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64篇
  142篇
综合类   818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164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秸秆还田旋耕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深度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关系,在3年(2016—2018年)田间微区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秸秆旋耕还田10 cm(S1D1)、20 cm(S1D2)、30 cm(S1D3)和秸秆移除旋耕10 cm(S2D1)、20 cm(S2D2)、30 cm(S2D3) 6个处理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深度(D)及其与秸秆处理(S)交互作用(S×D)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SOC)含量,0~20 cm土层S1D1、S1D2处理SOC含量较S1D3处理高1.2%~16.0%,而20~40 cm土层S2D3处理SOC含量最高。旋耕深度、秸秆处理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土壤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显著。在0~40 cm土层,D1、D2旋耕深度下秸秆还田处理NO3--N含量比秸秆移除处理平均提高46.9%和34.9%,NH4+-N含量平均降低31.6%和4.4%。在各旋耕深度下,S1处理0~20 cm土层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高于S2处理,20~3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S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土壤全氮(TN)与NO3--N、NH4+-N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pH、土壤含水量(SWC)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与S1D1相比,S1D2对0~20土层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0~40 cm土层SOC、TN含量影响更明显。综上所述,秸秆旋耕还田20 cm可改善0~40 cm土层养分水平,提高土壤酶活性,推荐为东北春玉米产区农田土壤培肥的合理秸秆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22.
河套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河套平原盐碱地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分布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农用地、牧草地、改良地、盐荒地)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可溶盐含量、盐分离子组成、总碱度、pH、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土体结构、颜色、根系分布、石灰性反应及碱化层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土壤剖面的可溶性盐、阴阳离子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牧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可溶性盐呈"橄榄"型、盐荒地和改良地呈"表聚"型、农用地呈"底聚"型;土壤pH、碱化度和总碱度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S"型;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盐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与盐荒地相比,农用地盐碱化指标下降的最为显著(P0.05),其中0—20 cm土壤全盐量降至0.88 g/kg,pH降至7.83,总碱度、ESP降至0.17 cmol/kg和12.54%,表明苏打盐碱地经农用后更有利于土壤脱盐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土壤全盐量、Ca~(2+)、Mg~(2+)、SO_4~(2-)、总碱度、pH可作为控制区域盐碱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阐明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及盐碱化土壤利用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及其害虫生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北枣林研究区域内,以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与室内鉴定分类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延安万花山、延川县、清涧县、佳县枣林4个样点7个样地,于2007年3月、6月、9月、11月,对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可划分为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枯食性、菌食性土壤、杂食性土壤动物6个功能类群,基于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与枣林病虫害生态调控的内在关系,建构陕北枣林害虫生态调控体系,为深入探讨土壤动物与枣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以"克新13"马铃薯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浸种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幼苗的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硫酸锰对马铃薯幼苗质量及产量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硫酸锰(0.06%~0.09%)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促进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提高壮苗指数,从而提高幼苗质量和产量;硫酸锰过量,则抑制了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5.
为获得气吸式西洋参排种器的设计参数,以威海文登地区普遍种植的西洋参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已催芽和未催芽西洋参种子的三轴几何尺寸、千粒质量、休止角和滑动摩擦角进行试验测试,分析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西洋参种子各项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为7.46%的未催芽西洋参种子平均三轴尺寸为5.84 mm×4.97 mm×2.77 mm,平均千粒质量为32.79 g,休止角为36.44°,滑动摩擦角(塑料、铝和不锈钢)为21.2°、25.8°和19.2°。含水率为46.67%的已催芽西洋参种子平均三轴尺寸为6.31 mm×6.12 mm×3.95 mm,平均千粒质量为60.21 g,休止角为45.42°,滑动摩擦角(塑料、铝和不锈钢)为26.7°、27.5°和25.1°。   相似文献   
26.
钾素不同用量对莴苣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莴苣为试材,采用通用随机排列设计,利用基质培育方法,研究不同供应水平的钾素营养对莴苣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随着钾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7.
以番茄品种"朝研299"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方对春茬番茄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该区的最佳肥料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追施比例(N∶P_2O_5∶K_2O)为1.0∶0.4∶1.8时,能够明显提高番茄产量,并增加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糖酸比,改善果实品质;且明显提高拉秧期植株干物质总积累量,干物质含量为果实茎叶根,该配比养分吸收总量最高,K2ONP_2O_5,根据产量和养分吸收含量计算,每生产1 000kg番茄需N 1.73kg,P_2O_50.89kg,K_2O 3.51kg,天津地区最适宜的春茬番茄种植追肥配方为1.0∶0.5∶2.0。  相似文献   
28.
郭亚鹤  赵祯  张映  连勇  陈钰辉  刘富中 《园艺学报》2017,44(10):1914-192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茄子单性结实SSH-c DNA文库中的96条EST序列在单性结实自交系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EST序列有31条,总体上调表达的EST序列有17条,总体下调表达的EST序列有14条。通过NCBI对EST序列进行Blastx比对,得到与其同源性高的序列信息。其中5条EST与抵御低温相关,6条EST与植物激素代谢相关,多条EST与植物代谢过程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相关,1条EST无比对结果,可能为新基因。差异表达序列可作为研究茄子单性结实和耐低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9.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olesterol metabolite 27-hydroxycholesterol (27-OHC)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METHODS:Human lung cancer A549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7-OHC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0.3125, 0.625, 1.25, 2.5, 5 and 10 μmol/L) for 24~48 h. The cell viability, cell cycle, cell prolife-ration, the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levels and cholesterol metabolism-related molecule expression were subsequently assessed by CCK-8 assay, flow cytometry, EdU staining, tissue total cholesterol detection kit,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27-OHC decreased the viability of the A549 cells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P<0.01) and inhibit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P<0.05). The expression of typical liver X receptor (LXR) downstream target proteins including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 and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 (HMG-CR) were modulated, which promoted the efflux of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and reduced cholesterol influx and de novo synthesis, resulting in decreased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levels and cell viability. Furthermor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27-OHC on A549 cell vi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after the LXR pathway was partially blocked by 5 μmol/L GSK2033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27-OHC inhibits A549 cell prolife-ration via activation of LXR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30.
以长茄高代自交系125 和126 构建的茄子6 个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 B1(125×F1)、B2(126×F1)〕 为试材,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茄子的株高性状进行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株高 性状差异显著,分离世代株高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茄子株高 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 模型,不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加性- 显性- 上位性遗传模式。采用二阶 遗传参数进一步分析株高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茄子分离世代F2、B2 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24%、22.77%,茄 子株高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