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5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1647篇
林业   1077篇
农学   871篇
基础科学   837篇
  1767篇
综合类   8264篇
农作物   1182篇
水产渔业   571篇
畜牧兽医   3186篇
园艺   1406篇
植物保护   872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782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823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443篇
  2011年   1444篇
  2010年   1481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1168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沼肥施用对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乔慧  韩文彪  赵玉柱  陈灏 《北方园艺》2016,(10):112-115
以桃树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沼液稀释浓度对其缩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沼液组较对照(CK)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桃树缩叶病的发生。其中以沼液稀释倍数为1/8处理的效果最好,于第3次喷施后7d,病叶率由50%降低至8%,枝条新叶平均增加5片,枝条生长了4cm,均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沼液稀释倍数为1/4和1/16的处理,病叶率分别由45%降低至10%和52%降低至15%。  相似文献   
152.
以新鲜小松菜为试材,采用小苏打复合液、乙酸锌复合液2种不同保绿途径对其冻藏前进行烫漂处理,并对小松菜钙、钠、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了2种不同前处理消解方法精确性,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冻藏期小松菜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保绿途径均显著延缓了小松菜总叶绿素含量的损失(P0.05),不同程度增加了样品中钙、钠、锌离子含量,其中金属离子保绿途径的乙酸锌复合液处理样品的锌离子残留量超标,相比而言,碱保绿途径的小苏打复合液处理对冻藏期小松菜相关元素残留安全性及护绿效果较好,处理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温烫漂对产品硬脆度的破坏而抵消复合液中钙离子的保脆效应。  相似文献   
153.
我国黑果枸杞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果枸杞集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于一体,开发应用潜力巨大。现从资源分布、栽培育种、化学成分、遗传学及产品加工等方面,对近年来我国黑果枸杞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黑果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4.
为有效保护园林绿地中的自然天敌,以园林植物刺吸害虫及其天敌为调查对象,采用黄板诱集法,研究了园林绿地刺吸害虫及其天敌时序动态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绿地中京枫多态毛蚜(Periphyllus diacerivorus)、栾多态毛蚜(P.koelreuteria)、居松长足大蚜(Cinara pinihabitans)和白皮松长足大蚜(C.bungeanae)的发生期早于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rundimis),且5种蚜虫种群均在夏季高温和天敌共同作用下崩溃;瓢虫和寄生蜂类天敌对碧桃(Pruns perscial f.duplex)上桃粉大尾蚜及捕食螨对碧桃上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跟随效应明显,而天敌对其它4种植物上蚜虫无明显跟随效应;施药虽可暂时降低阔叶植物上3种蚜虫的种群数量,却大量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停药后3种蚜虫仍爆发成灾,同时使6月后碧桃上山楂叶螨种群爆发和5月中旬后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上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种群数量较多。绿地中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类天敌的发生最高峰均位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除草蛉外,绿地中的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类天敌在7—8月种群数量均极低。草蛉喜欢在五角枫(Acer mono)上栖息或搜寻寄主。  相似文献   
155.
设施富营养化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聪  韩秉进  吴凤芝  潘凯 《北方园艺》2016,(19):184-188
以连年栽种作物的设施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产量法,研究了富营养条件下设施土壤的平衡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对于设施富营养化土壤种植黄瓜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9.3%,磷肥为-9.6%,钾肥为35.4%;种植番茄肥料利用率氮肥为32.6%,磷肥为30.69%,钾肥为56.99%;种植菜豆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4%,磷肥为-35.8%,钾肥为-7.97%,除番茄外,富营养化地区种植使用磷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富营养化设施土壤栽培黄瓜、番茄、菜豆的N、K施肥量上限及施肥比例:黄瓜667m~2最大施肥量32.1kg,N、K比例为1.4∶1;番茄667m~2最大施肥量27.0kg,N、K比例为1.4∶1;菜豆667m~2最大施肥量17.4kg,N、K比例为1∶1。在富营养化设施土壤栽培中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产量,节约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6.
对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黑土滩”采取施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短期的恢复措施造成了恢复样地20~30 cm土壤层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下降,长期的恢复措施使恢复样地中的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到了上升;人工种植措施使土壤中的全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速效养分的变化不一致,其中速效氮的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表现出升高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蔗糖酶活性没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这2种酶的活性与速效养分的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和全价养分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7.
浮床种植草坪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浮床种植草坪草技术,研究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2种草坪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2种草坪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N)、磷(P)、化学需氧量(CODcr)等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尤其对总磷(TP)的净化能力最强,能有效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2种草坪草之间,匍匐翦股颖对TP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高羊茅对TP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浮床种植草坪草技术可能是一条有效的修复富营养化水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8.
新麦草遗传多样性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艳  韩建国  孙彦  单战 《草业科学》2007,24(8):59-63
采用不连续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VPAGE)对新疆新麦草的5个天然居群和1个栽培种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的6个酶系统中,确定了9个等位酶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值为90.4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920 7,平均预期杂合值为0.542 7.总的基因多样性中,86%存在于居群内,14%来自居群间.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D=0.14为分界线将6份材料明显地分为2组.研究表明,新麦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多样性可能与生境、人工驯化、风媒异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9.
为明确极端高温天气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通过模拟田间高温发生情况,设置6h极端高温(36℃和39℃)与不同持续时间(1d和3d)对七星瓢虫卵和成虫进行胁迫,以25℃恒温饲养处理为对照,观察统计其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及子代孵化率。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胁迫模式下,七星瓢虫成虫的耐热性要明显高于卵,如在39℃处理1d后,卵和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52.09%和93.94%;处理温度越高,高温持续时间越长,七星瓢虫卵的存活率越低,36℃处理1、3d和39℃处理1、3d后卵的存活率依次为71.31%、62.87%、52.09%和24.98%。七星瓢虫卵经39℃处理3d后,其孵化1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为2.77d,显著长于对照组(2.11d),其余龄期幼虫的发育历期、整个幼虫期和蛹期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七星瓢虫发育前期经历极端高温可能会导致其发育后期生长加速,出现生长补偿现象。卵期受极端高温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成虫期,卵和成虫在39℃处理1d后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42.67粒和139.79粒;所有高温处理组的子代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5.42%),介于0~64.13%之间。另外,各高温处理组的种群趋势指数在5.26~56.02之间,均低于对照组(78.76)。表明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可能导致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减少,不建议此时期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卵进行害虫防控。  相似文献   
160.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