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92篇
  154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9年   1篇
  18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102.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主角,其思维方式左右着科技期刊的总体设计,他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全过程、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论文的取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编辑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指出编辑的素质是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并论述了在新时期下,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科技期刊编辑须具备以下素质: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拥有广博的知识、必要的文学修养;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3.
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周文麟  王亚馥 《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利用小麦自交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玉米或高粱的DNA导入小麦的种胚细胞,结果受体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变异,而且受体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不同。甘麦8号受体后代植株变矮,结实率低,分蘖多至5个,少至完全不分蘖;8347—2-4和8013—3品系后代中出现不育株;6873—20—3品系受体后代的籽粒由红色转变为白色而且稳定遗传;蓝粒麦受体后  相似文献   
104.
棉枯萎抗性形成规律的发现与抗性定向培育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棉枯萎人工病床病圃连续群体选择法发现,枯萎抗性转化现象和抗性形成规律:所有供试原感病高产优质品种在病菌连续入侵条件下,病床病株率逐年逐代下降,矮化症状逐年逐代缓解,群体高度逐年逐代上升,表明抗性逐年逐代提高。经5年左右均转化为高抗品种,为寄主免疫功能渐变性定向的遗传适应变异和后天获得抗性遗传的累加作用结果,病理学和生化分析均证实这一解释。获得高抗性后,原品种之丰产性和品质也有改进,不存在抗性丰产性品质间的遗传反相关关系,从而创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原理方法。1974~1994年,此法已育成抗性、丰产性、品质三兼优或二兼优品种和资源30余个。  相似文献   
105.
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氯丹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张干  祁士华  解启来 《土壤学报》2007,44(6):1058-1062
对珠江三角洲三种主要类型的土壤(水稻土、菜园土和非耕作土),共计74个样品进行了顺式氯丹(CC)和反式氯丹(TC)的GC-M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氯丹的检出率较高,CC和TC皆为100%.反式氯丹(TC)和顺式氯丹(CC)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1~13.70 ng g-1和<0.01~15.70 ng g-1,其中多数样品中该类化合物浓度集中在0.1~1.0 ng g-1浓度段.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手性色谱柱对这两种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值进行了测定.通过化合物浓度与其对映体比值的对比,认为个别高值点主要受氯丹使用的影响,其手性化合物对映体比值(EF)接近原始值(0.5).氯丹在土壤中的浓度值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107.
碳源调理剂对黄瓜秧堆肥进程和碳氮养分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由于中国蔬菜产地的黄瓜秧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缺乏针对性的使用技术,这类废弃资源多成为当地的环境污染源。该文以黄瓜秧为原料(空白对照,CK)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并在此基础上设置2组处理,即把玉米秸秆(CS)和木本泥炭(WP)作为辅助碳源调理剂,按照C/N比为25添加到物料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的CO2和氨气的排放速率和累积量、物料损失率、有机质含量、p H值、电导率(EC)、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外加碳源对黄瓜秧堆肥过程和碳氮氧分损失的影响,以期实现对黄瓜秧堆肥化进程进行工艺优化,并降低碳氮元素以气态形式的损失,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木本泥炭作为外加碳源调理剂,可以减少物料损失量,加速堆肥腐熟进程,其中尤以玉米秸秆效果更佳。但是,玉米秸秆的添加会增加整个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降解和CO2的排放强度,提高累积排放量(100g/kg),而木本泥炭会减少有机质的降解总量和CO2的累积排放量(77g/kg);玉米秸秆和木本泥炭都有利于控制堆肥过程中氨气的排放,且作用时间和机理不同。综合考虑堆肥进程和气体损失,木本泥炭作为碳源调理剂的改良效果更优于秸秆,应进一步研究两者联合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30℃条件下不同氮气浓度对储粮害虫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0℃±1℃,70%±5%R.H.的条件下,研究90%、95%和98%浓度的氮气对储粮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90%以上的氮气浓度均可以控制各试虫成虫产生下一代;95%和98%的氮气均可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治,但95%氮气控制害虫需要气调的时间较长,需要根据实际防治时的经济阈值进行选择;98%氮气对各虫种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氮气气调可用于对PH3抗性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9.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突变体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株型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新的窄叶突变体MR11为研究材料,发现该突变体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窄叶、叶长变短和植株矮化.叶片组织结构观察发现由于叶脉数减少和叶脉问宽度减小,导致突变体倒二叶叶片宽度不及野牛型的1/2.F2和BC1F1两个群体分离结果表明该窄叶突变体表型受一对隐...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农业学术期刊办刊的特点与编辑规范提出了期刊编辑流程的优化方案,并针对农业学术期刊优化编辑流程后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期刊责编轮换制,提高农业学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实行主编实名制、重视期刊整体设计环节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