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2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林业   733篇
农学   469篇
基础科学   366篇
  789篇
综合类   4276篇
农作物   554篇
水产渔业   298篇
畜牧兽医   1212篇
园艺   588篇
植物保护   26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月季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月季(Rosa chinensis)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缩短生根时间和育苗周期,以藤本月季‘安吉拉’(R.chinensis‘Ongela’)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不同处理时间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安吉拉’月季生根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NAA和IAA对‘安吉拉’月季生根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时间处理反而抑制了月季的生根及其根生长.与对照相比,50、100mg/L IBA处理30min显著增加了‘安吉拉’月季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说明IBA比NAA和IAA更能显著地促进‘安吉拉’月季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992.
以H-FABP为候选基因设计8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单冠、玫瑰冠、豆冠、胡桃冠4种不同冠型鸡H-FABP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探讨H-FABP基因各位点对不同冠型鸡腹脂质量、IMF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对H-FABP基因引物中有6对具有SNP多态,而且6对引物均仅检测到A和B两个等位基因,4种冠型鸡的B基因在H-89、H-110、H-775位点中为优势基因,A基因在H-274、H-1910位点中为优势基因,4种冠型鸡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5以下,H-FABP基因对单冠鸡、玫瑰冠鸡和胡桃冠鸡3种冠鸡的腹脂质量、IMF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可作为这3种冠型鸡腹脂质量和IMF选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3.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含水量在流沙地为丘间地>迎风坡>背风坡>丘顶,在樟子松人工林为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丘顶,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5cm土层质量含水量樟子松人工林高于流沙地,5~25cm和25~50cm土层低于流沙地。土壤体积质量在流沙地为丘顶>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在樟子松人工林为丘顶>中部(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且樟子松人工林对应各层土壤体积质量均小于流沙地。毛管孔隙度均为丘间地>中部(迎风坡、背风坡)>丘顶,土壤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樟子松人工林对应各层土壤孔隙度均大于流沙地。随樟子松林龄增加,质量含水量和孔隙度分别增加1.32%~21.82%、2.88%~12.00%,土壤体积质量降低1.16%~7.12%。统计分析表明,所测指标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土壤消毒剂和杀菌剂防治草莓土传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土壤消毒剂和6种杀菌剂处理草莓育苗地和种植地,研究其对草莓土传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育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消毒剂处理都明显降低育苗地和种植地中草莓苗炭疽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较好的是三氯硝基甲烷和四氢-3,5-二甲基-1,3,5-噻二唑-2-硫酮.其中三氯硝基甲烷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病率,草莓苗发苗数量明显提高11.23%,产量也明显增加14.78%.使用6种杀菌剂后,炭疽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在第4次用药后15d,对照发病率高达89.3%,而75%戊唑醇·肟菌酯WG3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50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炭疽病发病率仅为4.0%,防效分别高达98.41%和98.54%.  相似文献   
995.
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现已上升为漯河市小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小麦生产。2009年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5%硅噻菌胺悬浮剂种子包衣防治效果最好,达93.5%;其次为2%立克莠+3%苯醚甲环唑+12.5%烯唑醇灌根,防效达82.5%。这2种方法对防治小麦全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6.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尝试采用适应性管理模式改进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构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的体系结构,针对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管理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可行的管理理念,实现生态相容和可持续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7.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表现出差异。与流沙地相比,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随林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呈上升趋势,6年生到20年生阶段增幅最大;土壤酶活性总体上不断加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且在林龄和土层深度两个方向上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在流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生物学特性不断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排水法、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了山白兰树的密度、树皮率、生材体积和树皮率。结果表明:山白兰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呈先减少,随后略增加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生材密度减小,生材密度的平均值为0.864g.cm-3;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呈增大趋势,随着树高增加,基本密度减小,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462g.cm-3;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生材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为89.0%;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16.2%、20.4%;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16.3%。  相似文献   
999.
四子王旗景观格局演变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S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通过提取分析四子王旗两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现地调查,对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8年5a间,景观类型和沙化土地类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景观面积明显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林地面积增加了41 361hm2,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4 561、9 427hm2和19 307hm2;沙化土地5a间减少了664hm2,其中半固定沙地减少了261hm2,固定沙地增加了322hm2,露沙地减少了512hm2,沙化耕地减少了153hm2,风蚀劣地减少了60hm2。分析认为近年来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区域景观演变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烤烟品种闽烟35采收适宜成熟度,于2009年在福建省龙岩上杭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特色烤烟闽烟35品种采收适宜成熟的标准,结果表明:闽烟35下部叶打顶后20 d左右采收,外观质量、成熟度、叶片柔软性及弹性均较好,色度为中,均匀性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部叶打顶后50 d左右采收,成熟度、叶片柔软性及弹性均好,光泽较鲜艳,色度强,香气质、浓度及余味均较好。上部叶打顶后65 d左右采收的最好,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最高、成熟度较好、组织结构尚疏松、色度较强、香气量足、香气质最好,烟气柔和、余味较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