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盆栽牡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均能侵染牡丹根系,其侵染率分别为47%和44%。接种AM真菌的比未接种对照(CK)植株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棉组织厚度均表现为接种G.mosseae植株>接种G.versiforme植株>CK。在相同高温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牡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显著低于CK。AM真菌提高了牡丹植株的抗热性,这对于高温胁迫下保持和提高光合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接种G.mosseae处理的效果优于G.versiforme  相似文献   
98.
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健全编辑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激励机制、重视编校质量、创新编纂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王鹏  郭丽  刘爽  马松艳  李杨 《北方园艺》2021,(15):106-111
以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物为试材,采用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蒲公英和葵花籽粕来源的绿原酸提取物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以抗氧化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复配依据,评价蒲公英绿原酸与葵花籽粕复配品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pH为4.0、37℃条件下,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对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分别为1.11、1.09.蒲公英绿原酸可提高葵花籽粕复配品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具有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在抗炎免疫方面的潜在调节作用。[方法] 以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TCDCA和IL-1β作用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分析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分泌情况的影响。[结果] TCDCA能够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纤维样滑膜细胞PGE2的分泌产生下调作用(P<0.05)。[结论] 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为TCDCA在兽医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