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分蘖动态、分蘖速率、叶面积指数、产量、谷草比、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施氮量和生态施氮量。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在施纯氮180.00 kg/hm2时,在移栽后8d分蘖速率46.80万/hm2.d、产量7.30 t/hm2、谷草比1.34、纯收入4804.50元/hm2,以上指标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施纯氮量为135.00 kg/hm2时,成穗率和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59.93%和6.7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2.43、产量6.89 t/hm2、纯收入4637.7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52.54 kg/kg N、氮肥农学利用率22.94 kg/kgN,表现均较高,因此,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最佳施氮量是农民习惯施氮量纯氮180.00 kg/hm2,也是最经济施氮量,而最生态施氮量为农民习惯施氮量减少25%,为135.00 kg/hm2纯氮。  相似文献   
32.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2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韧皮纤维细胞的发育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苎麻新品系R057横切面韧皮纤维细胞壁厚与直径的大小具有季别差异,纤维强力与细度性状均优于对照;离析单纤维结节数较少、壁腔比、节间距离较大,明显大于其余对照;其分株能力强,有效株数多,高达22株/m2,明显优于对照,具有高产优质品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3.
低温贮藏对荆梨一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梨果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了低温(4℃)和室温贮藏的梨果实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低温对硬度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贮藏效果良好,贮藏期以20d为宜。因此,4℃贮藏能较好地保持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34.
以荆梨一号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袋均能显著改善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其果品品质,但单果重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对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为黄白色,与不套袋果实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色泽亮,果点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Vc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外灰内黑单层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35.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作为主要的农业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稻瘟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等谷类作物的生产安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ERAD)是生物体应答内质网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HRD(HMG-CoA reductase degradation)复合物作为ERAD的关键组分,主要由Hrd1、Hrd3、以及凝集素Yos9等蛋白组成,负责内质网中错误折叠蛋白的识别、转运以及泛素化过程,最终由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有效缓解内质网压力,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研究表明,Hrd3属于单次跨膜蛋白,在内质网腔中与Hrd1、Yos9相结合,负责底物的识别并起着稳定Hrd1的作用。目前Hrd3在稻瘟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及互补试验获得了稻瘟病菌的ΔMohrd3突变体和ΔMohrd3-C回补菌株,并以野生型为对照,对突变体的生物学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ΔMohrd3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产孢量明显下降;对大麦和水稻的致病力显著减弱。进一步胁迫试验表明,MoHRD3的缺失导致稻瘟病菌对外界盐胁迫、渗透压胁迫的耐受性增强,对内质网胁迫耐受性减弱,而对细胞壁胁迫无明显变化。同时,MoHRD3基因的缺失激活了未折叠蛋白响应途径(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上述结果表明,MoHRD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无性繁殖、致病及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6.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号引进和示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从广东等省引进6个花生新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显示,粤油7号表现超高产特性,干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比当地对照种增产14.7%以上,粤油7号抗多种病害,矮壮抗倒伏,适应性强,适宜在江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7.
以中苎一号、湘苎三号、Tri-1和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和以常规扦插苗为对照,对打顶后的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的生长发育及其纤维产量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扦插苗移栽的前期,低位分枝扦插苗的单株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数量、根长度、根粗、茎分枝数、比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系数、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大于常规扦插苗,且差异达极显著,说明相对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根系活力的增强为其贮藏积累养分供地上部分生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地上部分具有旺盛的分株力且分株时期早有利于多收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在纤维产量上都略高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不同品种在株高、茎粗、鲜皮厚度和鲜皮出麻率上差异均不显著,在原麻产量上差异显著而在有效株数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说明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的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效株数。在纤维品质上,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优于常规扦插苗新植麻,在纤维支数上差异极显著而在其他性状上则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打顶有利于低位分枝扦插苗新植麻的纤维支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低分枝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以10cm×10cm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9.
冻融作用对草甸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与棕壤土穿插分布的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与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草甸土容重、孔隙度、渗透性以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粘聚力先减小后增大,之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略有增大;而孔隙度、渗透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当循环次数在1~5次之间,孔隙度、渗透系数增大较明显,但增大幅度减小;在相同冻融循环周期条件下,随含水率的增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渗透系数、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出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40.
国外引种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是1999年上半年引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84份花生种质,于1999年秋植繁育出来的籽仁,经人工接种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鉴定结果。其中高抗材料4份;中抗材料11份;中感材料34份;高感材料35份。这些抗原种质可以作为抗病育种中的抗原亲本作用。在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中,氯化汞仍然是重要的消毒剂之一,不宜倡导浸种法,拌种法仍然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