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84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07篇
  250篇
综合类   608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为了分析蚕豆种子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日本大白皮(S18P23.1、 S18P23.2)和启豆2号(S18P24.1、S18P24.2)的种子获得16S RNA V3~V4区有效序列133 855条。将高于97%相似度的序列划分为一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优化后得到1 598个OTUs。内生细菌种群分析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为30%~3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23%~25%)、厚壁菌门(Firmicutes, 23%~25%)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5%~7%)为两个蚕豆品种共有的优势菌门,但属水平的优势菌群在供试蚕豆种子中均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蚕豆种子具有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含有多种具有益功能性状的细菌类群,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这些益生菌在蚕豆种植到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启豆2号种子中益生菌的种类和丰度高于日本大白皮,值得进一步分离和研究这些益生菌的益生或促生特性,筛选获得在食品和生物肥料等领域有应用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72.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对垦粳7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及移栽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粳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0、90、120、150、180 kg·hm-2,N)为主区和移栽密度(20.2万、25.1万、33.3万穴·hm-2,M)为裂区,分析了氮密互作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密度对垦粳7号加工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移栽密度增加,加工品质逐渐增加,移栽密度为33.3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加工品质。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对垦粳7号外观品质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 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施氮量对垦粳7号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营养品质逐渐增加,食味品质逐渐降低;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营养品质,而食味品质降低。综上,N4M1处理(180 kg·hm-2和20.2 万穴·hm-2)下,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73.
为考察扇贝新品系"紫海墨"的生产性能,为新品系选育效果提供依据,在同一海域养殖、相同管理模式和相同养殖周期下,对新品系"紫海墨"F4与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养殖群体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闭壳肌质量和壳质量等7个性状及各阶段成活率进行生长特征和生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紫海墨"F4从10月13日养殖至翌年4月28日,壳长从1~1.5 mm长至50~60 mm的成品时,累积成活率为51.32%,显著大于墨西哥湾扇贝的29.18%(P<0.01);养殖周期内,两个养殖群体同一时期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新品系"紫海墨"F4的生长速度高于墨西哥湾扇贝;经过6.5个月的养殖,新品系"紫海墨"F4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分别比墨西哥湾扇贝提高了19.50%、19.84%、16.23%、56.30%和20.20%。  相似文献   
74.
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简要综述了氮磷钾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其吸收、积累和分配的规律,并总结了影响氮磷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及肥料类型、合理配比与施肥时期。  相似文献   
75.
针对冀北山地的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铗捕法和洞口统计法进行鼠害种类及密度的调查;通过踏查确定主要危害树种;采用化学、物理、营林、生物药剂、天敌等5种方法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主要鼠害为棕背鼲,油松是其主要为害树种;7月、8月是其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物理防治(树干套管)和营林措施(割灌除草)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3%和89%,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大面积推广;天敌防治见效周期较长,是解决森林鼠害的治本之道,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生物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及其组合培养基对海南菜豆树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为建立海南菜豆树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菜豆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及6-BA与NAA、IBA和NAA组合,进行诱导萌芽、增殖、生根培养研究,分析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及其组合的培养基对海南菜豆树组织培养的效果.[结果]海南菜豆树芽的诱导率随6-BA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6-BA质量浓度为4.0mg/L时,芽诱导率达100.0%,且长势良好;当6-BA质量浓度为3.5 mg/L、NAA质量浓度为0.2 mg/L时芽增殖率最高,增值系数达5.8;在生根培养中,当NAA质量浓度为0.2 mg/L、IBA质量浓度为0.3 mg/L时生根率最高,达76.0%.[结论]海南菜豆树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0 mg/L;增殖培养以MS+6-BA 3.5 mg/L +NAA 0.2 mg/L效果最好;生根培养以MS+IBA 0.3 mg/L +NAA 0.2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7.
生鲜乳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来源调查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贵阳市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环节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采集贵阳市周边5个大型奶牛场及一个牛奶加工厂的乳区棉签拭子75份和各生产环节奶样310份,按国家标准(GB 4789.10—2010)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测定其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主要来源于牛乳头内;传统的"弃前三把奶"工艺对降低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作用不明显;规范的乳区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乳头外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生鲜乳安全的影响;所调查奶牛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8.
饲料制粒可以提高采食量和缩短采食时间,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原料的粉碎和调质是制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肉鸡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粉碎粒度过大会导致混合不均匀、颗粒品质欠佳等不利影响,并且对动物的采食及采食后的物理性消化产生影响,粒度过小则会对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调质过程主要是使饲料受到水热作用,使其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调质温度是调质环节的关键参数,温度的高低对蛋白质变性及淀粉糊化程度有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率.同时,调质温度过高会导致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及维生素等严重失活,反而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肉鸡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粉碎粒度、调质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9.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80.
为进一步提高湛江等鞭金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效率,对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聚乙烯桶和水泥池3种微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藻密度进行了评估比较.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为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生产力相对最高为0.0543 g/L/d、比生长速率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