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2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595篇
林业   346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260篇
  521篇
综合类   2910篇
农作物   392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448篇
植物保护   4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3.
针对QY、PRI、NDVI、水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玉米的生理状况,以甜糯二号玉米作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量玉米昼夜4个参数值,研究了QY、PRI、NDVI、水势4个参数的昼夜变化,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QY、水势、PRI三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能建立回归模型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国内外雨洪利用情况进行介绍,着重阐述了坑塘雨洪利用工程及沟道雨洪利用工程,并以房山雨洪利用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2种工程的设计方法、内容和工艺。  相似文献   
25.
为筛选最适合芽菜培养的小豆品种,以‘白红8号’为试材,设置3种生长调节物质(乙酰水杨酸、乙烯利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的各6个浓度(0.0、0.1、0.2、0.3、0.4、0.5 mmol/L;0、20、30、40、50、60 mg/L和0、2、3、4、5、6 mg/L)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特性(上胚轴长度、上胚轴直径、萌发率、鲜重、干重和产出比)、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抗氧化等特性。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物质喷施处理都能够提升其营养价值,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白红8号’小豆芽苗菜中各营养成分、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等均可达到最大值,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提高生产中小豆芽苗菜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最终确定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icalcitol (P) on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DN).METHODS: DN rat model was induced by a singl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after fasting. The anima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DN rats in paricalcitol-intervened group (group P)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paricalcitol dissolved in propylene glycol after the day when the model was induced successfully at a dose of 0.4 μg/kg (3 times a week); the DN rats in DN group (group D) were given isopyknic propylene glycol.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C) was also set up. The samples of blood, urine and renal tissue were collected after intervention of paricalcitol for 12 weeks.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measured. The renal tissues were used for pathologic observa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Wnt-4, β-catenin and Klotho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above indexes was analyzed.RESULTS: (1) Scr, BUN and 24 h urine prote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 D compared with group C, while decreased in group P compared with group D (P<0.05). (2) The area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creased in group D compared with group C, while decreased in group P compared with group D (P<0.05). (3) The expression of Klotho decreas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nt-4 and β-catenin increased in group D compared with group C (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D, the expression of Klotho increas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nt-4 and β-catenin decreased in group P (P<0.05). (4) The expression of Klotho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ibrosis area, TGF-β1, Wnt-4 and β-catenin (P<0.05).CONCLUSION: Paricalcitol inhibits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DN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renal Klotho, and inhibiting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and TGF-β1 synthesis.  相似文献   
27.
不同嫁接方法对紫娟茶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碧香早为砧木,采取10年生紫娟茶树枝条为接穗,通过采用劈接、切接和腹接3种嫁接方法及5种不同接穗形式研究紫鹃在湖南地区的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腹接成活率最高;不同的接穗形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接穗新梢的生长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其中采用一芽一叶(叶子为全叶)和一芽两叶(第二片叶剪去一半)的接穗形式,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且接穗新梢生长最好。采用芽接的接穗形式,嫁接成活率最低,成活率为20%。  相似文献   
28.
陈燕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13-2918
针对互联网农业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我国"三农"的特殊性,研究并实现了智能中文农业垂直搜索引擎AgriRoom,介绍了AgriRoom的体系架构和系统实现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基于网页分类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信息过滤技术、物理存储模式的分页式倒排索引技术、基于随机索引和潜在语义分析的语义检索模型。该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取得了较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9.
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纤维蛋白凝胶(FG)与妥布霉素复合物加速骨折愈合。bFGF与rhBMP-2和妥布霉素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复合,将具有抗生素缓释系统的复合物注入犬胫骨骨折处,并做内固定,于术后第2周,采集犬胫骨骨折处样品,每隔2周采集1次,共采集4次,将每次采集的样品制成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种因子,并对组织切片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真彩色细胞图象分析管理系统,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试验组第2周表达强阳性,而对照组阳性表达较弱;前4周,试验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强于对照组;前8周,试验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bFGF与rhBMP-2和妥布霉素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复合物在骨折愈合具有中促进细胞增殖、黏附、趋化、分化,以及骨折末端血管生长和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左右岸省界缓冲区作为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的重要水域,其水质达标评价及污染责任划分是流域限制纳污红线制度实施的重要内容。从左右岸省界缓冲区的相关概念出发,根据省份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缓冲区完全在两省省界上、缓冲区部分在两省省界上以及缓冲区在多省交界上三种情形,并结合左右岸省界缓冲区特点确定调整浓度核算法、代表断面判断法、限制排污总量-污染物入河量评估法等水质达标评价方法,以判断左右岸省份缓冲区的水质达标情况,从而划分缓冲区左右岸省份的污染责任。实例验证模拟显示,确定的方法切实可行,研究方法可为流域污染责任划分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限制纳污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