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建立高效的银中杨(Populus alba×P. berolinensis)茎段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了TDZ,基本培养基和光质对银中杨茎段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附加0.02-mg·L-1NAA的MS培养基分别添加0.1,0.3,0.5和1.0mg·L-1TDZ来研究不同的TDZ浓度对银中杨不定芽分化的影响。采用MS,WPM和B5培养基来研究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三年生银中杨树苗茎段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利用绿光,红光,蓝光,黄光和正常光来研究不同的光质对茎段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DZ的浓度对不定芽分化有重要影响,较低浓度的TDZ有利于不定芽分化。较高浓度的TDZ(>0.1mg·L-1)抑制了不定芽的分化。在不同的培养基中,MS培养基最有利于不定芽分化,其次是WPM培养基,而B5培养基对不定芽分化有抑制作用。与其它光质条件相比,正常光和黄光有利于银中杨茎段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52.
通过分析国内外人造板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现状,探讨了我国与国外在此领域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体内法测定了喜树幼苗不同器官以及不同叶位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同时观察了喜树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NRA的日变化规律,并考查了NRA与叶面积及比叶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根、茎及茎尖中的NRA相比,叶片中的NRA最高。不同叶位叶片的NRA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10个不同叶位的叶片中,上数第4~6片叶片的NRA较高。叶片NRA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30前后。同时,结果表明NRA与叶面积以及比叶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喜树的氮代谢提供基础资料。图5参18。  相似文献   
54.
从多角度论述了当前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偃松针叶精油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偃松精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主要有α-蒎烯(24.7%)、β-蒎烯+桧烯(4.34%)、β-水芹烯(12.62%)、宁烯(6.99%)、异松油烯(3.86%)、乙酸松油酯(5.16%)、γ-依兰油烯(10.72%)、大Mang牛儿烯B(2.43%)、杜松烯(9.14%)等。偃松精油与樟子松、新疆云杉精油相比,β-水芹烯含量高达12.62%,而  相似文献   
56.
帽儿山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经营管理越来越要求集约化,对天然次生林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及评价是极其必要的。利用帽儿山林场1∶10000 的林相图(根据1999 年航测照片及1999 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 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进行了分析。自然景观的形状指数,形状破碎化指数均大于人工景观,而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取决于斑块数目的多少。其中,天然林受人为干预较小,形状复杂,其形状指数大于人工林;人为控制的景观,如苗圃、农地、采伐迹地等,形状较规则,形状指数较小;天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大于人工林,也大于非林地。软阔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最大。图3 参11。  相似文献   
57.
分子标记在甘蓝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蓝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2、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3、基因定位;4、品种纯度鉴定;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8.
白桦与山杨叶凋落物候的差异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凋落物收集法和凋落物候模型研究了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的叶凋落物候。结果表明:白桦叶凋落显著早于山杨,凋落开始时间和凋落高峰分别比山杨早41和20 d,但它们的叶凋落结束时间基本相同,这导致白桦的凋落期比山杨长42 d。此外,白桦叶凋落集中程度也明显小于山杨,凋落峰值仅是山杨的五分之一。白桦的叶N质量分数较高,碳氮比较低,导致了白桦叶分解较山杨叶快。这体现了处于相同的环境条件,白桦和山杨在能量利用和养分循环方面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59.
聚乙二醇硫酸铵沉淀法对不同亚类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以聚乙二醇和硫酸铵两种沉淀方法分离纯化腹水中单克隆抗体后,对不同亚类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3%的硫酸铵沉淀腹水IgG时,对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沉淀IgM时其活性明显降低。以聚乙二醇进行沉淀,对腹水单克隆抗体IgG和IgM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但依不同亚类的单克隆抗体,所选用的聚乙二醇浓度不同,对于IgG,以15%聚乙二醇沉淀较为合适,而沉淀IgM时,则以6%聚乙二醇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0.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抗性的遗传及代谢毒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资料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