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337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45篇
  278篇
综合类   1829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459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探明保水剂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最佳使用量,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梯度的保水剂浓度[0(CK)、0.10%、0.20%、0.30%、0.40%]对千里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保水剂可提高千里光种子发芽率,最佳保水剂浓度为0.30%,较对照提高了7.62%。添加保水剂可以提升千里光幼苗生物量、株高与根系长度,株高随保水剂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根系长度随保水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在0.40%浓度处理达到最大值。在采用千里光进行绿化时建议加入浓度为0.30%的保水剂,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及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43.
淮河水系沙塘鳢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德亮  洪磊 《淡水渔业》2007,37(2):20-23
研究分析了淮河水系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可数性状:背鳍Ⅶ,Ⅰ-9~10,尾鳍14~15,臀鳍Ⅰ-7~8,腹鳍Ⅰ-5,胸鳍14~15,纵列鳞36~41,横列鳞14~18,体侧感觉乳突线鳞28~30,第一鳃弓鳃耙数9~11,脊椎骨数28~29。可量性状:全长是体长(1.23±0.03)倍;体长是体高(3.82±0.45)倍,是头长(3.08±0.49)倍,是尾柄长(5.19±0.54)倍,是消化道长(1.86±0.52)倍,是肠长(6.99±2.86)倍;头长是吻长(2.94±0.42)倍,是眼径(6.09±0.87)倍,是眼间距(3.86±0.61)倍,是口裂宽(1.94±0.27)倍;体高是体厚(0.96±0.11)倍;尾柄长是尾柄高(1.66±0.18)倍。  相似文献   
144.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碱化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寻找合理高效的增碳方式,降低碱化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中度盐碱土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生物炭(BC)添加、羊粪(GM)添加,对照(CK)3个处理,对比和分析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后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CK相比,轻度碱化土壤BC、GM处理土壤DOC含量分别增加3.28%,20.66%,SOC含量增加5.40%,10.30%,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可溶性碳增加41.32%,74.10%,土壤SOC含量增加60.24%,79.16%;(2)轻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土壤DOC含量与SOC含量呈负相关,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呈正相关;(3)盐碱土壤SOC、DOC含量主要与土壤pH、电导率的变化有关;BC处理较GM处理相比土壤电导率低约1.93%~29.15%,而GM处理土壤pH、碱化度比BC处理低0.31%~1.53%,7.10%~24.63%。总体来看,有机物料添加后均能使土壤中SOC、DOC含量提高,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碱化程度,且羊粪添加较生物炭略好,因此羊粪添加对河套灌区碱化土壤碳含量的提高比生物炭添加更有效,土壤改良效果更好,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5.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能量需要量,为建立云南半细毛羊饲养标准和繁育理论提供参考。将25只体况相近、经产2胎的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羊。各组试验饲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8.05(Ⅰ组)、8.51(Ⅱ组)、9.03(Ⅲ组)、9.52(Ⅳ组)和10.00 MJ/kg(Ⅴ组),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饲养试验为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产羔当日为正试期起点,第1~30天为泌乳前期,第31~60天为泌乳中期,第61~90天为泌乳后期。结果表明:1)在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中,均以泌乳前期为最高,其次为泌乳后期。2)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ME与代谢体重(W0.75)、平均日增重(ADG)和泌乳量(MY)间的回归方程为:泌乳前期,ME=0.872W0.75+0.009ADG+2.950MY(R2=0.987);泌乳中期,ME=0.733W0.75-0.000 9ADG+2.642MY(R2=0.996);泌...  相似文献   
146.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与化肥、有机肥配施下,不同生物菌肥用量对矿区复垦地土壤微生物生化强度和酶活性以及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能够明显增强土壤生化作用强度,提高土壤酶活性;菌肥处理土壤的呼吸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当菌肥用量大于0.04g·kg-1(土)时,菌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此外,施用菌肥还可以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菌肥处理的油菜单株干重、硝酸盐和还原糖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菌肥用量大于0.04g·kg-1(土)时,油菜Vc含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菌肥用量小于0.08g·kg-1(土)时,单株鲜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对塌陷复垦土壤生物活性有促进作用,并能够改善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147.
反季节番石榴花期调控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石榴各生长发育阶段的天数和不同开花期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为提高番石榴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利用番石榴这一特性来确定花期调控时间,采用修剪方法,对番石榴花期进行调控以达到最适的收获期,获取最高的经济值。  相似文献   
148.
从蛋白质指纹和DNA指纹两个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对SSR标记在品种指纹鉴定上的应用前景,单一特异标记的筛选和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的建立作了探讨和展望,以利于加快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9.
运用C-D生产函数和波动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贵州农业波动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业波动频繁而剧烈,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2次中期波动,目前有望进入第3个中波的回升期;当前,畜牧业已成为贵州农业增长和波动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贵州农业波动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是资本投入,其次是科技进步、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显著,劳动力数量投入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居民收入、农业贷款、市场价格和农业基建投资是贵州农业波动很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和农业贷款对贵州农业波动的影响大于市场价格和农业基建投资。  相似文献   
150.
恢复系Q568对赤霉素不敏感是制约其组合制种产量的瓶颈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时期施用赤霉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施用赤霉素对恢复系Q568制种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幼穗分化Ⅷ期至抽穗1%期间施用效果最理想,主要是能使Q568穗颈节和倒2节伸长,植株增高,使父本株高有效高于母本,更多花粉能飘散在母本穗层空间,提高异交结实率;在幼穗分化Ⅷ期至抽穗1%期间不同用量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抽穗5%至10%期间不同用量对产量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赤霉素用量增加制种产量随之增加.相关性分析得出,父母本株高差与母本穗层花粉量、母本穗层花粉量与异交结实率、异交结实率与小区制种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